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女儿被同学孤立怎么办?

14年前 [05-02 06:36 周日]

面对矛盾,最重要的是内心安定(回复烦恼的妈妈)

(2010-04-29 18:54:42)

 

博友烦恼的妈妈发来纸条诉说一件事:她同事的孩子正好与她女儿同班,同事对她不满,就唆使她的孩子在班上联合几个同学孤立她女儿,她女儿很不开心,她也很苦恼。

 

回复如下:

谢谢你的信任!我想先问一下,你女儿知道你和那个同事的关系吗?她怎么评价你们?你希望她怎样评价?

她的反应有几种可能:一是反感那个同事,仇视她的女儿;二是埋怨你,没有和同事搞好关系,祸及了她;三是恨自己无能,对付不了她的女儿,以致给你增加烦恼;四是……你看,凡此种种,不仅没有化解她的烦恼,反而让她将愤懑的对象由那几个同学,扩大到同学母亲、你以及更多人身上,这是无助于问题的解决的。事实上,当她把眼光放在周围这些人身上时,思维的方向都已经错了。

人生活在社会中,任何人都会遇到人际关系上的问题,遇到了总要找原因,而心理学上的归因理论认为,绝大多数人都会将失败的原因归于别人,将成功的原因归于自己,这是一种本能,往往连自己都不易察觉。

正因为把失败的原因归于别人,眼光向外,就看不见自已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向就会出现偏差。而且,由于眼光向外,我们的内心总是在关注别人,就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感受建立在了别人的态度之上,对自己失去掌控,成了别人情绪的受害者。

其实,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双方共同形成的,既然叫“关系”,就不是任何一方所能决定。你不妨和女儿探讨一下,那个同学为什么要孤立她?她为什么能够得逞?班上为什么会有同学响应她?之所以出现这些对立,自己有没有原因?自己是否真的需要那几个同学的友谊?能不能发展新的友谊以抵消失去的?假如暂时没有朋友,能不能承受这份孤独,去寻找和等待转机?这些问题,其实对她的人生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一点,我想,将女儿和同学的矛盾归因于你和同事的关系,这只是你的解释,假如淡化这一点,减少你的主导作用,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她又会得出怎样的结论?

在人群当中,我们最需要的是自己内心安定,如果相信自己是对的,就不必惧怕别人反对。如果自己对人友善而有趣,就不怕没有朋友,任何人的离去都不足为惧。有时候,哪怕我们已经做得足够好了,仍然会遭遇意外打击,这时候只能坦然承受,等待阴霾过去。而我相信,世界上大多数的矛盾都并非你死我活那样尖锐,很多时候,一方淡然处之,另一方自然无趣而退。

终归,孩子会长大,人生的每一步都得他自己去走,我们不可能代替他。所以,孩子的问题最好是让他自己解决。关于这一点,我在《让孩子心灵强大》中有一篇文章“大人少介入孩子之间的矛盾”,那个网友的情况与你现在略有类似,你可以参考。

2010-4-29

大人少介入孩子之间的矛盾

    一个博友留言,让我去看一下她朋友的博客,请我作出裁判。去看了,是孩子之间的矛盾。整个事件叙述起来太长,简单地说,就是两个七岁男孩因争夺一个玩伴而发生打斗,其中一个吃了亏,家长不服,告到学校,并且在网络上发帖,遂发展为家长之间的战斗。最后,事态虽然平复,但家长和孩子都感到很受伤。

    我没有就事件本身作出评价,只是对他们提出了建议。

    孩子之间的矛盾,如果家长介入,往往会弄得更糟。因为矛盾既已产生,伤害也必然已经发生,家长如果非要辩个是非曲直,就等于是把伤口扒开,里里外外探个清楚,还要展示给所有人看,让所有人来获得共识,且不说这个共识是否能够获得,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孩子的再次伤害。

    大人一旦出面,事情就升级了,因为涉及的利害关系越来越大,自保的本能就会让双方偏离事实本身,很难有一种从容的心态和充分的思考,结果陷于情绪化之中,简单的事情也弄得复杂。

    孩子遇到自己难于处理的事情,家长也不是不能介入,只是要有一种呵护的心态,不仅对自己的孩子,也对别人的孩子多一些理解和尊重。最好不要将事情公开化,让孩子处于矛盾的焦点,左右为难。大家的关注也是一种非常大的压力,就像夫妻之间发生矛盾,如果非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说清楚,让有错的一方公开道歉,恐怕最后不是矛盾的解决,而是更多的矛盾被点燃,不可收拾。其实,即使当众说不清楚,回到家里,灯一关,很多事情自然就解决了。孩子们也是一样,说不定家长之间还在纠缠不清时,孩子自己已经忘在脑后,和好如初了。

    有些事情,家长实在不得不介入的,应该主要针对自己的孩子,而且主要在私下进行,在把所有问题都搞清楚之后,和孩子充分沟通,和孩子达成共识,然后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一次有益的经验。

    ——摘自《让孩子心灵强大》漓江出版社

http://blog.baby.sina.com.cn/s/blog_562cb2610100j787.html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