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亲子沟通技巧(一)转

13年前 [01-03 18:24 周一]
 

亲子沟通技巧(一)

课程背景、基本理念、亲子沟通的目的及课程思维导图

主讲人:孙岫

 

今年夏天,我参加了一个心理咨询师督导培训。因为我当时已经在“中华家庭教育网”开始学习家庭教育指导师课程,所以,在培训班开出的众多课程中选修了“亲子沟通技巧”。这门为期三天的课程,主讲人是南京大学科技园南博科学教育研究所教育督导郭瑞立教授,他的出版著作有《中国家庭成功教育》、《亲子沟通的技巧》、《超级学习法》、《超级学习法训练教程》、《超级记忆法》等。

郭瑞立教授在交代这门课程的背景时,重点解释了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博士。我想,我们做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人,应该对托马斯·戈登博士和他“戈登方法”有所了解——

托马斯·戈登博士,美国执业心理学家,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的学生。曾担任加州心理学会会长、美国白宫儿童顾问等职。戈登博士以其创建的“戈登方法”而闻名全球,这一方法起初用于改善父母与孩子间的关系,后发展为一种改善所有人际关系的通用模式。

戈登博士花费了近50年时间,为父母、老师和领导者传授如何建立有效关系的模式,其模式建立于一种信念基础之上,即强制力会破坏良好的人际关系。他开始探求一种替代方法,帮助人们更好地交流并解决家庭、学校和工作中的冲突。
   “戈登方法”包括“积极倾听”、“我信息”和“没有输家”等人际冲突的解决办法。戈登博士于上世纪50年代为一些商业组织做顾问时运用这些方法。1962年,他开发了“父母效能训练”(P.E.T.)课程,第一次P.E.T.课程由他亲自在美国加州帕萨迪纳市的一家咖啡馆给14位父母讲授。事实证明,这一课程非常受欢迎,于是戈登博士开始训练讲师,让他们在社区讲授课程。在接下来的几年内,这一课程遍及美国50个州,引发了一场全美范围的父母效能训练运动,接着“父母效能训练”被引入日本、韩国,1998年盛行于东南亚、中国台湾,2004年开始进入中国。现在,这一侧重于改善人际关系、造福人类的父母训练运动已波及全球,每年接受训练的父母超过 500万人,他们将所学到的方法和技巧应用于亲子教育与日常生活后效果显著,生活和事业明显改善。

1970年,戈登博士写作《父母效能训练手册》(P.E.T.)一书,据统计,这本书以33种语言在全球出版,英文版销量高达500多万册。值得注意的是,1963年戈登博士这套父母沟通训练刚起步时,主要目标是针对“问题家庭”的父母,当时的美国政府将它用于针对少年犯父母必修的一门课程,用此方法加强对父母的教育,强化少年问题的预防功能,并发展出一套简单、实用的沟通模式。后来发现这套方法对改善普通家庭关系也非常适用,并能很有效地预防青少年问题、夫妻离异、家庭不和,“少年问题白宫会议”将这套方法肯定为“防止家庭崩溃的新模式”而向全国父母推荐,成为美国父母学校的基础课程。20世纪90年代成为美国教师上岗的必修课。

为了对戈登博士给人际关系改善所做的贡献,戈登博士于199719981999年三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2000年,美国心理协会与加利福尼亚心理协会授予他“终身成就奖”。

戈登国际培训公司1974年成立,长期致力于帮助人们正确处理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人际关系,传授最有效的、最基本的沟通技巧和解决冲突的方法。如今戈登培训公司已成为一家全球闻名的培训机构,目前在国内已有指定的授权培训机构。

让我们回到主题。

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郭瑞立教授的“亲子沟通技巧”的基本理念:

1.每个孩子都听父母的话,关键是父母怎样说;每个孩子都愿意接受父母的教育,关键是怎样教育。

2.在内心深处,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行为得到父母的认可;能让父母高兴是每个孩子内心深处最大的愿望。

3.在每一个当下,父母都是在用他所掌握的最好的方式与孩子沟通。没有哪一位父母会存心伤害孩子。

4.父母与孩子沟通是在教孩子的沟通的方式。

5.父母对孩子的爱,不是以父母付出的多少来衡量,而是以孩子的感受来衡量。

6.每一个做父母的人都渴望用更好的方式与孩子沟通。

7.亲子之间有冲突,孩子反抗的并不是父母本身,而是父母的教育方法。

8、人生的真相是,我们每一人都可能会遇到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依然可以活的很好,我们需要做的是学习与问题相处。

9,越是强迫孩子改变,孩子越是抗拒;哪怕是正确的命令,孩子都会拒绝执行。

10、每当父母利用权利和权威强迫孩子做事,他们就剥夺了孩子学习自律能力和自我负责任的一次机会。

12.父母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才能更好地与孩子沟通。

13.接纳就是尊重,孩子因尊重而改变。

14.只有在关系和谐的状态下,父母才有对孩子实行教育的可能。

 

第二,亲子沟通的目的:一是化解冲突,二是维持和谐。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所有冲突可以概括为三类:第一,行为冲突;第二,需求冲突;第三,价值观冲突。当冲突发生时,父母常用的解决方式大多是无效的,其结果是亲子之间的隔阂日渐加深。当然,亲子之间不仅仅是只有冲突,也有双方都感觉愉快的和谐相处。这个课程所研究的方法,就是如何预防冲突的发生,维持和谐的关系,发挥父母的教育职能,让孩子的心灵健康成长——这是一套系统、实用的沟通技巧,适应于每个年龄阶段的父母。

为了清晰地了解课程内容,我给大家展示课程的思维导图——

课程有四大块内容

一、行为冲突

1、行为的界定

⑴行为定义:行为一定是具体的,能看得见,听得到的。比如说,这有一台摄像机,有一台录音机,凡是能够拍下来的,凡是能够录下音来的,都是行为。

——说明:“行为”与“行为评价”是有必要辨别的。

行为划分

可接受的:所有可能带给你幸福的、平和的等正面的情绪行为。

不可接受的:所有带给你生气、烦恼、愤怒、担忧、压力等负面情绪的行为。(虽然父母对孩子的某些行为能够接受,但是在心里同时会产生一些不愉快的感受,这样的行为同样应该列为“不可接受行为”。)

——说明:在这个课程里,孩子的行为只可以用“可接受”和“不可接受”来表达,不用“好”与“坏”或“对”与“错”来区分。

⑶行为目的:

孩子的四个行为目的(12岁以下)——获得注意,争取权力,报复,自暴自弃

2、问题归属

“行为冲突”这部分要关注的第二个内容是“问题归属”。

这里所说的“问题”有一个特定的判断标准:谁的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谁有不舒服的感觉、有情绪、有困扰,说明谁有问题——不是指谁做错了什么。

    父母和孩子相处可以有四种状况

孩子有问题

父母有问题

双方都没有问题

双方都有问题(包括两种情况:孩子问题引发父母问题,父母问题引发孩子问题。)

二、需求冲突

需求冲突的特征:亲子之间的冲突既不是孩子个人的问题,也不单纯是父母本身的问题,而是父母与孩子双方的问题,既问题主权归亲子双方所共有,也就是问题双方都进入问题区。

解决方式:输赢式、双赢式

输赢式——第一、权威式:父母动用自己的权威,强迫孩子服从,结果好像父母赢了,孩子输了,其实不然;第二:纵容式:父母怕得罪孩子,怕引起冲突,一味的迁就孩子,满足孩子,随他去吧!结果是孩子赢了;第三:摇摆式,就是在权威法与纵容法两者之间反复不定。

与输赢式相对的是双赢式,有六大步骤(后面将具体介绍)。

 

三、价值观冲突

价值观可以是态度、行为或是信仰等。大孩子与父母之间更容易产生价值观冲突。

解决的方法:

父母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孩子

父母改变自己

接受现实

 

四、维持和谐

1、肯定性我信息:当孩子的行为表现得让父母能够接受时,父母向孩子表达肯定情绪——欣赏、高兴、感激、放松、幸福等。

2.预防性我信息:预先清楚地告诉孩子,父母要做的事和要求,用来预防不可接受行为的发生。

3.表白性我信息:亲子双方都没有问题时,大家和睦相处,在这种状态下,父母可以表达、分享自己的想法、感受、态度、信念、价值观等。

这幅思维导图是郭教授在讲课的时候随着课程展开的进度,一点一点画在一整张大纸上的。在课程的每一个章节、每一个层次展开之前和结束之后,都要回到这幅思维导图展示的相应位置,力求课程内容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逐步明晰的图式。

 

一、行为冲突

1、行为的界定

⑴行为定义:行为一定是具体的,能看得见,听得到的。比如说,这有一台摄像机,有一台录音机,凡是能够拍下来的,凡是能够录下音来的,都是行为。

——说明:“行为”与“行为评价”是有必要辨别的。

举例:

“我的孩子好动,想让他安静一会儿很难。”

“我女儿就喜欢看电视,放学到家从来不先做作业。”

“丁丁很任性,总和我作对。”

“小亮太淘气,常常和小朋友打架。”

——这些都是“行为评价”,不是“行为”。

行为划分

可接受的:所有可能带给你幸福的、平和的等正面的情绪行为。

不可接受的:所有带给你生气、烦恼、愤怒、担忧、压力等负面情绪的行为。(虽然父母对孩子的某些行为能够接受,但是在心里同时会产生一些不愉快的感受,这样的行为同样应该列为“不可接受行为”。)

——说明:在这个课程里,孩子的行为只可以用“可接受”和“不可接受”来表达,不用“好”与“坏”或“对”与“错”来区分。

⑶影响行为接受状况的因素:

A、对象的变化——

不同对象,父母的接纳程度不同(15岁的男孩骑自行车  10岁的女儿骑自行车);

年龄不同,父母的接纳程度不同(1岁的孩子尿床  5岁的孩子尿床   3岁的孩子看动画片  18岁的青年看动画片)

性别不同,父母的接纳程度不同(女孩玩布娃娃男孩玩枪  反过来……)

B、环境的变化——在院子里踢球  在客厅里踢球

C、时间的变化——晚饭后看电视  半夜看电视

D、父母的心理状况——开心的时候   烦躁的时候

▲几点提示:

▲孩子的可接受行为多一些自然好,但是,完全接受就可能成为纵容。

▲对不同孩子的相同行为,接受程度不必强求一致,因为孩子的状况不同,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接受他的行为。如18岁的大男孩看动画片,可能是因为他学习压力太大,正好需要放松一下。

▲父母态度前后矛盾是正常现象。因为父母的心情、状况也有不一样的时候,对孩子相同行为的接受程度不一致是无法避免的。如孩子吵闹,在父母闲暇的时候是可接受的,父母有要紧的事情或者很疲劳需要休息,就不可接受了。

▲父母没有必要毫无例外地接受不同环境的相同行为。孩子在不同环境的相同行为,对父母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孩子在客厅里玩球,有可能打坏桌子上的茶壶,把刚刚洗干净的沙发弄脏。

▲父母双方的态度不会永远一致,由于父母双方各自的背景不同,对孩子的某一行为的看法无法永远保持一致。最好的办法是真诚地站在自己的立场上面对孩子。

⑷行为目的:

孩子的任何行为背后都有他的目的,就是满足心理需求。阿尔佛雷德·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认为:一个人较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就是“社会兴趣”。社会兴趣的满足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是感受到自己受到团体其他成员的尊重和接纳;第二是自己对这个团体有所贡献,能力有所发挥。

孩子会尝试通过各种行为来满足自己的“社会兴趣”,并将能为自己带来最好结果的行为保留下来,而放弃其他无效行为;这种被保留下来的行为经过反复使用,发展成为单一的清楚的行为模式。比如有的孩子做作业时乱动,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吃东西。他的行为不断吸引着父母关注的目光,进而被保留固定下来。可以说:孩子做作业不专心、乱动,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创造的结果。

孩子是用父母可接受的行为来满足自己需求的,他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他会变换自己的目的,行为也会相应改变。

12岁以下孩子的四个行为目的——获得注意,争取权力,报复,自暴自弃。(12岁以上的孩子行为目的:追求兴奋与刺激,追求同辈接纳,追求优越感。)

获得注意——孩子的许多不可接受行为都是为了要获得注意。父母平时给孩子较多关注,孩子就会少用不可接受行为来引起父母的注意。

争取权力——在争取权力的战争中,孩子一般不一定是要赢,他只是要逼迫父母参加这场战争。父母强迫孩子去做一些他们不愿做的事情时,或者,父母设法制止孩子因为想要获得注意而产生的行为偏差时,战争就爆发了。一旦战争爆发,孩子就已经赢了!

报复——通常是由于权力竞争愈演愈烈的结果,孩子会逐渐感到被排斥、被拒绝以及不被他人所爱,也无法在权力上压过父母,那么,这个沮丧的孩子会认为,只有用报复的方法伤害别人,并且让自己被别人仇视,才能显出自己的重要性。(如有些父母抱怨:孩子就是存心要气我!)

自暴自弃——当孩子感受到非常沮丧的时候,他会彻底放弃,因为他想反正怎么努力也是没有用的,于是,他就会放弃一切有建设性的尝试,转而用“我没有办法”、“我无能为力”、“我天生就不行”来保护自己,使别人对他不再存有任何期望,他借此来逃避责任免除惩罚!

验证孩子行为目的

1、验证“获得注意”

“你是不是觉得没有人注意你?”

“你是不是觉得爸爸妈妈不爱你?”

“你是不是觉得你在做功课的时候,需要有人陪你?”

2、验证“争取权力”

“你是不是觉得自己要做一些事情,最好别人少管你?”

“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可以做这个决定?”

3、验证“报复”

“你是不是觉得受了伤害?”

“你是不是觉得这么做心里会舒服、会快乐?”

4、验证“自暴自弃”

“你是不是想放弃一些东西?”

“你是不是觉得没有办法帮助自己?”

▲引导正向行为的做法:

▲邀请孩子做一些家庭事务,提供孩子为家庭有所贡献的机会,让孩子尽到一个家庭成员的责任,让孩子的能力有所发挥。所有东西都没有孩子的归属感得到满足和他们未来的成长来得重要!

▲对被自己认可、欣赏的行为及时表达感激之情,让孩子感到被尊重和接纳。

▲相信孩子,鼓励孩子自己做决定,让孩子经验正反两面的结果。

 

诗人马迪金写给父母的一封信《如果您能记住》道出了孩子们内心深处的话——

如果您能记住,您走一大步,我要走三步才能赶上;

如果您能理解,我观察世界的眼睛比您矮了三英尺;

如果您能在我乐意的时候让我自己试试,而不是把我推到前面或挡在后面;

如果您能满怀爱心地感受我的人生,不剥夺我自我决定的需要;那么我将长大,学习,改变。

 

如果您能记住,我需要时间获得您已有的生活经验;

如果您能理解,我只讲述那些相对我的成熟程度来说有意义的事情;

如果你能在我可以的时候,让我独自迈出一步,而不是把我猛推出去或拉回来;

如果您能用您的希望感受我的生活,而不破坏我对现实的感觉;

那么我将长大,学习和改变。

 

如果您能记住,我象您一样。失败后再试需要勇气;

如果您能理解,我必须自己弄清我是谁;

如果您在我想要的时候让我自己寻找自己的路,而不是为我选择您认为我该在走的路;

如果您能用您的爱感受我的人生,而不破坏我自由呼吸的空间;

那么我将长大,学习和改变。

 

——董进宇博士说,在他的每一期家长培训课程结束的时候,他都会要求每个人把这首诗背下来,要求大家能讲出诗歌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2、问题归属

“行为冲突”这部分要关注的第二个内容是“问题归属”。

这里所说的“问题”有一个特定的判断标准:谁的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谁有不舒服的感觉、有情绪、有困扰,说明谁有问题——不是指谁做错了什么。

问题的来源:

孩子的问题;

父母的问题;

孩子问题导致父母问题;

父母问题导致孩子问题。

亲子之间问题归属的状态

父母和孩子相处可以有四种状况

父母有问题——孩子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但是他的行为干扰到了父母,父母的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有不舒服的感觉、有情绪、有困扰,如烦恼、生气、焦躁不安等情绪。

孩子有问题——孩子的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有不舒服的感觉、有情绪、有困扰,如烦恼、沮丧、焦虑等情绪。

双方都没有问题——孩子的内在需求得到了满足,他的行为也没有干扰到父母,同时,父母的内在需求也得到了满足,双方都没有困惑,都没有不舒服的感觉。

双方都有问题——双方的内在需求都没有得到满足,都有不舒服的感觉、都有困扰。

做练习

判断问题来源

1、孩子在房间的墙上涂鸦;

2、孩子看电视忘记写作业;

3、孩子一边写作业一边玩,很晚才睡;

4、孩子在房间放音乐声音太响,父母说话听不见;

5、孩子在学校比赛中没有得奖;

6、孩子想参加同学聚会,又想按时完成作业。

 

尝试写出问题来源:

孩子的问题;

父母的问题;

孩子问题导致父母问题;

父母问题导致孩子问题。

提示——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心理需求,就是对责任感的需求。当孩子有问题的时候,父母有协助的责任——协助孩子承担自行解决问题的责任;而不是把孩子的问题揽过来,代替孩子解决问题,把解决孩子的问题当成父母的责任。

▲父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以为这就是对孩子的爱,其实这是父母在满足自己的需求。本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有一条:“父母对孩子的爱,不是以父母付出的多少来衡量,而是以孩子的感受来衡量。”

在这里,郭教授介绍了萨提亚(美国家庭治疗专家,她建立的心理治疗方法,最大特点是着重提高个人的自尊、改善沟通及帮助人活得更“人性化”,而不只求消除 “症状”。)“爱的五种语言”,指出爱不是“给己所要”,而是“投其所好”,给予爱,同时要努力发现对方感受被爱的方式。

爱的五种语言——

身体的接触(握手、拥抱、依偎、抚摸等)

肯定的言语(正向的肯定,哪怕你有完全不同的意见)

精心的共处(那一刻感觉世界只有对方)

珍贵的礼物(“珍贵”不等于“昂贵”)

服务的行动(为对方提供TA喜欢的实质性的服务)

▲当父母有问题时,应先看清问题的真相,再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而不能简单把问题转嫁给孩子,把孩子推进问题区。而父母和孩子都在“问题区”的时候,父母必须先解决自己的问题。

来源:http://zhjtjyw.com.cn/kcms/blog/vblog?u_id=513&b_id=173003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