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教育的话题,我经常会自觉不自觉地作正反两个方面的思考。我们所采取的教育方式对孩子产生了正向的教育影响,还是负面的影响,应在教育行为实施之前就应该想清楚的,不至于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产生之后,再来做些补救工作,按照英国教育家洛克的说法这如同吃错了药一样,是很难补救的。也如同“染布”一样,第一遍染的时候,就应期望达到自己的教育效果,染上自己喜欢或得到认可的颜色。否则,再去改变的话,底色很难改变,对孩子来说,“先入为主”还是很重要的。
其实,我们还是要经常思考与明晰不良的教育对孩子的负面影响。这样,家长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躲开它或降低它的消极影响。比如,让孩子上学不仅可以让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可以加速孩子的社会化程度。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这样一个教育现实:在当前的教育状况下,我们的学校规模较大,班额较大,孩子个性化的成长很难得到真正的实现。
不仅如此,细心或懂些教育的家长还会发现:对一般孩子来说,孩子入学之后,普遍受到了来自学校较大的约束,孩子的自由化程度明显降低,孩子的生命化程度在不断降低。所以,著名教育家叶澜老师呼吁:要把课堂还给孩子,让课堂教学使孩子的生命重放光彩,让每个孩子生动活泼地健康成长!
其实,不仅孩子身体受到了一些不必要的约束,更为麻烦的是当一个人的行为不自由的时候,更多的会限制了他的思想,他的心理、他的思维,特别是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影响会更大些。当孩子适应了学校生活的时候,家长们能否发现孩子已经失去了宝贵的东西了吗?比如孩子的思维,当孩子刚入学的时候,我们往往还感觉不太明显,一旦到了小学中年级以后,你会发现孩子为了在考试中拿高分,很喜欢记忆,孩子为了得到老师的认可(其实,得到老师的认可就是得到了孩子所处的班集体的认可,特别是对于小孩子来说),往往会想办法碰大人的“心眼”,会猜测老师是怎样想的,而唯独不考虑自己是怎样想的。可能孩子以为自己怎样想的并不重要,关键是要符合大人的要求,符合老师的要求。教育的僵化或思维的固化在孩子学习应用题的时候,会得到很好的验证,不少孩子不去真正理解题意,反而会想办法去凑数,尽快找到问题的答案。
我们这样说,是不是让家长感到很为难了呢?即使学校教育有不足之处,家长还是要把孩子送到学校去。不然,孩子一般会发展更差,无论是对于孩子的学业,还是对于孩子的交往来说都是这样。那我们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1、理解孩子的“错误”
对于孩子“错误”的判断是家长教育水平的重要体现,比如孩子所犯错误的性质、程度等等。我们这样说,不是让家长处处护着孩子,甚至包庇孩子。记得有一篇很有影响力的教育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家长可以参考学习,文章介绍了一位家长面对孩子在学校所犯的“错误”,以及由此招致学校老师的批评,这位家长对孩子给予了充分的理解与鼓励,最终把孩子送进了清华大学。孩子领取通知书的那一天,母子二人抱头痛哭,这是激动的泪水,更是成功的祝福。还有一位家长,孩子学习不好,开家长会的时候,遭到了家长的点名批评,不少家长很生气,当面开始教训孩子,甚至动手打孩子。只有这位家长把孩子拦在怀里,对孩子说:“你是妈妈的好孩子,妈妈永远爱你”。当然,孩子也不会让妈妈失望的,最起码在今后的学习中,会尽其所能。其他的孩子呢?他们又会怎样想呢?
2、主动为孩子“松绑”
我从来不认为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续和补充。家庭教育是一种独立的教育形态,有其自身的特点与内涵。如果我们不强调这一点,很可能会误导那些不懂教育的家长,会把学校本身的“教育病”传染给他们,最终会加重孩子的负担,害苦了孩子。如果让学校教育完全承担起孩子的教育那是不现实的,同时也高估了学校教育的力量,虽然我们多数人都是从学校走出来的,但面对今天的教育现实我不得不这样说。学校主要在“管理”上下功夫,孩子多,如果乱成一锅粥,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老师是要负责任的。所以,管理者先是维护好了“秩序”,再来教学。面对众多的孩子,因材施教很难形成,个别谈话很少出现,除非孩子犯了错误或有任务安排。教育者,注重孩子的个性成长与发展,就像陶行知说的“解放孩子”,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按说,老师和家长既是管理者又是教育者,我以为在家庭当中,家长应更多的扮演教育者的角色,主动为孩子“松绑”,愉悦孩子的身心,为孩子的成长导航。因为在现实的对孩子的教育中,好像不缺“管理 ”。
3、教育不只是培养习惯
有人说,教育就是训练;还有人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都是专家或大人物说的,家长对此要正确理解,理解他们看问题的角度,而不至于走向教育的极端。教育是面向活生生的有思想、有头脑的人的,而不能像驯兽一样对待他们,那不是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无疑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十分重要,但我们不能把培养习惯当做全部的教育,更不能为了孩子的习惯养成,使孩子循规蹈矩、思维僵化,这样我们的教育就走向了另一面。这里有一个规则与教化的平衡问题,适当的建立一些必要的规则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利的,但过于繁琐或硬性的规定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关键看家长如何对此进行智慧地把握。当然,这种平衡又受到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国度的影响,家长很难超越。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