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故事】
曾子的妻子上街去,他的儿子跟在后面哭着要去。曾子的妻子没有办法,对儿子说:“你回去吧,我从街上回来了杀猪给你吃。” 曾子的妻子刚从街上回来,曾子便准备把猪抓来杀了,他的妻子劝阻他说:“我只是哄小孩才说要杀猪的,不过是玩笑罢了。”曾子说:“小孩不可以哄他玩的。小孩子并不懂事,什么知识都需要从父母那里学来,需要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如果哄骗他,这就是教导小孩去哄骗他人。母亲哄骗小孩,小孩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成为正人君子的办法。”说完,曾子便杀了猪给孩子吃。
【家教感悟】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家长教育孩子要做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任何时候,请家长对孩子谨言慎行,不可说谎话糊弄孩子。今天你对孩子说假话,明天他也对你说假话。
【事件回放】
东东(化名)的数学成绩一直不是很好,妈妈很着急。每天盯着东东,给东东找家教补课,找练习题给东东做,东东忙的不亦乐乎。妈妈对东东说:“儿子,你要是数学能考上90分,假期我们带你去北京玩。”东东对首都北京无限向往,妈妈这么说,给他学习也增添了不少动力。结果在上学期的考试中,东东终于追上了其他同学,考试得了93分。东东非常高兴,为自己的学习进步而高兴,为自己能到北京去而欣喜万分。假期过去了,东东再次回到学校,学习上,他没了上学期的刻苦,纪律上,他经常做出让老师、家长头疼的事情来。学习成绩也下滑了,他的眼睛里多了抗拒。这是怎么啦?原来假期里父母并没有带他去北京。
【深度思考】
案例中的妈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为了达到调动孩子学习积极性,给孩子许下带孩子去北京的承诺,以激发孩子达到学习进步的动力,这本身是件好事,但是由于没有兑现承诺,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是无形的。
(1)学习不上进。
孩子学习成绩不良,其很大的原因是动力不足引起的。家长要做到是想办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保持足够的学习动力,这样的的话,孩子的学习一般不会出现大问题。家长采用这样的方法,激励了孩子,但是如果不兑现的话,对孩子的学习来讲,不利于孩子主动性的发展。
(2)家长不可信。
家长利用“善意”的谎言,激励孩子上进,表面上看,好像很可循,但是如果不去实现的话,留在孩子心中的印象是“父母不可信。”其实认真反思自我,我们作为家长的很多时候都会编借口“糊弄”孩子,这样做虽然能解一时之急,但从长远来看,失去家长的威信,也就是从这些小事情中开始的。“家长不可信”的想法一旦在孩子的心中形成,家长在孩子心中的位置也就无形下降了许多。
(3)自己不肯定。
由于家长失信于孩子,孩子往往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的努力,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案例中的东东,由于家长没带自己去北京,容易怀疑自己,把一切原因都归结于自己。这种错误的归因,会让孩子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本身的进步没有得到及时的肯定,容易让孩子失去信心,形成对立甚至是逆反情绪。孩子对自己不肯定,不能保持持续的劲头,这样的话,对孩子的成长也是极为不利的。
【经验教训】
1、许诺要客观。
作为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鼓励孩子。对孩子的承诺一定要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尽量不要说一些自己无法做到的事情。要不自己容易陷入难堪的境地,失了自己威信,离了孩子的心。为了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一般最好是和孩子共同约定,由孩子提出需求,家长看情况随机调整。实现不了的,可以再商议达成共识,切忌自己凭空许诺。
2、许诺要巧妙。
为了给孩子一定的鼓励和刺激,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家长经常会对孩子进行一些承诺。巧妙的承诺会让孩子充满动力。一般情况下,我们要注意关注孩子心灵成长的需要,更多的给予孩子思想上的满足,不要“物化”。太多的物质方面的满足,容易让孩子产生交换的思想,教育的功利性就增强了。作为家长,如何引导孩子从一个成功走下一个成功,是我们都要思考的问题。巧妙的承诺,会让在充满无限的动力。
3、许诺要兑现。
承诺是一种事前的约定,我们一定要尽力去兑现自己的许诺。诚信是一个人做人最基本的道德。“人无信不立”父母应该为孩子做出表率。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要想办法做到。不能因为孩子小,而不顾孩子的感受。我们对孩子的许诺不能随意,一旦许诺了,就一定要去兑现。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要想你的孩子诚实守信,你就不妨自己做个诚实守信的家长,信守自己的承诺,呵护孩子幼小的心灵,让诚信之花开在孩子们的心头!
晓岩整理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