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输在起跑线,就要不断培优,即使心如刀绞,也要狠下心来!”近日,武汉一位妈妈发出了名为《女儿小升初,我被逼成“变态娘”》的帖子,控诉“变态的培优市场”和不公平的升学门槛,引来众多家长共鸣。
家长押着孩子去培优,是攀比还是无奈?培优的路上,家长和孩子要经历怎样的痛苦?明知痛苦,为何还要不停地互相“折磨”?昨天,本报对话发帖者熊女士。
【8000多人获得考试资格,最后只收300多个。当初心软了,放弃奥数培优,现在因此考不上,我们当然后悔,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京华时报:你在什么情况下决定发这个帖子?
熊女士:发帖子时,武汉一些学校自己组织的小升初考试还没有开始,但周围有很多家长就开始给孩子报小升初的衔接班了,物理、数学、语文、英语,样样都要学。看人家报了那么多,我心里着急了,就和孩子爸爸商量。
我问想想(女儿)她爸,现在有的孩子不去上课,直接在外面报培优班,还有好多人开始邮寄孩子的奖励证书等,四处联系好的初中,我们是否也报一个培优班,他坚决反对,说我“很变态”。女儿小升初,我被逼成了“变态娘”,有感而发,我就发了这个帖子。
京华时报:你自己觉得“变态”吗?为什么不放弃培优?
熊女士:我是觉得很纠结,一方面想让孩子小学毕业过一个愉快的假期,一方面又怕孩子成绩落后,很矛盾。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看到她参加培优很痛苦,我也很心疼,但不能因为要快乐的童年,就放弃美好的未来啊!
孩子三年级时,我看到,她奥数学不懂,性格很快就从开朗、活泼变得内向、压抑。我选择了放弃,但在小升初考某一所好学校时,她没选上,而差就差在奥数上,我现在很后悔。
京华时报:你所说的这家好学校,考上需要什么条件?
熊女士:首先报名参加考试就有条件限制,必须符合三项条件中的一项:四五六年级获得过区以上三好学生或优秀少先队员;四五六年级得过市级以上奖励;在国外生活过一年。这个所谓的市级以上奖励,其实就是看有没有获得过奥数、英语竞赛的奖励证书。
今年,全武汉报这所学校的孩子很多,获得考试资格的有8000多名,最后却只收300多名。150分 的满分,要考109分才能录取。我女儿因为获得过英语竞赛的奖励,才得到了考试资格。当初心软了,放弃奥数培优,现在因此考不上,我们当然后悔。现实就是 这么残酷,不培优,就进不了好初中,她在奥数方面没天分,如果我是她,也不愿意培优,但真的没办法。
【花在培优上的钱,一个孩子一个月至少要1000多。我看到,有一个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宁肯吃剩菜剩饭,也要报一周六节培优班】
京华时报:因为不想去上培训班,孩子跟你斗过气吗?
熊女士:孩子很听话,但她确实不想去奥数培优。她三年级的时候,我和老公给她讲奥数题,讲了很多遍她都不懂,我们一生气就骂她“怎么这么笨!”她很沮丧,也常常说“我为什么这么笨呢?”
我们大人把压力放在她身上,她就产生了压抑心理,很长时间不愿意跟我说话。有一次,我发完火出门了, 她很委屈,又自责,到自己的房间关起门来哭了几个小时,使劲打枕头发泄。这是她后来才告诉我的。看到女儿这么痛苦,我就更矛盾,花大把大把的钱,却让孩子 去受折磨,到底值不值得。
京华时报:你一个月花在孩子培优上的钱有多少?
熊女士:花在培优上的钱,一个孩子一个月至少要1000多,大多数家庭都不会少于这个数。就像我帖子中所说的,有时候自己舍不得花钱,却舍得大把大把地把钱送给培优机构。为了顺利送出这笔钱,还需要对教育信息特别灵敏,要四处打听培优机构哪个好哪个坏。
京华时报:据你了解,别人家的孩子情况怎么样?
熊女士:我知道的家庭,家长节衣缩食,却给孩子花很多钱报各种培训班,太多太多了。多数报的班比我女儿多。
在培优班上,我看到一个男孩儿,除了正常上课外,一周要上六节培优课。他的花费自然就更多,但他家里 条件不好,男孩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瘫痪了,全靠他妈妈一个人撑起整个家庭。妈妈一个月只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只买几十块钱一件的衣服,但他们越发舍得在 这方面花钱。培优班下课后,我去接孩子在外面吃饭,常常看到他吃妈妈送去的剩菜剩饭,吃了后又继续上课。
京华时报:帖子发出后,有很多人赞同你的观点,但也有人质疑说,孩子培优是家长攀比心理的体现,你完全可以选择不培优。
熊女士:我想,大家关注我,是因为我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家长们的心里都很矛盾,认为被现实逼成了“变态娘”“变态爹”。
我不觉得,这是家长的攀比心理在作祟。我可以放弃培优,但小升初的门槛和障碍就在那儿,之后还有初中 升高中,高中升大学,无论哪一次升级,都有很高的门槛,这是现实。如果不培优也有好学校上,我为什么要变态到让孩子去受折磨?既然只有部分人能上好学校, 就必然会产生白热化的竞争。
【减负让学校的教育大纲变得容易了,但升学的门槛没有变,导致原来的校内竞争变成了校园外的竞争。大多数家长现在的想法是,宁愿教委恢复统一的小升初考试,考校园内学的东西,这样反而会让孩子轻松一些】
京华时报:现在社会上都在谈“减负”,如果大家都转变观念,都不培优,回到平等的竞争环境,不是挺好吗?
熊女士:问题是目前“人多饭少”,需要上学的孩子多,好初中却只有那么几个。如果大家上的初中,教育资源大体上是均等的,就不会这样。大家也没必要非往“好”的挤。
现在的情况是,教委取消了小升初的统一考试,结果各个学校自己组织考试,考的试题一个比一个难,很多学校以奥数、英语竞赛的奖励证书为门槛,所以催生出很多培优班,孩子不但没能“减负”,反而“加负”。
京华时报:“减负”的初衷应该说是好的,你怎么看待“减负”政策的效果?
熊女士:取消小升初考试,我也认为初衷是好的,这是为了实现九年义务教育,让孩子们都有初中可上。而政策落实的效果,让我们这些家长觉得“减负”变成了一个假大空的口号。
减负,是让学校的教育大纲变得容易了,但升学的门槛没有变,导致原来的校内竞争变成了校园外的竞争。 减负只减了学校负担,却增加了孩子和家长的负担。我想,大多数家长现在的想法是,宁愿恢复统一的小升初考试,考校园内学的东西,各学校根据分数录取学生, 这样反而让孩子轻松一些,也更公平。
既然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部门就应该正视现实,考虑“减负”政策如何真正落实,否则就是在画一个“空饼子”。
京华时报:作为一名普通家长,你希望教育如何改革?
熊女士:把我们逼成“变态娘”“变态爹”的,我认为深层次的原因是教育体制问题,我们的社会福利还不足够,人们生活的安全感有些不足。如果现在不培优,孩子成绩不用那么拔尖,今后大家依然都有饭吃,那大家就不用去挤这个独木桥。
现在的社会现实情况是,普通家庭的孩子如果成绩不好,上不了好的中学,就考不上好大学,以后就找不到 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也许连病都看不起,想到这些,你还敢不狠心让孩子去培优吗?前方只有那么一点火光,大家怎能不赶着往那跑?当然,体制不是一年两年 就能改的,作为一名家长,我现在只希望教育部门能有所行动,真正为孩子们“减负”。
-人物
-关键词
“变态娘”发帖控诉培优市场
6月9日,湖北武汉一位昵称为“大熊猫”的妈妈在家长100教育论坛上发帖称“女儿小升初,我被逼成‘变态娘’”。
帖子中,她称,她的女儿今年12岁,面临小升初,在女儿的教育问题上,她历数自己的“变态”行为:舍 不得吃舍不得穿,却舍得把大把的钞票送给培训机构;孩子上学家长工作、孩子培优家长作陪,节假日不属于孩子也不属于家长;眼睛盯着考试成绩,耳朵听的是各 路小道消息,鼻子还要灵敏地嗅出暗流涌动的培优市场上孰优孰劣……
帖子末尾,这位妈妈控诉道,畸形的竞争产生了可怜的孩子和家长,并追问“何时才能恢复教育的本来面目”。
录入 陈应俊
http://www.chinanews.com/edu/2011/07-26/3208624.shtml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