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留守儿童 逾8成隔代或临时监护

14年前 [12-22 22:47 周三]

留守儿童人数近5800万 逾8成隔代或临时监护

2010年12月22日05:41人民日报谢晓怡

留守儿童人数近5800万 逾8成隔代或临时监护

河南新蔡县宋岗乡留守儿童托管所内,孩子们有爱的阳光沐浴着,并不孤单。赵学风摄

留守儿童人数近5800万 逾8成隔代或临时监护

一名留守儿童和家里的小狗为伴。吕建设摄(人民图片)

□ 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农村土地上,不断增多的是一群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他们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却无法充分享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引导,他们过早地体会到生活的辛酸和压力,面临着人身安全、身心健康、受教育等多方面的隐忧。

□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颇受民主党派、政协委员关注。在前不久全国政协召开的“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亟待解决”提案办理协商会上,政协委员呼吁构建留守儿童政府支持、家庭监护、学校教育、社会帮扶、亲情关护的网络,给留守儿童以持久、温暖的关爱。

现 状

全国留守儿童人数约5800万,多数集中在中西部人口大省

留守的童年 不尽的遥望

又近年关返乡时,对于那些父母在外打工的农村留守儿童来说,终于可以见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了。

四川宜宾县孔滩镇万家村,早上7时,11岁的留守女孩王素悄悄起床,然后梳洗、生火、做早餐。她牢牢记着几年前爸爸妈妈去山西前的叮嘱——“照顾好弟弟妹妹,不能让他们饿着,冻着,更要管好他们的安全和学习。”作为大姐,王素成了一家之主,做饭、洗衣、检查功课……王素稚嫩的肩膀挑起了照顾弟弟妹妹和打理家务的重担。

王素只是四川百万留守儿童中的一分子。据全国妇联统计,全国留守儿童的人数约为5800万,其中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超过4000万。留守儿童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是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社会群体。目前,留守儿童占全部农村儿童总数的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其中,0—5周岁农村留守幼儿约占全国农村同龄儿童的1/3,集中分布在中西部人口大省。据调查,四川、安徽、河南、湖南、江西、贵州、广东这7个省份的农村留守幼儿数量都超过100万,学龄前留守儿童总和接近全国学龄前留守儿童总数的2/3。

“我们去小学做调查,问留守儿童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当念出‘和爸爸妈妈团聚’的选项时,九成的小手举了起来。”民盟江西省宜春市委副主委廖小明的一段讲述,让前不久参加全国政协“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亟待解决”提案办理协商会的与会者为之动容,更让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委员、全国总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张世平感同身受。“有责任、有感情,”她说,“我曾任全国妇联留守儿童专题工作组组长,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不是短期能够解决的。要从孩子健康成长发展的需要考虑,也要从国家未来的发展考虑,给予农民工的第二代、第三代更多的关注。”为此,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委员、民革中央宣传部部长吴先宁建议促使社会上更多的企业、个人、民间组织等对留守儿童多方面需求给予满足。民盟中央专门邀请基层教育工作者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并呼吁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政府支持、家庭监护、学校教育、社会帮扶、亲情关护的网络,给留守儿童持久、温暖的关爱。据悉,近年来,许多地方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机制已初步建立,留守儿童成长环境有了改善。各地也相继推出了设立留守儿童档案、建立儿童托管机构、推广全日制寄宿学校、推行代理家长等不同的举措。

教 育

初中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在校率大幅下降,14周岁留守儿童在校率仅为88%

沐浴同一阳光 向往同一课堂

王琴是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高坡乡摆龙村一名留守女孩,和两个妹妹一起在高坡乡云顶小学上学。一只三五元钱的闹钟,是家里惟一的家电,也是孩子们到距离村子数公里外的云顶小学上学的时间必需品。在破烂不堪的房屋一角,几张奖状让人眼睛一亮,奖状上的王琴,不是第一名,就是第二名。

不过,像王琴这样学业优秀的留守儿童毕竟是少数。据悉,留守儿童初中教育的在学率及学习成绩普遍低于一般家庭儿童。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进入初中阶段以后,农村留守儿童在校率大幅度下降,14周岁留守儿童的在校率仅为88%。

留守儿童中,家庭条件稍好的,会被父母送到城里上学;家庭条件差的孩子只能在农村读书。不少孩子从小就懂得了生活的艰辛,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他们有“好好上学”的愿望,但因为家庭贫困的原因,生活和学习受到极大的限制,甚至从此止步校园。民盟中央调研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还有很多:一方面是留守儿童多为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没有足够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二是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三是农村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存在局限与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不够,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王东林建议,各级政府部门应当出台专门规定,把基础教育考虑在城市规划之内,加强与廉租房配套布局中小学校的建设。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廉租房支持的对象,使农民工子女能在父母打工所在地稳定居住和生活。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张沅认为,留守儿童是我国长期处于城乡二元体系下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应立足城乡平等和城乡统筹,进一步完善现行的法律和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和公平的义务教育体制。他建议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在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地方改扩建一批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保证农村外出务工者子女“不但有学上,而且能够上好学”。

王东林委员认为,一些地方出现的“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称呼也应改一改,因为“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是国家的承诺,不应该推给社会力量,而且这种做法还会将隐形的城乡二元对立显性化,造成一种极坏的“歧视”印象,不利于农民工及其子女融入城市。

安 全

80%以上的留守儿童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监护状况堪忧,易受意外伤害

构建防护网络 莫让孩子受伤

近日,广西贺州市杨会村一鞭炮厂发生爆炸,事故致2死12伤,其中13名均为小学在读学生,11名女生,2名男生,全部为“留守儿童”。无论意外伤害还是自然灾害面前,孩子都是特别需要保护的一个群体,而留守儿童更需要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由于祖父母等临时监护人防护能力弱,加上学校和家庭衔接不到位造成的安全真空,导致留守儿童患病不能及时医治和受到意外伤害的事件屡有发生。”民盟江西省宜春市委会副主委廖小明曾多次参与民盟中央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

据统计,在全部留守儿童中,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况超过了半数,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监护责任不落实、缺乏防范意识,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瞄准的目标,成为被威胁、抢劫、侮辱、殴打、勒索、拐卖等等伤害的对象。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而第二位就是留守儿童。

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和教育,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还表现为面对突发性灾难的应变自救能力差。对此,张世平委员建议,“要从源头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还得推动立法,为留守儿童成长提供完备的法律保护。”今年《河南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草案)》特别关注了校园安全问题,详细规定了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公安机关、学校的职责,并在制度、人员、巡逻、检查、设施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努力为未成年人织成一张“温柔”的安全防护网。

面对当前学校和家庭之间还存在安全衔接上的“真空”,全国政协委员、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姚凯伦认为,应该在家庭、学校及社区建立起有效保护网络,加强对留守儿童安全防范意识的教育,包括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关于农村留守女孩的安全保护问题,全国政协委员韩红更是大为感慨,她说,农村缺乏对女孩性知识的安全教育,留守女童们也很难懂得青春期自我保护意识。“我曾经在调查中遇到很多触目惊心的案例。女孩受到性侵害不能及时得到父母帮助,极易酿成严重后果,建议政府和社会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特别是留守女孩的性安全教育,保护她们的合法权益,让她们在亲人般的关爱中健康成长。”

心 理

由于长年远离父母,留守儿童缺乏基本正常的情感交流和沟通,患心理疾病的几率高

情感多交流 心灵多慰藉

12岁的菲菲是广东百万留守儿童中的一员。3年前,菲菲的父母到广州做小生意,将独生女留在肇庆老家与奶奶同住。对她而言,父母已蜕变为一年才露个脸的符号和概念,而3年前的乖乖女如今却成了经常逃学、动不动对母亲拳脚相向的“问题女孩”。常年的留守最终让菲菲患上了严重的心理疾病精神分裂。心理专家表示,留守儿童患心理疾病的几率明显高于其他儿童。

张沅委员认为,留守儿童由于远离父母,其心理和生理成长都面临着许多问题。一是没有父母的监管、引导,留守儿童在社交中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极易流入一些社会闲杂人群中,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二是由于缺乏与家庭的配合而导致学校难以管理留守儿童,学习自觉性较差;三是由于缺乏基本正常的情感交流和沟通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在学校,留守儿童经常受到其他儿童的歧视和排斥,使他们产生自卑、孤僻的情绪。

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陈晓光说,留守儿童在最重要的成长阶段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照顾,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甚至,一些孩子从留守儿童再沦为流浪未成年人,最后成为犯罪未成年人。而最近北京市房山法院公布的一项调研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在2009年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留守儿童”占了六成。而这些孩子的家长多只管吃喝,使其成长处于放任状态;此外,一些教师对“留守儿童”中的差生有意无意的鄙视或不当的教育方式,使这一群体因厌学、辍学而被推入社会,受到不良诱导、胁迫后走上犯罪道路。

一些父母重视人身伤害,忽视心理伤害,认为只要打工给孩子留下更多的钱,让孩子接受教育,就是对孩子负责,这种观念是片面的。姚凯伦委员认为,家长应该经常和孩子、学校保持联系,全面了解孩子的动态,让孩子感受到关爱。他建议,社区和村级组织应充分利用假期或春节家长回家的时机与家长交流,指导家长在外出务工期间和孩子经常联系。可以由基层教育部门牵头,联合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相关群众性组织,利用基层党政机关大量的富余人员、中小学校大量的退休人员,做好中小学生的监护和教育工作。政府应该用政策激励和支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联合起来,共同构建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教育及监护体系。

               录入      陈应俊

http://news.qq.com/a/20101222/000312.htm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