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国际学术评估项目的权威测评显示,上海15岁孩子的阅读、数学和科学能力,都在参评的65个地区中居首。另一组覆盖3100多个样本的网上调研数据也引人关注:八成受访家长表示有意送孩子出国留学,更有四成以上家长选择送孩子出国念大学本科。
优秀学生追求更好的教学、学术研究环境,理所应当。然而,越来越多学子舍近求远,远赴海外高校深造,是否也是对国内高校教育质量的一种另类打分?消耗大量教育资源培育出的一批批“幼苗”选择海外土壤生根开花,长此以往,是否可能危及我国“人才安全”?
名校300毕业生,180“小留学”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应届高中毕业生总量834万人,其中750万人报名参加高考。以此推算,有84万学生放弃高考。调查发现,其中因出国留学而选择弃考者占21.1%。
留学咨询行业有关统计表明,近年来,优秀高中学生在留学生中所占比例不断扩大,以往“在国内考不上大学才出国”的现象已成了“老皇历”。在本市一所以教育质量著称的知名中学,去年300名毕业生中,有180多人选择出国深造。其中不少人手握3所以上国外名校录取通知书。本市示范性高中也有小部分学生高一起就将目标瞄准了“国际高考”,备战美国SAT考试和英国A—Level考试。前者每年有7次测试,学生只需提交最好一次的成绩,即可同时申请多所大学,若收到多张通知书,可以在比较之后进行最后选择;后者由英国剑桥大学国际考试委员会设计,被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千所大学作为录取标准。
上海中智国际教育咨询公司副总经理倪东民表示,选择出国念本科的学子中,不仅有高中应届毕业生,还包括不少国内学校本科在读生。他对一个“本科念了八年半”的同学记忆犹新。
这名男生在本市一所“985”高校已念到大四,在与留学学长深入交流以及多方了解后,觉得自己更适合国外教育环境,毅然放弃即将到手的国内名校本科文凭,远赴加拿大求学。因为语言还未过关,他不得不先在当地较为一般的布鲁克大学读预科,一年后才凭借优异成绩成功申请入读排名加拿大前五的麦克马斯特大学本科。值得一提的是,这名男生的家长也在本市一所“211”高校中任教,对孩子的决定始终支持。
尖子留学潮叩问国内高校教育
专家指出,发达国家许多高校的学术研究和教学环境处于世界一流水平,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年轻学子为自身成长寻求更好土壤无可厚非。也有的学生希望获得更多海外工作经验,出国念大学无疑是重要途径之一。但不可回避的是,诸多优秀学生舍近求远,源于对国内高校教育质量的担忧。网上调查的数据也说明了这一问题:36%的家长认为,国外高校可以提供更好的教学方式。
“大学已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学生和家长在选择学校时总要评价一下时间、精力、金钱的投入与产出之比。本身成绩优异的学生更具‘选择资本’,从这个角度看,国内高校的国际竞争力处于劣势。”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直言:优秀高中生扎堆留学,折射出社会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失望情绪。
数据显示,1999年开始的大规模扩招直接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阶段转变。在上海,高考录取率已达80%左右,2009年每10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4318人,预计2012年将升至5140人。学生人数激增,生师比不断拉大,教育资源被稀释。不少高校中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尚在摸索中。近年来,高校激励机制更多倾向于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无形中忽略了教学育人这一核心功能。在这一“指挥棒”下,教师要获得上升空间,必须投入大量精力发论文、出书、拉项目;也有个别人耽于名利,“走穴”、“下海”频频……种种因素,直接导致课堂教学质量打折,师生间重要的沟通互动“哑然失声”。与此同时,国内一些大学的本科教育,延续了中学教育体制,课堂教学采取灌输方式,显然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于是,“大一放松,大二打工,大三租房,大四求生”成为当下在大学校园里流行的顺口溜。不少学生毕业了却发现“什么也没学到”。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胡申生指出,学术大师是大学的灵魂所在,他们的学问品行往往是一所高校校风、学风所系,更是引领年轻人走向踏实为学之路的明灯。但遗憾的是,而今大学校园里的大师正越来越少。
人才争夺,有“危”更有“机”
站在国家战略层面考量,当今全球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国家消耗大量教育资源培养出好苗子,若国内高校完全留不住这一群体,对社会发展、科技创新,不啻于是巨大的损失。
熊丙奇认为,当前国内不少大学在自主招生政策上做文章,希望得到更多优秀生源,殊不知如果仅仅在招生制度上花功夫,而忽略了教育质量的提升、培养制度的改善,这种生源争夺就是低层次的,难以吸引到大量尖子生。
为高校算了一笔账:假设有1000名优秀中学生选择出国留学,分摊到内地排名前20的大学,每所学校只流失了50个优秀生源,相对于其每年数千人的招生总量,这个数字看似“微不足道”,但若沉醉在“国内一流”的自我陶醉中,不从自身找原因而任其发展,流失效应可能会不断放大,带走更多优秀学生。
要知道,只有优秀的学生和优质的师资互相推动,加上一流的学术研究,才能使大学成其为一流。很多大学的科研,要依托于学生资源,一旦这种氛围和资源消失,这些“顶尖大学”很快就会失去光彩。高校竞争力进一步削弱,反过来又导致对高中生吸引力不足。如此恶性循环,发展前景堪忧。
专家认为,要改变这一现状,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可成。国内高校首先应认识到危机所在,然后“危”中见“机”。在专利论文、项目资金的浮躁竞争中沉淀下来,踏实提升教育质量。通过改革培养机制,赋予学生学习过程中更多选择权,鼓励人才自由生长;同时在教师激励机制中,为真正在课堂上、在育人中花力气的老师提供更多发展空间。只有长期坚持提升教育质量,不断反思,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才能吸引更多优秀学生投其门下。(记者 彭德倩)
录入 陈应俊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