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冲突是指在父母、孩子的交往互动中,双方在主观意愿、对事物的看法和认识或行事风格等方面存在不一致或不相容,而导致的亲子之间公开的行为对抗或对立,表现为消极抵抗、争吵,甚至身体冲突,极端的还发展到暴力事件。可以说,亲子冲突几乎在每一个家庭都或频繁或间歇地发生着。
一位作家说:不生小孩的最大优点是,你可以继续相信自己是好人;一旦有了小孩,你就会明白战争是怎么打起来的。
在冲突发生的时候,我们不冷静,失去理智,情绪激动,会经历气愤、痛苦、伤心、绝望等负面的情绪过程。谁都不喜欢这样的感受。我们的民族是一个集体意识、家庭观念比较强的民族,虽然现在受到西方文化很大影响,但骨子里的东西,还是很难改变。我们有老话说得好:“和为贵”,我们“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说的就是通过求同存异达到一种表面的和谐,团团圆圆,所以会对冲突有种不喜欢、排斥、焦虑的心态,总希望一家人能够和和气气的。
其实亲子冲突是多种亲子互动状态中的一种行为类型,它的存在本来是很正常的,几乎没有只有亲合而没有冲突的关系。在一个功能良好的家庭里,冲突的出现不仅不会破坏亲子关系,反而会促成关系向着更好、更成熟稳定的方向发展。相反,脆弱的家庭才害怕冲突,而更愿意维持表面的和平。亲子冲突并非都是坏事,在孩子的成长以及亲子关系的发展中,它是有价值和意义的,当然,只有我们认识到了它的价值和意义,看似不好的亲子冲突才能被我们转化成有利的东西。
一、亲子冲突的必然性
成人和孩子十分不同 冲突首先来自于不同,每个人都是与他人不同的个体。父母和孩子尽管是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但他们是两个不同的个体,彼此思想认识、个性喜好、看问题的角度、对同一件事情的感受等等都会不一样。成人是一个已经完成了社会化的人,他的很多思想都是很功利的,而孩子从自然状态走来,他的社会化程度才刚刚起步。孩子身上有很多我们已经丢失、放弃、改变了的东西,我们已不再那样看世界,不再那样想问题。举例
经历了这么长的人生,有了很多的知识和经验,家长的眼光自然要宽阔一些,他关注未来与全局,用理性思维方式来考虑问题;儿童由于生活经验的不足,更因为心理认知发展水平的局限,还不能将思考运用于可能性和假设性的情境中,既能考虑当前情境,也能考虑过去和将来的情境,他还没有这种能力,所以更关注现在与局部,更倾向于感性体验。家长用未来和全局的维度来要求孩子,与活在当下的孩子分歧自然很大。
成人要改变孩子 但不同并不必然会导致冲突,例如在我们的其他人际关系中,处处都会发现人们在价值观、看问题的视角、处理问题的方式上的不同。面对这些不同时,我们可能试图去说服他人,也有可能被他人说服,还有可能我们谁也无法说服谁,争个面红脖子粗,或者回避冲突,不了了之。而对于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我们的态度就更宽容了。环肥燕瘦,“谈到趣味勿争辩”。
但类似的问题发生在孩子身上,我们的反应会大不相同。当不同出现时,当孩子没有按照我们的要求和意愿行事时,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改变孩子。这种改变带有一种强迫的性质,因为我们每时每刻都意识到我们身上的教育、塑造之责。我们也希望改变身边其他的人,但这种意愿不带有强迫性,不是一份责任,所以常常是点到为止的。但孩子,我们对他的一生负有责任。
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一个使孩子社会化的过程,所以家长在和孩子互动中,很多时候都在扮演社会的代言人,以自己对社会规范的理解和认同来要求孩子,对孩子进行约束和校正。正因为这一点,家长会认为自己是为孩子好,自己是正确的。大部分也的确是正确的,因为那都是一些应然的东西,当然会正确。父母总以应该怎样要求孩子,与孩子的我要怎样、我能怎样必然发生冲突。
过近的亲子距离 今天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有人非常形象地说成“非常6+
二、亲子冲突的积极意义
促使父母了解孩子的真正需要 一般来说,由于父母总认为自己是为了孩子好,自己对孩子的所有要求都是对的,有利于孩子的,所以父母总倾向于希望孩子能够毫无条件顺从,接受要求和规训。换句话说,他希望有个乖巧、听话的孩子。
一个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向成人的要求、社会规范靠拢和妥协的过程,当他的想法和欲望与成人的要求相去甚远时,他会怎么办呢?人是环境的动物,他有主动适应环境的本领,不管这环境是好是坏,他会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出一套生存策略。有这样一个案例:重庆綦江县一个6岁的女孩乐乐,被妈妈怀疑偷了家里5毛钱,自断手指以示清白。在接受采访时,其父张台说:“她太懂事了,我们都忘了她还是个孩子。”他描述说,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很小的时候,乐乐就替奶奶揉脚,帮爷爷端水,跑上跑下。每天中午都回家做午饭,收拾好一切后,按时回学校上课。晚上回家,会帮妈妈做一些家务。闲暇时,乐乐就上山割草喂猪。张台一回家,乐乐就会走过来问:“爸爸,吃饭没有,我去给你弄。”
6岁的孩子,需要的是爱与呵护,是玩耍与欢乐,而不是去做一个为大人揉脚、端水、做饭和割猪草等“懂事”行为的所谓好孩子。其实很多这样的“超级乖小孩”,内心都很苦,她们压下了一个孩子的天性,而去迎合家里的大人,因为他们不想失去家人的爱。他们太弱小,只能以压抑自己顺从成人意志的方式,渐渐地,就像她爸爸说的,“忘了她还是个孩子”,变本加厉地给她更多的重负,终于有一天,她发现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大人满足,就很容易酿成自伤的悲剧。对于控制欲望太强的父母,反叛是孩子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乐乐的手指头最后成功地接上,只是已不能恢复到以前的功能。但是通过这个受损的手指头,她的父母如果终于看到了,认清了,她还是个孩子,那么这种牺牲便是有价值的。
所以,当孩子不顺从成人,“不听话”的时候,冲突发生了。但冲突却恰恰折射出了孩子的真实需要、实际的心理发展水平。冲突的确会给人带来一些痛苦,但人是没办法的,只有经历痛苦,才能印象深刻,才能真正认识到出了问题。冲突是一个很好的提醒,表面的亲合很容易麻痹人。每一次亲子冲突,都可以看成是父母积极反思的契机,都是对父母教子艺术的考验和锻炼。
冲突优化亲子关系 豪猪的哲学 我们就像豪猪一样,为了获得身体的温暖和心灵的慰藉而与他人靠近,但靠近时,身上的刺又让彼此疼痛,它迫使我们再次拉开距离。亲子间的冲突就像那阵刺痛一样,在提醒我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所需要的边界和适当的心理距离受到了威胁。
亲子关系不同于其他任何人际关系的一点就是,它的起点是从真正的亲密无间开始的,最初的母子就是一种共生关系。所以父母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逐渐拉开亲子间的距离。现在很多家长感觉到亲子关系的疏远,其实它的根源往往是由过近的距离造成的。
每一个父母都知道,孩子终有一天会离开自己独自去生活,但是孩子成长中每一次的分离,都会给父母带来一些失落,被需要的感觉以及掌控感是很吸引人的。当习惯幼儿园生活的孩子回家后不再急切地寻找自己,当孩子不想按父母的意思去做而表达自己的意愿,家长内心会有“分离焦虑”。尤其是有些妈妈,有了孩子之后,便以孩子的生活为中心来组织自己的生活,使得母子关系呈现出一种“纠结”的状态。关系过于亲密,双方缺少各自的回旋空间,其危害程度不亚于疏远。一个男孩的例子
人对独立的需要是很强大的,哪怕是很小的孩子,手指的协调能力和灵活性还不够发达的时候,你喂他吃饭时,他就要抢过勺子自己来。独立是一个人内心最强烈的愿望,过近的距离会扼杀孩子的积极性,还会让孩子感到爱变成了一种控制。当这种控制令孩子感觉窒息时,必然遭遇孩子的反抗,爆发冲突,拉开彼此的心理距离,孩子为自己的成长赢得了更大、更自由的空间,在冲突中,分离不知不觉地完成了。而分离一旦完成,冲突就会下降。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甚至这样说:“我建议,在孩子开始仇恨母亲之前母亲就开始仇恨孩子。”冲突是制造“仇恨”很有效的一种方式,用“仇恨”的方式保持和孩子的距离,避免发生“控制孩子”这种亲人之间的扼制。这一点在青春期孩子的家庭中表现非常突出,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的叛逆行为常常令他们的父母措手不及,痛苦不堪。有意思的是,有关研究发现,其他大多数灵长类动物在青春期间也表现出较为紧张的父母与后代的冲突。正因为有了这些冲突,“青少年哺乳动物”才会离开家庭,独立生活。
三、处理冲突的方式
冲突既是必然,又有价值,但并非说明冲突就一定是好事。研究发现,冲突频率与青少年行为不良及行为障碍存在一定联系。经历频繁的亲子冲突和紧张的亲子关系的青少年,容易形成一些消极情绪以及糟糕的问题解决策略,从而影响到他们对社会和他人的兴趣。另外,频繁的冲突还会在亲子之间形成一种“有话不好好说”的不良互动模式,这样的互动与沟通,不仅会增加双方的怨恨与疏离,还难以使孩子学到有效的人际交往技巧。因此,父母需要有意识地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在冲突发生前,父母要小心谨慎,考虑好是否真要发动一场“战争”,与其在一些非原则性的事情上消磨情感和精力,不如把关注点放到原则性的事情上。
冲突发生后,到底能不能获得有益的结果,要看父母是如何面对和管理冲突。
有些父母喜欢采取压制,冲突发生时,诉诸自己的权威或一定的奖惩手段,来迫使孩子放弃自己的想法,服从大人的意志;另有些父母习惯采取息事宁人的方式,冲突发生后,他们并不做出说服孩子接受自己观点的努力,也不寻求其它解决办法,而是撤消自己的要求,不了了之;或者对孩子毫无原则地让步,任孩子为所欲为。这两种方式有它一定的有效性和适用范围,但是从根本上说都在回避冲突,它并没有使冲突背后双方的意愿得到尊重,同时也为日后埋下了隐患。一起恶性事件:
冲突产生于双方不同的意愿和期待,这些意愿和期待都是双方建立在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基础之上、各自认为合理的需求。双方如果继续各执一端,冲突将无法化解。我们提倡一种共同探讨的方式,亲子双方都明确表达自己的立场并试图去理解对方的立场,在此基础上探讨一种彼此都能接受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举例:父母打算周末到爷爷奶奶家,给奶奶过生日,而孩子却与朋友约好去逛书店……双方越来越远离自己本意、本来的样子,进入了不断增强的相互打击之中。
解决冲突有一个回溯的过程,剥去在情境中由于应激和防御而产生的自动化的反应,回到最初那个时刻,重新解释和澄清彼此的意愿和感受。只要真正的理解开始了,双方都会慢慢放下对自己立场的执着,这是一个很奇妙的心理现象。我们坚持的东西,越是受到外界的阻挠,越会觉得它的可贵。就像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爱情。外界越反对,我们越会在内部加强我们要坚持的理由,因为我们要证明自己是对的,要维护自我……理解并不是一种被动的行为,相反,它可以积极地促成解决办法慢慢浮现出来。当对方开始从我们的角度思考问题,认同我们,我们无须再作辩护,我们就从内部开始松动了。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看到,探讨不是说服,它意味着一个问题并没有现成答案,结果需要双方共同摸索、讨论、商量着才能得出,因此,父母需要放下对“谁对谁错”、“谁赢谁输”、“最后谁让步”的执着,不急于下结论,抱以不评价、不拒绝、不批评的态度。把孩子当作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一个需要教育和制服的对象。这样父母就能萌生出理解的愿望,为什么在我看来一件很理所当然、值得去做、对他好的事情,他竟会如此抵触呢?父母这样想时,就会对孩子产生好奇和求解的心理,就会试着去感受孩子在一个特定情境中,所产生的想法、需求和感受。其实人际之间的冲突和隔阂,很多都是因为我们自以为了解他人,而又没有给对方解释和纠正的机会。坦诚的交流和探讨会使父母和孩子达到共享、同在的境界,让双方看到冲突背后各自的愿望和需求。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