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灵珍、董平、董玲、董珊(从左至右),在董平家门口合影(杨灵珍提供)
“很受教育。”昨日凌晨3时,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辅导员杨灵珍从河北返汉。她刚完成人生首次家访,火车、汽车、三轮车,跨越上千里,辗转一天一夜,家访的学生父母却“缺席”;家访后,最受教育的是她自己……她这个“第一次”相当特殊。
坐了3种车,跨越上千里,辗转一昼夜
放寒假前,担任兼职辅导员3年的杨灵珍,和同事董珊接受了该校关于假期辅导员家访的任务。这是她首次经历华中师大的特殊传统———假期跨省家访。
他们选择家访2009年刚入校的新生董平。董平来自河北沧州。11岁失去双亲后,她坚持学习,考上宏志班,曾登上“中国好人榜”。
2月25日,几番换乘火车、长途汽车、三轮车等交通工具,历经一天一夜后,杨灵珍和董珊才来到董平的家乡河北沧州市青县李镇新村,代表学校送去新年礼品与慰问金。
父母“缺席”,孩子们做菜招待老师
一进家门,杨灵珍愣住了。董平正和相依为命的姐姐董玲在灶上忙活,“听说老师们要来咱家,我们都很高兴,早几天就开始准备了”。
姐姐麻利地做起饭菜,董平在一旁打下手,坚决不让老师“插手”。怕老师们冷,她们打开家中除电灯外唯一的电器———取暖器,董平还从桌下拿出包得严严实实的两瓶饮料。这是姐妹俩前几天去初中老师家拜年时,老师塞给她们的几瓶叫不上名字的核桃露。
家访时,杨灵珍无法与这个家庭的家长对话,因为他们早在董平11岁时就撒手离世。但“家长”并不缺席,他们是董平母校沧州二中的老师们。
“她学习特别认真,与同学相处融洽,学生干部竞选时,高票当选班长。”听到辅导员介绍,“家长们”直点头。
被访对象很有名,家访老师“被教育”
“在沧州二中,我重新认识了董平。”杨灵珍说,她在那里看到,董平入党宣誓、在“中国好人”颁奖仪式上等照片都还在橱窗里。杨灵珍和董平在校内参观时,已上学的高三学生一眼就认出了董平:“你的事迹对我们影响很大!”
杨灵珍掰着指头告诉记者,董平出生于1989年,而自己是1985年生人,“这个小我几岁的学生,在我的首次家访中给我上了一课”。
据悉,今年寒假期间,华中师大百名教师走进学生家中家访,“百名教师访百家”活动已连续开展3年。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