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独守“空巢”,或者每天在托管班和培训班里打发时间,孩子们的暑假还有没有其他过法?记者了解到,一种被称作“家庭互助”的度假方式正在悄然流行,两个或者多个家庭把自身资源组合利用,变孩子“独养”为“群养”,不但减轻了家长的负担,而且让孩子充分享受和伙伴、同学玩耍的乐趣。
尝到了甜头的家长还建议,家庭互助可以按照社区、家庭住址或学生兴趣,以就近自愿为原则,组建各种小组,定期活动。
家长:让孩子有个新鲜体验
暑假一开始,家住西城区的二年级小学生新新就被妈妈送到了住在天通苑的朋朋家,新新将在朋朋家里度过“一周夏令营”,同吃同住同玩,这是两位妈妈共同研究决定实施的暑假“互助计划”。
新新妈妈和朋朋妈妈是多年好友,两家常在一起聚会,两个年龄相当的男孩也自然成了好朋友,还没放假两个孩子就惦记着一起玩。新新央求妈妈:“咱们住朋朋家去吧!”这句话倒提醒了妈妈。两位妈妈私下商量,每人请一周的年假,给孩子们组织一个小小的“夏令营”,让孩子们在暑假有个新鲜的体验。
新新到朋朋家第一天,两个小伙伴一起制订了一份假期作息表,什么时间吃饭,什么时间看书、什么时间玩等都有规定。第一次离开自己家,对8岁的新新来说是新鲜有趣的,但也有很多不适应,他不能像在家中那样赖床,还要和朋朋一样自己叠被子收拾床铺;写作业的时候他也不能再磨磨蹭蹭,如果谁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就会占用游戏时间……
一周后,两位小朋友又一起住到了新新家。新新喜欢读书,家里有好几个书架的书,两个人的“读书时间”几乎都不够用了;新新平时饭后负责洗碗,现在是朋朋帮他一起刷。当然,两个好朋友相处得也不是一帆风顺,有时候也会闹矛盾,吵嘴甚至打架,但最后他们总能以自己的方式和好。
孩子:他能,我也能!
新新妈妈发现,儿子变了。作业做得比以前快多了,早上能自觉起床,碰到一些困难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容易放弃,他会说:“朋朋哥哥都可以做到,我为什么不能呀!”这个变化令新新妈妈感到很震动,以前为了让孩子改正这些毛病,她整天唠叨却效果不佳,如今在“榜样”的作用下,孩子竟然自觉地改正了。
这次“夏令营”儿子还有一大收获就是学会了和别人相处。“家长所能做的就是给孩子创造一个有伙伴的环境,让他自己去尝试,碰壁了他自然就知道下次该怎样做,如果他不受人欢迎他就会想要改正,这样他们与别人相处的经验自然就提高了。”新新妈妈说。
“每个家庭的教育方法肯定是不同的,没有一个家庭的教育是十全十美的,家庭互助其实就是一种互补的教育,让孩子们取长补短,相互学习。”两位妈妈希望以后能把这个计划做大,吸收更多的家长朋友和孩子加入进来。
记者在查阅一些教育理论书籍中发现,有专家早就提出了“家庭留学”或者“易子教育”这种方式,而暑假“家庭互助”正是这种理论的实践。
当班家长:比带一个孩子省劲
如果说新新和朋朋的“夏令营”是两位妈妈的教育尝试,那么西单附近的一个小区里,“家庭互助”早就成了部分家长生活的一部分。
“互助组”中的张女士告诉记者,互助是从去年孩子上学“拼车”开始的。最开始,每家都是自己开车接送孩子,后来大家发现既然住一个小区,去的又是同一所学校,还不如几位家长排个班,每天由一家统一负责接送这几个孩子。从那时起,私家车发挥了小校车的作用,家长们每周只需劳累一次,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暑假“互助组”其实也是“拼车”的一种延续。
“现在社会上的托管班又贵又不可靠,我们决定像拼车一样,一家负责集中看孩子一天,基本每周轮一次,也不是很严格,有不坐班的就多看几次,不好请假的就少看几次,无所谓,主要是我们觉得孩子们在一起学习玩耍比一个人闷家里强多了。”张女士告诉记者,别看有四五个孩子,可是“当班”家长并不需费太大力气,其实比看一个孩子还要省劲儿。
“我们都没想到,孩子们简直都乐翻了,说这是最快乐的一个暑假,每天晚上被自己爸妈接回家都是恋恋不舍的。”令家长们更欣喜的是,虽然没报什么培训班,孩子们却长进不少,原来是每天互相“切磋”,互相学习。“有一次,孩子们说一起下棋,结果每个人都把自己家的棋搬来了,有围棋、军旗、象棋还有国际象棋,互相学,互相比,热情可高了,没几天,这几种棋几个孩子都会了;打球也是,都是互相教的。”
张女士感慨地说,这是第一次没有托管班和培训班的暑假,对家长和孩子来说,竟然这样快乐,他们以后一定会把“互助”进行到底。
专家:“群养”更科学
其实,各大育儿论坛上寻找“玩伴”的帖子,不少学校网站上给孩子“结对子”的邀请,都在昭示着,在这个独生子女时代,“群养”越来越成为家长们青睐的一种方式。
暑假的“家庭互助”也得到了教育专家的推崇,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我认为最有效且最可行的方法是成立家庭互助组。教育需要智慧,靠一家一户难以教育好独生子女。家长们可以联合起来,变小家为大家,变独养为群养。三五个家庭合作,轮流带孩子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独生子女学会交往和合作,享受到兄弟姐妹的亲情。这也解决了双职工家庭父母没时间带孩子的问题。
此外,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全家一起旅行,带孩子开阔眼界。
孙云晓认为,暑假最本质的意义在于,孩子需要过一种与学校不同的生活。学校固然给学生许多益处,但同时也给学生很多束缚,甚至可能影响学生对社会的全面了解。在假期里,让孩子从学校的学习生活模式中走出来,对他们的长远发展有重要意义,孩子暑假最需要的是丰富多彩的别样生活。 本报记者 张鹏
录入 陈应俊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