3、我能待在妈妈的肚子里不出来吗?
有一天,妈妈和贝贝去公园玩。路有些远,贝贝渐渐累了,想让妈妈抱着他。妈妈便跟他讲,好孩子应该自己走路,不能再让妈妈抱了。贝贝很听话,不再央求了。不过,他一偏头,给了妈妈一个问题:“妈妈,我能待在你的肚子里不出来吗?”
妈妈笑了:“是不是那样就不用自己走路了?”
“对!”贝贝得意地说。
妈妈一想,这正是一个教育孩子的好机会,于是便一边走,一边向贝贝讲述:“你在妈妈肚子里,一开始先是长了心脏、肺,还有聪明的小脑瓜,后来又长了眼睛、耳朵和鼻子,再后来你越长越大,妈妈肚子逐渐装不下你了。你就开始在妈妈肚子里乱踹,妈妈疼得受不了,就到医院,让医生阿姨把你拿了出来。你出来时还哇哇哭呢!”
“那我在妈妈的肚子里待了多长时间呢?”贝贝接着问。
“你在妈妈身体里一共住了10个月才生出来。”
“为什么不马上生出来,要在妈妈肚子里住那么久?”
4、我能一直待在妈妈的肚子里面吗?
如果我变小了,还能回到妈妈的肚子里吗?
他们都说我是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那我还能回去吗?
孩子在小的时候常常困惑于自己在妈妈肚子里这段时期的事情,因为他们的所见所闻都无法让他们理解那个时期自己是如何生活与成长的。这也难怪,父母这个时候就需要慢慢地向他们解释这一切,具体方式可以采取反问、比喻的方法,例如讲述种子的生长,这样孩子比较容易理解,亦能加深与母亲的关系。
“你瞎想什么啊?哪有孩子能一直待在妈妈肚子里不生出来的!”
孩子有关自身的问题都不是瞎想,父母更不应该斥责孩子的这些想法是瞎想。对于这些问题,父母倒是需要很耐心地予以解答。
“10个月你就长大了,不用再待在妈妈的肚子里啦;再说,你越长越大,妈妈的肚子也装不下你啊!”
这样回答会让孩子知道十月怀胎的道理,也会加深与妈妈的感情。
5、世界上的第一个人是怎么来的呢?
6岁的曼曼从幼儿园回来的途中问妈妈:“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呢?”
“那是因为妈妈会生出娃娃,当这娃娃长大以后,结婚了又会再生娃娃。渐渐地人就多了啊。”
“那么,第一个人是怎么来的呢?”
人是猴子变的吗?
第一个人是怎么来的呢?
人是蛋里孵出来的吗?
动物园里的猴子长老了是不是也会变成人呢?
人类的起源是非常难以回答的问题。实际上,在科学上也不清楚。对于这类的问题我们可以买一些有关人类进化的书,与孩子一起观看,让他们了解人类由类人猿逐渐演化成人类的过程。此外,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应尽量给予具体的回答,简单概括的回答是无法满足孩子的!
此外,不仅要帮助孩子阅读有关人类进化的书籍,在回答他问题的同时,也要让他了解人类的演化和猴子是不一样的。如果有机会,还可以带他到动物园去,让他看看年幼的猴子和年老的猴子。这时,孩子就能够接受“猴子的年纪再大,也还是猴子”这一认识。
“在很久以前,人是由神创造出来的。”
这种观念其实已经被大多数的父母所抛弃,但是部分父母在无法回答孩子的时候仍然会采用这个最容易想出来的方法。
“人是猴子变的,你看动物园的猴子和人是多么的像啊!”
这种回答未免过于笼统,孩子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人是猴子直接变成的。甚至会有这样的想法:当猴子老了,也许会变成人。
“宝宝,人是由猴子进化而来的。很久以前,有一群猴子开始用双脚走路了,他们就住在山脚下或者海边。后来他们又学会了制作工具、穿衣服还有建造房子。虽然外形很像猴子,但是他们的大脑已经和猴子不一样了,他们变得聪明了,这就是人类的祖先。”
这种描述就向孩子解释了“进化”的概念,而且语言似讲故事一样,孩子会更容易地接受。
6、为什么只有女孩才能生小宝宝?
罗罗和邻居家的小妹妹婧婧一起在罗罗的家里做作业。一会儿,罗罗好像想起什么似的,神秘地将嘴巴凑到婧婧的耳朵边,说:“我们玩生孩子的游戏吧。”
婧婧同意了,“不过你要听我的,我要做爸爸!”
“好啊,好啊!”罗罗说着便把自己的靠垫塞进衣服里,然后挺着“大肚子”说:“你看,我怀孕了,要生小宝宝了。”
婧婧忙纠正他:“不对,我妈妈说了,男孩是不能生孩子的,你是男孩,所以你不能生孩子。”
罗罗不解,他坚持自己的观点:“我能生孩子!”
婧婧一点儿也不肯让步:“我妈妈是医生,她肯定不会错的!你们男孩子就是不能生孩子!”
罗罗沮丧地掏出了靠垫,他很伤心,因为他将来竟然不能生下自己的小宝宝……他就一直等着妈妈回来。
不久,妈妈下班回来了,罗罗连忙跑到妈妈面前伤心地问:“妈妈,我为什么不能生孩子?”
我长大也会生孩子吗?
如果我结婚,也会生小宝宝吗?
我想要一个漂亮的娃娃,不过我能够生吗?
我能生孩子吗?
为什么我不能生孩子?
“为什么只有女孩子才能生孩子?”“我能生孩子吗?”男孩、女孩都可能问到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似乎很容易回答,但是实际上我们很难找到准确的答案。而任何一个不适当的回答都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隐性的伤害。针对不同年龄、性别的孩子,我们应该有不同的回答。
“当然只有女人才能生孩子啦,小傻瓜!”
“哈哈,这个得问你爸爸了,真可笑!哈哈!”
嘲笑,是某些父母听到这些“怪诞”问题时的普遍反应,在他们的脑海中,这些问题的确很令人可笑。可是,孩子眼中的世界与成人眼中的世界是不同的。这一做法在伤害孩子自尊心的同时,还有可能使孩子形成性别上的自卑心理,会让某些男孩以为自己比女孩缺少某种功能,进而影响到他日后性心理的正常发育。
“罗罗是男孩,怎么喜欢扮女人生孩子呢?”
“小小年纪怎么玩这种游戏,谁教你的?”
游戏是促使孩子成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一般的观点认为,只要游戏不对孩子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它就是有益的。当然,父母也要对此进行引导。如父母可以利用孩子玩儿一些角色扮演(过家家、娶新娘)的游戏时让孩子明白性别、家庭分工、责任、亲情等方面的一些认知,这对孩子的成长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女孩子不准问这无聊的问题!”
这一态度可谓是父母强权而又内荏的表现。其实,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关于性,孩子与父母的兴趣点是不同的。父母可能认为,孩子关心的是性行为和性过程本身,其实,孩子只是“性好奇”,只是希望了解它的来龙去脉。对此,父母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回答,将孩子所希望了解的部分明确地告诉他。不必遮遮掩掩或者严加训斥。
“的确是女孩子才能生小宝宝,但是如果没有男孩子的帮助,女孩子也是不能生小宝宝的。在女孩子生小宝宝的过程中,男孩子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不可缺少的角色。”
“等你长大了,能够独立生活,和爸爸(妈妈)一样有能力工作挣钱了,你就可以和自己喜欢的女孩(男孩)结婚,然后就能生小宝宝了。”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可以多用一些类似童话、动物的故事来向孩子讲述这些答案。例如这个问题就可以用兔爸爸和兔妈妈共同努力才生下兔宝宝的故事来告诉他,生育孩子是男人和女人共同的事情。男孩也是必要的!但是,父母也必须让孩子明白:生育和性不是游戏,是重要的事情,需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
“长大后你也可以像妈妈一样生孩子,但是你要很好地吃饭和锻炼,把身体养得好好的。”
如果是女孩提出这一问题,父母可以直接跟孩子说她具有这种功能,能够在日后生育自己的小宝宝。但是,必须强调是“日后”,是身体和心理都发育成熟之后才能做。
7、为什么结婚以后才会生宝宝?
6岁的博博发现幼儿园的老师在结婚以后,肚子渐渐地大了起来,于是回家之后问妈妈:“为什么阿姨的肚子那么鼓呢?”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