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母亲的故事
今天听了醉梅老师的课,体会和很多,本想写写赞美的力量,可是下笔却发现这远远不够写的。于是写下以下文字,作为纪念。
有一个没有文化的母亲,她没有见过世面,也没有懂多少道理。在自己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她也不懂得给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的道理,至于孝敬体恤他人这些道理她都不会讲。她只是在自己劳动忙了的时候,孩子还很小的时候说要帮忙做饭的时候,她会很开心的说:好呀!当孩子做的饭也不是太好吃的时候,她却说:我的女儿真不错,都会做饭了。孩子会蒸馍的时候,她也是在亲戚和旁人面前告诉别人:我的女儿会蒸馍了,很是自豪。女儿后来根据自己的想象利用家里的材料蒸出自己摊的大面饼加苹果片和鸡蛋的馍馍,她和孩子的爸爸还是再讲:挺好吃的。于是,女儿会在家里随意发挥自己的所能做的,从不担心做坏了,有爸爸妈妈的训斥,那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所以孩子的思绪好像今天仍没有被禁锢。
女儿小的时候,最喜欢看到妈妈让自己站在桌脚唱歌,歌曲早已不记得,但是母亲的灿烂笑容一直留在女儿的脑海中。其实,母亲不知道她同时也把一个梦想值在了孩子的心中,尽管数年后女儿只是一个普通人,但是音乐伴随她的生活,也带给了她很多的快乐。
她从不给儿女讲要孝敬老人,但是在最缺油的时候她硬是一滴一滴的省下油给婆婆送去。孩子在10岁时劳动发了几块钱,拿钱把钱给家里患有半生不遂的姥爷买了点心,她很高兴。如果有稀罕东西时,她一定会先留给老人一些,如果东西太少了,她可以自己不留拿给老人。她从没有讲过道理,孩子们眼中所看到的都是完美的老人,打心里尊重、孝敬、爱戴她。长大了以后,孩子才发现老人很善良也很好,可是老人也有缺点,问起母亲,为什么从没有讲过奶奶的缺点,留给孩子这么完美的老人印象。她淡淡的笑笑说:人都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也不能事事都对别人的意,和别人的口。还嘱托她成家以后,对家里的老人向对待自己的妈妈一样,自己的妈妈有时候还有说话不当意的时候,更何况是其他人。
母亲很忙,忙于农事,也许一年下来,不一定就有很好的收获,但是她总是告诉家人,我们好好干,明年总会好的,一定比今年好,即便再难,她也很少给子女抱怨,就这样她把希望根植在了孩子的心理。
在求学的路上,女儿贪玩,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不懂得学习中要注意的学习方法。所以分数这个角度衡量女儿很普通也不够优秀,没有值得炫耀的地方,但是母亲却总是讲:我的女儿很好的,如果有一个好老师教她……在女儿的当学生的读书生涯好像真正荣耀的就是一次,但是哪太少了。那一年,大家都在上中学,有一个同学来家里玩,很轻松的说了一句:以后上了大学也不分配工作了。当然言外之义,读书无用。母亲在她走以后,很严肃的告诉她:就算是不分配工作了,也一定要上大学,一定要多读书。也许是母亲的话或者是母亲的想法振动了到了孩子的心,尽管孩子一直不是多优秀,但是她却有一个梦想,就是想到大学校园看看,看看大学生的生活,想尝试。后来她进了一个普通的大学读书。工作后,她在工作之余也会常常问自己:还可以吗?这样就行了吗?也许是因为母亲,也许是因为自己想实现母亲的预言,她努力的生长,读书成为了让她感觉快乐的事情,也成为了快乐生活的一部分。
一个没有文化的普通母亲,她不懂得教育的期望、欣赏和赞美的区别,她不懂得很多的东西,但是她运用了很多的教育的方法,因为她深深的爱着自己的孩子,无条件的爱孩子,是所有教育孩子中的基础。她不懂得讲道理,但是一个家长的行为的力量的确远远胜过语言的力量。$李红家庭教育工作室$l晓岩整理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