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例:
主日学班上的一位男同学周日发高烧了, 就在我们要全体唱诗歌时,其中一位老师对这位发烧的男同学说:“请某某同学领唱一下。”
这位男同学说:“老师,我不能唱,我发高烧呢。”这位老师说:“发高烧也要唱。”其他几位老师也跟着劝告,男同学无动于衷。
我看着他对所有人说:“某某同学今天发高烧还能坚持过来上课,他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我话音刚落,这位男同学开始领唱了。
分析:
为什么老师命令他、劝告他,他都不肯唱,而我说了一句和让他领唱无关的话,他就唱了呢?其实,这位男同学不是不想领唱,而是通过拒绝的方式告诉大家发高烧这件事。他今天身体不好,其实很想引起大家的关注,希望老师和同学都来关心他,他利用这次机会把生病这件事说了出来。其实他并不是真得拒绝领唱,而真正的目的是告诉大家:我病了,请关注我。
我没有像其他老师一样命令或劝告,而是看到他行为背后的意图,用表扬他的方式来满足他期望关注的需求。通过让大家都向他学习的表扬方式,让他觉得自己很优秀,更要给大家起到榜样的作用,老师让领唱怎么能够不唱呢?我发现他的主动性大大提高了,不仅唱得很卖劲,而且整堂课都很积极。
一句话满足了他的两种需求:关注和表扬,比起长篇大论讲道理或让他被动执行命令更能打动孩子的心。
启示:
当孩子不听从道理或者和你唱反调的时候,你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吗?当你的方式行不通的时候,请认真思考下孩子的真正意图,然后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去沟通吧,一定会达到你意想不到的果效。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