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常见的几个问题及其对策”之我见
王爱灵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家长们:
大家好!今天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家长一起交流 “初中生常见的几个问题及对策”。
目前,咱们的孩子都已升入初中,为了使孩子能在初中阶段有个好的开端,尽早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让孩子顺利度过初中阶段,所以我今天结合自己20多年的教学经验给大家交流一下《初中生常见的几个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 如何做好中小学衔接?
初中阶段是人生的重要基础阶段,是孩子生理、心理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初中四年,孩子将告别少年期进入青年期。而初一是小学和初中的衔接期,是孩子人生的“紧要处”,能否顺利度过,关系到孩子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初一学生正处在半成熟半幼稚、由不自觉向自觉过渡的时期,升入高一级学校,处在新的环境中,接触新的老师,同学,孩子都有不少美好的愿望,这时,帮助孩子建立一个好的开始很重要。家长可以在初中老师的指导下,做一些铺垫,了解初中新开科目的学习常规及预习要求,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其学习兴趣,逐步养成一系列好习惯,端正学习态度;孩子从一个熟悉的环境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环境,家长应注意教育孩子缩短心理适应期,尽快融入新环境。
为此,父母首先要做到:
1.把初中当成一个新的转折点,把孩子当成好孩子来看待。
举几个案例:
案例1.上高中时我班有一个学生学习属中下等,他的同桌学习非常好,有一次语文考试他抄了同桌的试卷,因为他的字比同桌写的漂亮,结果考分比同桌还高,恰巧刚换了语文老师,不了解情况,对这位同学大加赞赏,这位同学怕露馅,后来学习真的很发奋努力,语文成绩直线上升最后高考考上了上海同济大学。如果不是这位老师把他当成好学生看待,估计他很难考上这么好的大学。
案例2.有一个全国通缉的十恶不赦的犯人,躲在火车上的厕所旁。厕所门坏了,有一个女孩儿,要上厕所,就对那个犯人说:“叔叔,麻烦您给我看会儿厕所门好吗?”这个人一听非常高兴,感到我这么坏的人竟还有人相信我,就非常痛快地答应了这个女孩,并坚守着厕所的门。
案例3.在西安有个胡同经常发生抢劫案,有一个护士值夜班回家,走在胡同里感觉有人在追她。她觉得追她的一定是抢劫犯,就心生一计,干脆不走了,说:“大哥,听说这个胡同挺乱的,我害怕,您能送我回家吗?”那个人本来想抢劫她,一看人家这么相信自己是好人,就答应她并平安把她送回家。
案例4.有个人听见敲门声赶快开门,发现敲门的人手里拿着一把刀,随机灵机一动说啊你是推销刀的,正好家里的刀坏了卖给我吧,拿刀的人还真的把刀卖给了那家人。
案例5.最近,《举案说法》曾报道了一个“一张烂嘴”的故事。想必在座的各位也有看到的。说的是一位村民因孩子住院,去医院送治病的1万元钱。由于骑摩托车走得急,结果把钱包甩掉了。同村的一位邻居捡了之后,喊他没听见,两口子就去他家送钱。去了几次都没人。第二天又去送钱时,在门口听见那位村民的老婆大声骂,说捡他钱的人不要脸,断子绝孙……骂的特别难听,捡钱的人特别生气,索性不给了。捡钱的本来是好人,被人家当坏人看,最后真成了坏人。而中间三个事例本来是坏人,你把他当成好人,真的就做了好事。因此,你若想因此我们平时要把孩子当作好孩子来看待。
我09年接了一个初一新生班。入学没几天。我就给每个学生发个短信。内容如下:听说你是很优秀的孩子,遵守纪律,值日认真,上课专心听讲,作业书写认真,品德很好,是个懂事儿有礼貌的好孩子。把他们夸得象花儿一样美。他们就问妈妈:“妈,我有那么好吗?”有的家长就对孩子说:“既然老师这么夸你,你就按老师写的做吧。不要让老师失望啊!你可要在新班级给老师留个好印象!”所以,军训完毕一上课,我班学生就比较听话,班级纪律很好,而且专心听讲,作业书写认真,然后每周末都发短信及时进行表扬。同时我又召开家长会让家长配合,要大胆的夸孩子,尤其是在亲朋好友及同学面前夸,哪方面不足你就夸她哪方面有长进。有个孩子在小学时上课不太专心听讲,作业书写潦草,他妈妈经常唠叨他,结果越说越强化这个方面,使他更加不专心听,作业更潦草,后来我进入初中后我就让他妈改变一种办法,该埋怨为夸奖:“我的孩子升入初中后更懂事了,像变个人似的,上课比以前专心听讲了,作业书写也越来越认真了,也遵守纪律了,老师经常表扬他呢。”这么一说这个孩子真的上课比以前专心听讲了,作业书写也比以前认真了,以前在学很一般的同学有的都成了拔尖生,这恐怕与刚进入初中时夸她是好孩子有关。以前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现在倡导“成功塑造成功”。所以要把每个孩子都看成好孩子。想让他成为什么样子的孩子,就夸他是什么孩子。他就会朝着你夸的方向发展。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目前,我班已升入初三,各科成绩在年级一直遥遥领先。,前几天开运动会我班在全校36个班中获得年级总分第一名。
2.要告诉孩子教你的老师都是学校里特别棒的老师,要讲老师的优点及如何如何辛苦?让孩子特别佩服他的老师,只有这样他才能尊其师信其道,一定不要在孩子目前挑老师的毛病,否则孩子会瞧不起这个老师,不认真听老师讲课,时间一长成绩就会拉下来。最终害得你的孩子。
3.表扬鼓励,会让孩子对学习更感兴趣。
比如:有位老师给学生上书法课。批改作业时他曾用过两种方法。先前用的是办法,学生们越来越不爱练毛笔字了。改变做法后,学生越来越爱练毛笔字了。而且班上不少学生参加书法比赛,还得了奖。有几位同事就像他请教奥秘,他说,“其实方法很简单:第一种方法是在学生的作业本上用红笔吧所有写的不好字都大大地圈上,第二种用红笔把所有写得好的字都大大地圈上。”第一种学生看到后觉得这么多字写的不好,很泄气,没信心了。第二种学生看到自己这么多字写得好,有了信心,越写越有劲了,进步也越来越大了。
听到这个故事后,我也改变了。以前总是吧写错了的打“×”,对的不打,现在只打对的,错的什么都不写。结果学生的正确率也越来越高了,错误还会自己改正。作业本上也没了“×”字。
所以家长们对孩子的优点要用放大镜去看。对缺点不要放大。从反面去鼓励他。把挑缺点改为找优点,用欣赏的心态去找优点,这样孩子会越来越有信心,对学习也就越来越感兴趣。
比如在一张白纸上有一个黑点,你会看到什么呢?那么很多家长都看到白纸上有一个个黑点。那么大面积的白的部分看不到,一个黑点看到了,说明很多人都爱顺着孩子的缺点去看,而大部分的优点都没看到,越指责孩子,他就越烦,越没信心,对学习也渐渐失去兴趣。
但是不能过分夸大其词,经常用不切实际的夸奖,会让孩子反感,耍小聪明,不能脚踏实地,投机取巧。怎么夸呢?
1. 利用描述夸奖过程。
如描述你看到的事实,表扬孩子的努力,表达你满足和欣赏的情感。比如,你看到孩子比以前学习认真,看到孩子早早起床,自觉看书,及时鼓励。
2. 孩子做事积极时一定要夸奖他。
3. 把握好夸奖的次数和火候。不要不停地夸,否则产生情感疲劳,会麻木,不珍惜。
在孩子需要肯定的时候夸,不要在他不需要的时候夸。例如,有位母亲看到孩子给她递个毛巾说你太棒了,问个阿姨好也说你太棒了!动辄都夸孩子太棒了,孩子对她母亲的夸奖就特别反感!
4.那么孩子犯了错,有了缺点该怎么办呢?
1)在表扬的基础上指出其不足,让他愿意接受。
2)制定规矩,没有规矩就没有方圆,有了规矩按照执行。
3)让孩子思考找错误.
比如:我在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
说一次在朋友家做客时,我曾经目睹过这样的一幕:
八岁的男孩吃饭时用一小块面包逗小狗玩,小狗撞翻了他手中的盘子,盘子碎成几块。男孩对父母说:“你们看见了,是小狗打碎了盘子,不是我的错。”男孩的妈妈吗说:“盘子确实是被小狗撞翻的,可是你有没有错?”男孩大叫:“是小狗的错,不是我的错!”男孩的爸爸听了母子俩的争执,便让男孩到自己的房间里,想想自己到底有没有错。
十几分钟后男孩走出房间说:“小狗有错,我也有错,我不该在吃饭时斗狗,这是你们多次对我说过的。”男孩的爸爸笑了;”那么今天你就该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自认——收拾餐桌,并拿出零用钱赔这只盘子。”
让孩子离开餐桌到自己的房间里想一想的做法,让人觉得他们教子有方。
教育家康德曾经断言:“人的教育不能只是简单地、机械地接受训练,最重要的是要使儿童学会思考。”尤其是在孩子取得成功或遭遇失败时,在孩子犯错而尚未认识到错误时,给孩子一点时间和空间,让孩子进行反思或者反省,是时十分必要的。
孩子犯了错,①要及时惩罚②指明出路,应该怎么做③最忌讳讽刺挖苦④注意事后说理⑤点到为止,不要唠叨⑥就事论事不翻旧账。
让孩子知道他犯错误的行为带来的结果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3.对待好孩子的错误要宽容。
比如,一个小和尚晚上偷偷溜出墙外,他的师傅看见墙根放个凳子就悄悄地把凳子搬一边儿,自己蹲在墙根。等小和尚回来,发现自己蹬的是师傅的头。他非常内疚,再也不偷着跑出去了。
对待优秀的孩子的缺点要宽容,不要放大,不要用严厉的词语给孩子定罪。让他自己感到愧疚,让他将功补过。
二、 如何让孩子养成好习惯?
1.习惯的培养比知识灌输更重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成才的关键。那么要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①养成专心致志的习惯;
②勇于知难而进的习惯;
③善于定时定量的习惯。比如有个家长反映孩子写作业磨蹭,一会儿看电视,一会儿吃水果,一会儿去厕所,接个大人的话把,就是不去写作业,等到最后到十点多了,匆匆写写了事,家长很着急。后来我就告诉他对各科定好计划,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每科大概需要多少时间就比原来写的快。这样他的孩子慢慢坚持时间长了就会养成好习惯了,习惯了也就成自然了。
④预习的习惯。以前学生预习都是泛泛的看完了事。我平时上课几乎每节课都是抽签让学生讲。讲什么,只讲四点,1、主要内容;2、重点;3、难点;4、注意事项。长期坚持学生就会形成自觉的预习习惯。作为家长,你可以让他每天预习之后给你讲,讲完之后及时鼓励表扬,或发点小奖品。坚持一个月就会形成预习的习惯。
⑤复习的习惯。
⑥写的习惯。写日记坚持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⑦订计划的习惯。包括每天的空余时间及写作业的计划,双休日的计划,假期的计划。写计划可以防止盲目性,提高做事的效率。
⑧整理错题集的习惯。把自己平时做错的题都整理到一个本上,考前看一看,十分管用。
⑨读书习惯。每天读20分钟名著或名人传记,坚持下来就不得了。你不要刻意逼他读,你经常买书放在他的床边,或沙发上,他看到新书多少都翻一翻,翻翻就会有收获。
一般20天可养成一个好习惯。
三、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
很多家长都反映与孩子沟通难,初一时我们召开了一个与孩子沟通的家长会,会前布置每个家长与孩子互写一封信。家长写孩子的优点可爱之处与孩子相处的最难忘的事儿,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孩子写父母的辛苦、优点,对自己的关爱,记忆中和父母相处最难忘的事儿,及对父母的建议。
然后让家长与孩子都互相谈谈,并抽出部分家长及孩子到讲台上谈他们写的信。结果家长与孩子们都感动地哭了。平时家长和孩子缺乏沟通。
其实沟通的方法有很多。
1.要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不要急于下结论,孩子自有他的道理。理解而耐心地倾听,使得孩子可以宣泄自己内心积攒的情绪,他的智慧和潜能才能够摆脱情绪的压抑,最终找到处理负面情绪的方式,在战胜烦恼的过程中获得成长。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谁都不能保证孩子永远不会遇到挫折和烦恼,但鼓励孩子面对而不是回避情绪,进而找到正确且适合自己的宣泄渠道,及时处理孩子出现的负面情绪。
2.写纸条也是沟通的一个好办法比如有的家长埋怨孩子上课不专心听讲,不遵守纪律,总爱动,爱惹事,自私,写作业不认真,磨蹭。孩子进门就挨训,心理也烦。特别是进入青春期后,孩子的逆反心很重,如果缺乏沟通,孩子与父母会常吵架,互不搭理。05届有个学生学习挺好,就是犟,爱迟到,作业不爱写。很聪明,父亲不在家,他总嫌母亲唠叨,经常几天不理妈妈。后来给他父亲哭着打电话,说妈妈天天训他,他和妈妈一说话就崩,没法沟通。有一次她妈妈给他写了五条缺点,作业没按时完成,字写得潦草、乱,上课不守纪律……放在他的桌子上:他发现后给妈妈写了十条缺点,放在妈妈的桌子上。①看电视影响他写作业②不按时做饭,放学回家吃不上饭③在网上唱歌影响他写作业⑤唠叨⑥不听孩子解释就批评……她妈妈发现后承认自己做的不好,并表示今后要带头改,儿子也承认自己的不对,彼此都改了不少,他们发现这个方法挺好,有问题就常在纸条上交流沟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不要让孩子与别人彼此攀比。不要总说“某某比你强”。
“你看隔壁家的某某某,学习多自觉啊!”“我同事的女儿今年考上重点中学了,你怎么就没人家这么争气呢!”最近,一篇名为“别人家的孩子”的帖子在网络上“走红”,网友们纷纷响应“别人家的孩子”是自己的“夙敌”,因为自己一路就是被家长“比”着长大的。 “
这则广泛流传于网络和微博的热帖引发众多网友的共鸣,在新浪微博上,关于“别人家的孩子”的微博就有16000多条,并且衍生出不同的版本。多数网友都表示自己小时候被家长拿来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过,痛恨这个无处不在的攀比现象。
一名家长就曾经因为“别人家的孩子”而与女儿有过一段不开心的经历。那时女儿上初二,有一次她无意中在女儿面前说起同事的女儿在竞赛中获了奖。哪知女儿立马委屈地说:“为什么你们总是说别人的好?你找别人的女儿做你女儿好了!”
后来冷静下来一想,她才意识到不该用这种激将法对待女儿,这会让女儿越来越觉得自己不如人,对自己失去信心。
家长应该让孩子“和自己比”,而不是“和别人比”,例如拿孩子这次成绩和上次成绩进行比较,拿孩子的优点和缺点来比较。此外,如果确实觉得别人家的孩子在某一方面值得自己的孩子学习的话,那么最好先对自己的孩子表现好的方面给予表扬和肯定,然后再客观分析别的孩子表现比较好的方面,之后才在次基础上建议孩子如何学习别人的长处,这样孩子的心里会更容易接受。
英国伟大教育家洛克说过:“父母越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越看重,因而会更小心地维护别人对自己的好评。若父母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使他们无地自容,他们越觉得自己的名誉已受打击,维护自己名誉的心思也就越淡薄。”事实证明,受到父母良好尊重的孩子大多同父母非常合作,他们待人友善,懂礼貌,同大人谈话没有一点局促感,自我独立意识强。
4. 让孩子听话的方法就是尊重,当然不是溺爱。溺爱孩子最后是害自己的,缺乏原则性,孩子要啥给啥,把孩子当皇帝养,当宠物养。有个孩子不听话,请专家去他家,刚做好饭一上桌,孩子就自己先吃了,家长脸红。孩子不学习,动辄就训父母。专家说你养的分明就是一条狗,一个宠物,宠物怎么会学习呢?你看看你们还没吃饭,他自己就先上桌了。后又建议让他假期打工锻炼。结果他端盘子一天被烫了好几次,而且平时饭自己先吃,这时看客人吃完才能自己吃,而且被厨师和客人呼来唤去的,很不好受。饿得不行了就喝点凉水,拉肚子输液,花了35元,而且一天打工才挣25元。回去给家长说当个下等人真不容易,以前我太混了,以后要好好干。自那以后跟变个人似的,知道刻苦努力了,学习成绩进步很快
5. 家长不要唠叨。很多孩子对家长的唠叨都特别反感,常常是你上句没说完他就会接下句,弄得你哭笑不得。
很多时候沟通的障碍来自父母对孩子的草率,孩子还没开口,家长就阻止了。对孩子的话听不进去,总是借口工作忙,敷衍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怎么说了。长期压抑就会让父母和孩子难以沟通交流,封闭自己,矛盾就会产生。
四,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也曾说过:“高度的责任心,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点。”由此可见,责任心对于一个人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那么什么是责任感呢?我认为:愿意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努力做好自己应该做好的事,不做不该做的事,这就是责任感。
现在的中学生为什么学习被动,在家靠家长催,在学校靠老师催。出现如何问题,好像都与他无关,他总会找到借口,把责任推给别人。在家缺乏家庭成员角色意识,在学校缺乏学生意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究其原因就是孩子自身缺乏一种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责任心。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过分保护,在孩子身上寄托着厚望,对孩子的智力增进和身体发育,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在孩子的其它方面却放任溺爱,百依百顺,衣食住行,一切包揽。结果,学习好像成了家长的事,孩子全然体验不到学习是自己的责任,是自己的份内之事。从而使孩子产生错觉,好像自己从来不需要负什么责任,生下来就应该受人给予,从来没想到去帮助别人。那么,作为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责任感的培养呢?一句话: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案例:《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十二卷P145《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2、让孩子在参与家庭生活中明确自己的责任。
常听很多家长说,孩子什么都不和我们说,回来就把门关上,任凭家长在门外怎样喊,就是一声不吭,也不出来,也不许家长进入,甚至嫌家长烦把耳朵堵上不听家长唠叨。本来没有学好是他失职,可还听不进家长的建议,甚至给家长发火等等。究其原因就是他们对“责任”概念的模糊。很多孩子认为,责任只是对成人或职业人员的道德要求,与自己没有关系;在家庭里,认为父母就应该对自己尽义务,而自己还小,能力有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可以无限制对父母提出要求,却意识不到父母给予自己的背后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和艰辛!所以,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让孩子明白他们在家庭里的责任和义务。让孩子积极地参与到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孩子感觉到他不是家里的客人而是主人,当孩子体会到了他在整个家庭里并不是可有可无时候,他对家庭的责任感便会油然而生。
首先,家长必须转变观念,要把孩子当做是与自己地位平等的人,而不能老把他当作什么事情都不懂的小孩子,家里的一些事情,无论是否与孩子直接有关,都可以让孩子发表一下意见,让孩子帮着出谋化策,对孩子提出的好建议好想法要积极采纳并加以表扬和鼓励。
其次,要让孩子懂得学习是他的责任,学习不是为父母、为他人,而是为他自己,学习上的事必须自己主动地做,而且,还必须尽力做好。家长可以让孩子每天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特别是晚上和周末有哪些学习任务,需要多少时间,让孩子制定出切合实际学习计划,然后认真执行。家长要对孩子学习计划的制定或执行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与督促,并作出评价。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孩子对学习的责任意识就会不断增强,学习习惯也会培养起来,直到孩子学会自主学习,家长才可以逐步放手。
3,要让孩子分担一些家务。家务活要有一个明确的分工,每天爸爸应当做什么,妈妈应当做什么,孩子应当做什么都要事先规定好。当然孩子可以少承担一些,但决不能因为怕耽误孩子学习而大包大揽。家长可以让孩子在家里充当检察官的角色,对家里每个成员承担的家务进行监督,看看谁干得好、的责任心强;也可以在寒暑假让孩子当一段家长,孩子从当家长的经历中能够学到许多,也能够提高许多。也可适当地让孩子了解一些父母的忧虑和难处.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和选择,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在有意识地交给孩子一些任务,锻炼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比如让孩子负责养一种小动物或花草。孩子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培养责任心、爱心和耐心。进而学会理解父母的爱,培养爱父母、爱别人的品德。还可以每天让孩子给妈妈捶一次背,给爸爸洗一次脚,这样的活动就非常好,不仅可以拉近孩子和家长的关系,也培养了孩子的孝心和责任心。
4.父母不要太强势,强妈手下有弱兵,有时也要扮作弱势,比如你什么都好,什么都会,孩子这不行那不行,孩子就自卑,没有责任感。比如我的同学离婚后一个人带孩子,孩子不听话,上网打游戏,怎么说都不听,说烦了摔门就出去。后来我就让她一到家就躺在床上不吃饭,让他自己吃,你就说自己肚子疼难受。后来孩子发现后就说:“妈妈去看病吧,我带你去。我再也不去玩游戏了,不气你了。”结果孩子今年考上了二本。否则按他以前的成绩也就是上大专了。
5、给孩子一定自主选择的权利,让孩子在自主选择的过程中学会承担责任。
爱孩子,就给孩子一份责任,给他展示自己的机会,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一个没有选择权利的孩子是不明白什么是责任、什么是义务的。所以说,父母事事都包办、样样都代替的做法是培养不出有责任感的孩子来的。有位心理学工作者曾经去一所中学调查中学生的自主性状况,当问到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难题应当怎么办时,150名被调查的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当然是找父母解决,没有一个学生回答自己先想办法解决,实在解决不了再找父母。当问到今后准备从事什么职业时,竟然有70%的同学回答说要等回家问过父母后才能确定。由此可见,父母包办、代替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也是非常令人忧虑的。明智的父母应当改掉事事包办、代替的做法,放手让孩子自己选择、自我负责。如果孩子遇到困难,家长可在语言上给予指导,但是一定不要包办代替,让孩子有机会把事情独立做完。
6、让孩子品尝一下失败的苦果,不要让孩子逃避推卸责任。
家长要让孩子学会自然惩罚法则。“自然惩罚法则”是教育家卢梭提出的,其指导思想是:让孩子从自己的过失中直接体验到后果,从而督促他自觉地去改正。当孩子在行为上犯了错误时,父母不应对孩子进行过多的指责,而应当让孩子自己承受错误直接造成的后果,给孩子以心理惩罚,使孩子自我反省,自觉弥补过失,纠正错误。孩子尚处于成长之中,他们对一些事情表现出没有责任感也是正常的,因为许多时候他们的确不太清楚这样做会给他们带来什么不好的影响,所以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家长可以适当地让孩子品尝一下办事情不负责任的苦果,如果孩子多次受到自然后果的惩罚,他自然就会提高警惕,下次做事情的时候,自然就不再会马马虎虎、草率了事。1920年,有一位11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人家索赔12.50美元。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他为难地说:“我没钱赔人家。”父亲说:“我先借给你,一年后还我”。从此,这位男孩每逢周末、假日便外出辛勤打工,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足了12.50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比如孩子上学忘记带课本或作业本、上体育课忘了穿运动鞋,打电话央求你给他送去,这时家长就可以拒绝孩子的要求,尽管让他去挨老师的批评好了,孩子尝到了苦头之后就会多长点记性;孩子一时冲动打伤了人家,家长就应要求孩子自己去登门道歉;孩子早晨磨磨蹭蹭上学要迟到了,家长也不用着急慌忙地送他,让孩子自己去面对老师的批评好了。因此,要想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家长应当要求孩子勇于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论孩子有什么样的过失,只要他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就要让他去勇敢地面对,就不能让他逃避和推卸责任。
7、孩子做事时,要重过程轻结果,注重在过程中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良好的责任心是要靠坚强的意志力和持之以恒的态度来维持的,而这恰恰是许多孩子所缺失的,孩子往往好奇心很强,兴趣爱好也很广泛,但就是做起事情来却只有几分种的热度,不是虎头蛇尾就是半途而废,稍稍遇到一点困难和挫折就打退堂鼓,不愿意再坚持下去,在别人看来就非常没有责任心。因此,为了增强孩子的责任心,家长平时就应当注意培养孩子做事有始有终、负责到底的良好习惯,交给孩子去做的事情,不管是大是小,家长都要全程地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地纠正,决不允许孩子做到一半就随意放弃,要直到孩子从头至尾认认真真地把事情做完做好才能罢休。家长要对孩子的良好表现及时提出表扬与鼓励。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他的手或许很笨,他的动作或许很不麻利,他做事情时或许会经常出错,这些都是很正常。家长在让孩子做事的时候,一定要沉得住气,一定要学会等待,一定要能够容忍孩子的不完美,决不能因为孩子床铺叠的不整齐、收拾书桌不够利落、袜子没有洗干净、清扫地面丢三拉四而越俎代庖,要知道,孩子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体验才能逐渐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这里最重要的是孩子做事的过程,是孩子通过做事所得到的对“责任”的一种宝贵心里体验,只有这样的心里体验多了,孩子的责任意识才能不断地得到强化和提高。如果家长过于看重结果,势必就会在孩子做的不够快不够好的时候,对孩子进行埋怨和责备,或者忍不住地去取而代之,这一方面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会给孩子留下逃避责任的可乘之机,因为有的孩子一旦发现自己事情做的不够快不够好的时候家长会及时出手,他就会故意表现得能力不足,以此来逃避本来该做的家务。
总之,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不论对于家庭或学校都是十分重要的课题。只要孩子有了责任心,就学会了做人与做事,学习也有了不竭的动力。下一步,班级也要围绕这一问题,召开主题班会、开展征文比赛等活动。希望家长也行动起来,从每一件小事着手,抓住每一个细节,逐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五,其他方面
1.孩子的学习兴趣从哪里来,从表扬鼓励中来。
2.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一、 要重视态度:要求孩子学习专心,细心,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书写要工整,清洁,准确,不能“虎头蛇尾”或“龙飞凤舞”。
二、要重视技能:想问题做作业时,要求准确而迅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求快,语言表达务求清楚,生动,手工操作、口头背诵等务求练习,然后才能熟中生巧。
三、要重视能力:主要是孩子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
四、要重视落实:孩子小不懂事,应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及要有具体要求,经常督促检查,把要求落到实处。
3.美国家庭育儿法则
美国一家媒体曾刊登过一篇有关家庭教育的文章,介绍了父母教育子女健康成长的十二条基本法则。
一、 归属法则: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二、希望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三、力量法则: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
四、管理法则:在孩子未成年以前,管束是父母责任。
五、声音法则:尽管孩子在家没有决定权,但是一定要倾听他们的声音。
六、榜样法则: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
七、求同存异法则: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
八、惩罚法则:惩罚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要慎用。
九、后果法则: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在现实世界中可能产生的后果。
十、结构法则: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十一、“20码”法则:培养孩子独立的意识,父母与其保持至少“20码”的距离
十二、“四何”法则:任何情况下都要了解孩子和任何人在一起,在何地方,在干何事以及何时回家。
4.巧施四招,孩子学习劲头足
一、 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二、积极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严厉的家庭气氛不适宜孩子的大脑思考。
三、要多鼓励孩子表扬孩子。
四、好习惯要持之以恒。
总之,要想把孩子教育好,要做到以下几点:
1..把初一当作好的转折点,重视对孩子好习惯的培养,善于与孩子沟通。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自信心。
2.要常与老师沟通。按时参加《家长学校》培训。
比如我班李叶秀的家长李荷青原先对待孩子教育简单粗暴,长期的心理压抑使孩子产生轻生的念头,并患了颠茄病,成绩中下等。去很多大医院无济于事,通过与老师沟通,积极参加《家长学校》培训,改变了以往的教育方法,终于使孩子得到了康复。最终考上了油田一中,现在在一中文科班全年级前30名。家长对我是万般感谢!她的妈妈李荷青写的《家长学校是引航幸福的灯塔,王老师就是那引航人》多次在河南省家庭教育经验会上进行交流,并发表便在《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十二卷上。她的每次发言都令许多人感动的流泪。
3、阅读一些教育方法的书籍,补充教育孩子方面的知识。
4、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注意表扬与批评的艺术性,学会欣赏孩子的优点。
我们在座的家长绝大多数都只有一个孩子!我们一辈子只当一次父母!
我们不可能像我们父母那辈人,心存侥幸,慢慢摸着石头过河,
期待“东方不亮西方亮”,万一这个孩子没出息,还能指望另一个!
而我们只能“孤注一掷”!
一个孩子成功了,就是100%成功!
一个孩子失败了,就是100%失败!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不要等到孩子已无可救药,才后悔不已!
与其拼死拼活给孩子挣财富,不如把孩子培养成财富!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好父母决定孩子一生!
衷心希望通过今天的讲座,家长们能有收获,同时也希望我们的每个孩子升入初中后将来更智慧、快乐!更加出类拔萃!
祝愿我们的每个家庭幸福美满!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http://www.zhjtjyw.com/kcms/blog/vblog?u_id=266&b_id=195032【晓岩转】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