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波克育儿经
14年前 [01-01 02:03 周六] 斯波克育儿经
gxm 发表于 2006-2-10 17:28:00
要尊重他们自己的孩子。这就是我关于使宝宝和孩子们"随时满意"建议的本质 。
内容简介:一本被公认为本世纪最可信的育儿手册,育儿之父斯波克医生献给跨世纪父母的绝笔之作。该书于1946年问世以来,斯波克医生不断根据时代的变迁对她进行修 订,迄今已被改编至第7版,译成39种文字,全球销量高达5000万册。全球一代代的父母手棒斯波克这本永恒的畅销书,将一代代的孩子养育成人。当人们问 他这本书为何受到如此长久的、全球范围的欢迎时,斯波克医生也用一句简洁的话回答:“因为她可信!”年轻的父母有很多问题在这本书里都找到了满意的答案。 这本书不仅教会父母全面、专业、细致的育儿技巧,而且全书的主题是强调父母应将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贯串在养育孩子的全过程中。
她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西蒙·波娃的《第二性》等被《时代》周刊评为本世纪改变人类思想和生活的十本书之一。在儿童教育史上,它因强调将孩子从母 亲的怀里投身到大自然,而开创了一个养育孩子理论的新时代。本书凝结了斯波克医生近半个世纪关于孩子养育方面的无价的、经过时间检验为行之有效的忠告。她 将向您传授最实用的孩子抚养方法和医疗措施。不仅如此,这本最新改编版还致力于帮助所有父母如何面对新时代的挑战以及承担养育跨世纪孩子的责任。
0~12岁,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阶段。在《斯波克育儿经》这本育儿手册中,斯波克医生为这一年龄段孩子的父母提供了全面、专业、细致的育儿技巧,强调父母应该将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贯穿在养育孩子的全过程中。
作者简介:
本杰明·斯波克这位跨世纪育儿经典的创造者不仅是20世纪一位世界上最可信和最受爱戴的"父母指南"大师,而且还是一位活跃于20世纪的著名政治活 动家。他引发了现代育儿教育的革命,积极投身于反武器竞赛和反越战的行列,他还是奥运会金牌获得者。他的多彩斑斓的事业和生活经历,使人们不仅从他的育儿 理念中受益,而且吸引人们去了解他在育儿教育以外的方面。
斯波克博士诞生于世纪之交的纽黑文,那是一个点煤油灯和用马车运输的时代,幼 年曾就读于父母开办的户外"新鲜空气学校",在这里,他的父母进行着当时被认为是离奇的教育实验。作为家中的长子,本杰明带着腼腆进入了被认为不会有多大 出息的青春期,直到1924年随耶鲁大学赛艇队取得奥林匹克运动会金牌,他才开始增强对自己能力的信心。
进入医学院后,斯波克成为第一 位接受儿科和精神病学训练的学者,在病人缺少的情况下,一位具有企业家眼光的编辑慧眼识珠,鼓励这位年轻医生写一本书:"它不一定非常好,我们只能付你 1/4的稿费!"真是天赐良机,斯波克提出了一个革命性的概念:孩子的健康不仅仅包括是否会出水痘,家庭生活模式在其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
影响空前绝后的《斯波克育儿经》于1946年出版,首印的1万册一面世就被抢购一空,从此开创了斯波克育儿的新时代。
1998年斯波克博士完成《斯波克育儿经》的最新版后,于1999年3月安然告别了一代代接受他教育的父母和子女,《斯波克育儿经》中文版成为他留给世界的绝版。
第七版序言:
自1990年以来,美国社会面临着空前的压力。通常,家庭压力的上升体现在如下几方面:我们的社会是极端的竞争和过分地唯物的社会;很多工作的父母 感觉在他们的工作中少了安全感和快乐感,他们所依赖的好日子变得越来越难于找到;精神和道德方面的追求比过去减少;长期大家庭和社团组织的传统支撑正在瓦 解;以及人口数量的增长,导致了环境和国际关系的恶化。所有这些问题和其他一些问题都将在后记中的"给孩子们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一节中进行更充分的讨论。
面对这些压力,并要推进社会走向更稳定,有两点变化是必须坚信的。首先一点是:我们的孩子们更加互不相同,有更多的积极理想。孩子们激起了超越他们 自己需求的更强的价值观--协作、慈爱、诚实正直、对多样性的宽容--以便长大后去帮助别人,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人类带入一个无忧无虑的世界。有了 这样的价值观,生活将更为充实,比之谋求一个高薪职位或获得一辆豪华汽车的浅薄发迹,更令人自豪!
第二点变化是,我们必须将我们的政府从受大财团利益驱使的状态转变为关心每个个人、注意环境、关注世界和平,因为那些大财团的目标仅仅是追求最大的利润。我们必须更具有政治上的号召能力,以使我们的政府转变成为全体公民的需求而服务的政府。
虽然我曾经在宽松度方面受到指责,但是,我不认为我自己对所有问题都能够放任自由,并且,所有使用本书的人,在和我说起这个问题时也都有同感。也有人打电话给我,让我承认允许一切行为,可见,他们并没有阅读本书,也不会使用本书。
……
在这里,我要声明,这并非本书所说的"随时满意"的意思。记得每当家长们问及如何使孩子们尊重他们自己、使孩子变得坚定、理清领导关系,以及问及如 何培养孩子的协作精神和礼貌待人的时候,我总是告诫父母们:要尊重他们自己的孩子。这就是我关于使宝宝和孩子们"随时满意"建议的本质 。
目录:
第一篇 父母篇
要自信
父母也是普通人
生儿育女的目的是什么
父母为什么对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情感
父母是否必须平等地爱所有的孩子
父亲要当好监护人
优质时间
特定时间
当心宠坏了孩子
分娩后的夫妻生活
父母也是孩子好的伙伴
第二篇 儿童篇
儿童的成长发育
儿童的发育模式和动因
第三篇 产前篇
回家以后的安排
用具和衣物
第四篇 新生儿护理篇
第五篇 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
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指南
母乳喂养
人工喂养
第六篇 1周岁的饮食
第七篇 周岁婴幼儿的护理
幼儿最初几个星期的哭闹
父母能把孩子宠坏么
尽管让孩子哭
怕生
发育成长
胎记和其他皮肤状况
第八篇 1周岁的幼儿
第九篇 2周岁的幼儿
第十篇 3岁至6岁的孩子
第十一篇 6至11岁的儿童
第十二篇 青春发育期
第十三篇 养育一个身体健康的孩子
第十四篇 培养精神健康的儿童
第十五篇 一些常见的行为问题
第十六篇 儿童成长发育中的常见问题
第十七篇 发育缺陷
第十八篇 上学及学习问题
第十九篇 日托、保姆及户外问题
第二十篇 新的问题:为21世纪作准备
第二十一篇 不同的家庭群体
第二十二篇 家庭压力与危机
第二十三篇 医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