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合格的好妈妈
各位家长,大家晚上好:
很高兴与大家一起交流教育孩子的体会和感受。今晚我们交流的主题是如何做个合格的好妈妈。今晚来参加交流的家长是不是大多是妈妈呀,如果有爸爸来参与的话,我们当然更高兴了,由于我们油田目前的这种工作现状,爸爸的工作都那么忙,现在竟然能挤出时间跟我们一起交流有关教育孩子的话题,真的很难得。因为教育是相通的,妈妈们在教育孩子时需要注意的地方,对爸爸来说也一样起作用。
我也是一位孩子的妈妈,一位从教十八年的小学老师,一名中华家庭教育志愿者,中原油田家庭教育讲师团讲师,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小学时期的教育,我有很多的感触和体会,今天借这个机会与大家共同分享一下。
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您认为自己是一个合格的妈妈吗?如果您的答案是肯定的,我们要为您伸出大拇指了。前段时间在我们班做这期讲座的时候,也曾问过这个问题,当时妈妈们显得特别不自信,没有一个人举手。其实,我们很能理解,因为至今国家对妈妈这个职业既没有上岗前的培训,更有没有上岗后的考核。咱们做母亲的都是无证自然上岗,无人监管,所以合不合格是很难判定的!这也更说明了我们做母亲的伟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依然兢兢业业,尽职尽责,起早贪黑,呕心沥血,妈妈们,是不是这样的?如果颁发劳苦奖章,我敢保证,我们在坐的妈妈每人必得一枚。
母亲对孩子品格的形成影响究竟有多大,我们还没有确凿的数据给以判定。但是,我们可以从伟人的言辞中有所感受。
法国政治家拿破仑说:“一个孩子的好与坏,完全是取决于他的母亲。”拿破仑在他的传记中说:“除了他的母亲以处,几乎没有人可以指挥了他。她总是通过诸多的温柔、严厉又极有分寸的方法,让他热爱尊敬和服从自己。从母亲那里,拿破仑学会了顺从。”
德国伟大的诗人歌德也把自己的爱好和品格的形成归功于他的母亲。他说他的母亲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人。她生性活泼,洋溢着母爱的智慧,她具有激发孩子形成积极上进的精神的力量。大家请注意这几个词语,激发精神力量,我们教育的实质就是激发唤醒孩子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大发明家爱迪生,大家都不陌生吧,5岁的时候就学着母鸡的样子蹲在鸡蛋上面孵小鸡,8岁上学的时候,由于总是向老师提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让老师啼笑皆非,最后老师们以爱迪生是低能儿为名让他的母亲把他带回了家。幸运的是爱迪生有一位伟大的母亲,他的母亲深信自己的儿子不笨,是教育方式不适合自己的孩子,于是这位伟大的母亲就亲自指导孩子进行自学,只在学校上了三个月的学的爱迪生后来竟成了一位伟大的发明家。试想,如果爱迪生没有遇到这样一位母亲,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果。
家长们,听了这三位伟人的妈妈的故事,我们是不是有一些感受和感触呢。母亲的伟大绝不仅仅在于她赋予了孩子生命,更在于她对生命的培育与呵护,在于她尽心尽力找寻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做母亲难,做个好母亲更难。如今衡量一个母亲是不是一个好母亲,心理学上有这样一种说法:那就是,“给的太多也不好,给的太少也不好,只有给到足够好才是最好的”。家长们看,有些事情就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里的足够好到底是一个什么标准,他没有一个确切的数据作为参考,其实就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的东西最难把握,这对我们这些做母亲的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不管是全职还是兼职都应该像对待工作那样,认真负责、全力付出,而且还要与时具进,不断发展。所以我们说,教育孩子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做才能更好一些呢?家长们注意到了吗,我刚刚提出的问题是怎样做才能更好一些,因为,我不是专家也不是教育权威,我仅仅是一名普通的班主任,一名孩子的妈妈,仅仅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多了一点思考和想法而已。教育孩子我没有灵丹妙药,没有高招绝招,我也是在不断地摸索,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中我也走过弯路,走过错路。毕竟孩子是灵动的,个性的,我们不能用一个模式一种套路去规范。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年龄特点,心理发育都是有规律和循的。所以,下面的五个方面的交流,是希望给大家以启发,给家长以灵感,以希望,尽量避免教育中的失误,不断的找到对于自己孩子切实可行的方法。
一、理解多一点,要求少一点
理解必须在了解的基础之上,母亲是孩子最亲近的人,所以,我们更应该全面、客观的了解孩子,了解他的学习状况,了解他的与人交往,了解他的睡眠饮食,我们要像对待朋友那样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想法,倾听孩子的心声,这样才能理解孩子的真实感受。下面我们就来设身处地的感受一下,假如您的孩子处于青春期,脸上长满青春痘,在学校常被同学嘲笑,感到十分痛苦。当他找您哭诉时,您改怎么安慰她呢?我想妈妈们大多都会这样说:“长青春痘算什么,只要你学习好,就没有任何人会瞧不起你!”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一句鼓励和安慰的话,其实,这不仅没有解除孩子的痛苦,反而让他心理上又增添了新的压力――我的学习成绩要好,不然别人会更看不起我。其实,孩子此时需要的只是妈妈的一个拥抱和一句‘没事的,青春痘很快就会过去’的安慰。而做母亲的却不明白这一点,产生的效果也就适得其反了。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我们不妨转过头来想想自己小的时候,虽然所处的年代不同,但心理发展规律还是基本相似的,我们小的时候不是也经常出错,缺点很多吗?我们希望大人怎么对待我们,我们也就应该尽可能地怎样对待我们的孩子。我们只有设身处地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多考虑一下,我们才不会对孩子居高临下,才会蹲下身子跟孩子心平气和交流。当我们和孩子处于同一高度的时候,就能体会到孩子的处境,认可孩子,从而更好地教育孩子。这就是理解,因为理解,我们就不会把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到家里,撒泼到孩子身上来;因为理解我们就不会因为繁琐的家务而烦躁不安;因为理解,面对孩子的错误我们才能从容应对,才会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这样的心态,对自己,对孩子,对家庭都大有益处。
二、表扬多一点,批评少一点
我要问问咱们家长们,有谁不喜欢得到表扬而喜欢受到批评的,有吗?如果真有的话那身边的人肯定都会那异样的眼光来看你了,甚至会建议您到医院看心里医生,怀疑您是不是有受虐狂了。因为每个人都有被他人认可和承认的心理倾向,别说孩子,就连我们大人也喜欢听好听的。所以,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我们应该多一份欣赏,少一分批评。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08年下卷有篇文章《有种严不是爱》,这是一位当教师的妈妈写的教子反思,内容不多,但却折射出了我们大多数家长尤其是我们老师的教子观,这位妈妈对待自己的孩子“严”字当头,儿子上课做小动作要爱批评,讲话要爱批评,写错了题更是要批评,她说,每天大大小小的批评不计其数,并且不讲方式,不注意地点,不选择时机,只要是发现了,哪怕是对其他孩子完全可以宽容的小缺点,儿子也会遭到她一顿暴风骤雨般、毫不留情的批评,渐渐的,同学不尊重儿子了,儿子也没有积极向上的动力了。这位妈妈说,我亲手毁掉了儿子的尊严。从这位妈妈的言语中,我们不难发现她遗憾悔恨的心情,但是,时间不会倒流,给儿子造成的影响和伤害还得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呵护。
其实我在教育自己女儿的时候也犯了同样的错误,我女儿在幼儿园表现应该是很出色的,因为她语言发展很好,上小小班就在六一联欢会上代表小朋友发言,上了幼儿园中班、大班更是老师身边的小能人,每次他们年级老师上公开课,都会把她借过去,班里组织的活动更是少不了她,上了小学,由于换了老师,学习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我女儿一下子调整不过来,上课说话,做小动作,回家作业完成的很吃力, 我不是耐心的帮助孩子更快的适应小学生活,而是动不动就批评、训斥。现在想想,我都感到可怕。女儿一、二年级是我俩关系最紧张的一段时间,女儿写的作业乱了,我忍不住要训;女儿作业不会写了,我忍不住要训,女儿成绩考不好了,我更是要训,女儿做事磨蹭了,我还是要训,爱人不在家,每天我家都充满了浓浓的火药味,每次训完,女儿都泪流满面,好不委屈,但是收效甚微。后来,我忽然发现女儿的食指的指甲被严重的损坏,问她,她也说不清楚,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指甲可能是女儿用牙齿啃掉的。我真的被震惊了,啃指甲从心理学上是不自信,内心恐惧的外在表现。想想我平时的表现,这应该跟我有绝对的关系。以前我总觉得女儿对我的批评满不在乎,没想到,对她的影响会这么大,而且我渐渐感到,女儿说起她们班里的有些同学,满是羡慕和佩服,说起自己,一下子就低落了下来,幼儿园时的自信荡然无存。自信是成功的源泉,女儿这么不自信,怎么能自觉主动学习呢?我知道,问题孩子产生的根源是问题家长,家长们,如果有条件的话,请大家把这句话记下来,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我们就把这句话拿出来问问自己,因为孩子小,他的目的性不明确,所以主动性、自主性还没有养成。我们大人上班的目的是什么啊,有的是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的为了挣到足够多的钱,或是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在家中有足够的政治地位。所以,有了明确的目的,我们才能起早贪黑,加班加点的干工作。但是孩子尤其是小学生的学习目的是什么,为了20年后能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或能找到一份美满的爱情,如果我们的孩子有这么宏伟的目标的话,那我们这些当妈妈的肯定又要着急了,担心自己的孩子怎么不像个孩子,没准吃激素过多导致早熟了,是不是啊。孩子就是孩子,我们不能要求太多,他们这个年龄就是天天想着玩的年龄,学习的引导,性格的形成是靠我们家长尤其是我们妈妈来培养和塑造的,所以,当孩子出现了问题,我们第一时间先问自己,我的教育出现问题了吧。我现在不管是管理班级孩子管自己的女儿,出来问题我首先找自己的问题。课堂上,孩子不举手发言,那肯定是老师没有备好课或者是提的问题太宽泛孩子不知该如何回答,孩子课堂情绪不佳,那老师的课堂设计是不是不够新颖,没有引起孩子的兴趣。女儿的考试不理想,是不是自己这段时间督促或落实的不够。找到我们家长的问题才能帮孩子更好的解决问题。所以,看到女儿不自信问题这么严重。要想改变女儿,就得改变自己,于是,我调整心态,改变方法,采用多鼓励,多表扬的方法,尤其是每天晚上睡觉前,我们都要晚安仪式,女儿躺在被窝里,我把女儿这天的表现突出的地方告诉给她,而且每说出一条就吻女儿一下。每天的这个时候是女儿最幸福的时刻,每说一条,她都会露出满意的笑脸,每天晚上,女儿都是带着我的亲吻甜甜的入睡。在我的改变下,女儿自信了好多,后来,她的指甲没有经过治疗慢慢恢复了。为女儿进步高兴的同时,我也更坚定了表扬对孩子的重要性。
其实,不管是我们做教师的妈妈还是其他做其他行业的妈妈,对孩子要求大都严格过度,批评过强,殊不知,毁灭一个人自信的武器就是不断地批评,不断的挑错。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还得多一份表扬,少一份批评,让孩子扬起自信的风帆,自强、自立的面对生活中的每一天。
三、平和多一点,功利少一点
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曾讲述这么一个案例:16岁的少年赵小韩,因为不堪忍受母亲的责骂,用铁锤砸向母亲的头部,致母亲重伤。赵小韩上初中三年级,父亲常年在外工作,平时只有母亲在家照顾小韩的生活,督促他的学习。母亲在学习上对他要求十分严格,要求他考试必须进入班级前10名,否则就让他写检查,并将检查贴到小韩班级的门口,让全班同学羞辱他。这天下午要考试,中午吃饭时,母亲又旧话重提:“这次考试要是进不了班级前10名,就把你写的检查贴到你们教室门口。”小韩看母亲心情不错,便壮着胆子对母亲说:“妈,我已经尽力了,我这次只能考到前20名,以后我再努力,慢慢往前进。”谁知话音没落,母亲便勃然大怒,边哭边骂:“我怎么养了你这个没出息的孩子!我每天辛辛苦苦照顾你,你什么都不用做,连学习这么一件事你都做不好,你还能干什么?”这一下,饭吃不下去了,小韩便背起书包要到学校去,母亲还在歇斯底里地叫着:“这次你要考不到前10名,就不要再进这个家门!”已经走到门口的小韩,这时候大脑一片空白,看到门旁一把小铁锤,便不顾一切地抓起来,向母亲的头部砸去,母亲应声倒地,血流如注。又有谁能想到,这个平时乖巧听话的赵小寒,会锤击他的母亲,连他的母亲都不会承认这件事的发生,但悲剧偏偏就发生了,责任在谁,我想更多的应该是小寒的妈妈吧。小寒是个初中生,他的行为似乎还不会在我们小学生的身上发生,但是妈妈们,如果我们不能帮助孩子从小养成健康向上的性格,小寒的悲剧没准就会发生在我们的身上。
可怜天下父母心,做家长的心情都可以理解,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差,甚至都想让自己的孩子超过别的孩子。每个做母亲的都希望看到孩子成功的那一天,都希望孩子将来有很好的前途,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种心情人人都能理解。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爱孩子,担心孩子不够卓越,就无休止的要求孩子必学卓越,即使99分,还嫌分数不够最高。小寒的母亲的爱属于“无休止要求的爱”,其实,还有很多像这样的爱的误区:《不输在家庭教育上》08年下卷《这样父母的爱能要吗》一文对七种爱的误区进行了阐释,分别是:上火的爱,有条件的爱,唠叨的爱,补偿的爱,风云莫测的爱,不负责任的爱,打乱规则的爱,不管哪种爱都是不健康的,对孩子的性格的形成是没有益处的。
其实,我们做家长的尤其是做妈妈的也很委屈,感到孩子一上学好像一下子变得不那么乖了,有些不听话了,让他练10遍琴,他总是要讨价还价少弹一遍,让周五写完作业,他偏偏磨蹭到周日,让他睡前洗刷,他总是做不到,有时,还会跟妈妈顶上一两句嘴,耍点小脾气,怎么看就是没有小的时候可爱。是这样的吗?所以,我们的妈妈还幽默的说:“我们做家长的给孩子搞得累死了,气死了,烦死了,苦死了,愁死了,一句话,全死了,其实我们跳出来观察一下,不是孩子把我们父母搞死了,而是父母把孩子搞死了。” 其实,我们的孩子依然是那么可爱,相比之下,他们比婴儿期还要可爱好多,不是这样的吗?我们的孩子个头长高了,力气更大了,他们再也不要你一勺一勺喂他吃饭,不要你抱着哄他睡觉,有时他们还会给你讲笑话听,陪你逛街,陪你散步,爸爸不在家的时候,他还会趁机钻到你的被窝美其名曰怕你孤单。你们说,我们的孩子不是更可爱吗?这么可爱的孩子我们喜欢还来不及呢,可为什么我们当妈妈的总是忍不住要唠叨、埋怨、训斥甚至是责打他们呢?妈妈们回忆一下,我们的孩子在婴儿期间我们是怎么照顾和呵护的:孩子尿了,我们换,尿布不卫生我们换尿不湿;孩子拉了,我们洗,卫生纸太硬我们用湿巾代替;孩子烦了,我们逗,我们唱儿歌、哼小调、看转铃、抓气球、玩娃娃;孩子饿了,喂;孩子哭了,哄……我们照顾得是那么的周到,体贴。不管孩子出了什么问题,我们都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去解决、去克服。但是,在这段时期,不管我们付出了多少,我们好像都没有感到丝毫的委屈和抱怨,我们觉得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对吗?因为孩子小吗,我们做母亲的必须这样做。这确实是我们做母亲的伟大之处——无怨无悔,任劳任怨。那么,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尤其是上了学之后,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还是像婴儿期一样那么有细心和耐心吗?到底是谁变了?其实说到底,是我们的妈妈变了,我们把自己实现不了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自己没考上大学,孩子一定要考上大学,自己干不成的事情,孩子一定要干成。由于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自己的虚荣心太强,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导致方法简单,沟通困难,引起与孩子交流的障碍。虽然我们的嘴上很强硬,不愿承认对孩子的不适教育,但事实上,我们都在自觉不自觉的给孩子过度施压,对孩子苛刻要求。殊不知这样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所以,我们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应该平和多一点,功利少一点,这样不仅能加强我们和孩子的沟通,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情趣多一点,说教少一点
下面我给大家讲个故事,相信您从中能感受到情趣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有这样一位母亲,看见女儿在愁眉苦脸地读英语,知道她刚开始学,对英语还没有兴趣,于是便拿起一本书对女儿说:“这里有一个故事你听听。”接着就正经地朗诵道:“老鼠妈妈带着一群小老鼠大步走过厨房地板,这时突然出现了一只猫,猫叫‘咪呜、咪呜’,老鼠妈妈也回叫‘咪呜、咪呜’,猫被弄糊涂了,便转身走了。老鼠妈妈对小老鼠说:‘你们看,我说的没错吧?我告诉过你们,多学一种语言总是有用的。’”女儿开始没反应,等听完便忍不住笑了起来,然后高高兴兴地拿起书读了起来。试想,如果这位母亲直接对女儿说:“你要克服困难学好英语,不能愁眉苦脸地学。”效果又会如何?所以,必要的幽默会使孩子感受到母亲特有的智慧与宽容,他们的心会与母亲靠得更近。
五、宽容多一点,严厉少一点
我们一直提倡宽容,但是遇到事情的时候,大人更多的是训斥和批评,真正蹲下身子跟孩子交流,跟孩子一起分析问题的症结,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家长真的是少之又少,包括我在内,由不得孩子出错。所以孩子为了讨好家长,总是报喜不报忧,对于自己的过错躲躲闪闪,甚至是撒谎骗人,就是为了博得家长的一笑。想想我们的孩子多么的不容易,可我们做家长的又是多么的不近人情。一旦谎言戳穿,家长不是从自身找问题,而是把所有的怨恨都倾泻到孩子的身上,当我们做家长的大声责骂孩子的时候,又谁能想到孩子的过错是大人造成的呢?
一直都有一种感觉,觉得女儿总是看我的脸色办事、说话,尤其我不高兴的时候,她更是诚惶诚恐,小心翼翼,显出特别的不自信。我也有些纳闷,平时还是挺注意的,经常表扬,鼓励孩子参加一些活动,就是为了锻炼她的自信心,因为自信才能成功。但她表现出更多的是不自信,不管是上台表演还是写作业,总是不能坦然面对。当然这不同于小姑娘的羞怯,别人可能看不出来,作为妈妈,孩子的一举一动我心里都很清楚。
一天中午放学,女儿带来了学校帮家长订的杂志《不输在家庭起跑线上》,我随意的翻了起来,一篇名为《不要对你的孩子喜怒无常》的文章引起了我的兴趣,我细细的看了一遍,感受很大,文中的妈妈的行为跟我如出一辙,本来很开心地跟孩子在一起交谈,但是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了什么事情,脸色一变,不分青红皂白一顿训斥,看着孩子嘟噜起来的小脸,还觉得完成了自己的教育使命。其实孩子是很聪明的,他们很会察言观色,为了从父母那里获得更多的青睐和赞赏,孩子会想方设法满足大人的心理,哪怕是撒谎骗人。所以父母的喜怒无常,往往导致孩子小心谨慎,唯唯诺诺,不能大方坦诚的表达自己的看法,时刻提防着因为自己的言语不当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08年下卷有这样一篇文章《孩子撒谎是家长“”逼出来的》就向我们揭示了母亲过分严厉对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其实,很多时候孩子撒谎并不是有意要欺骗我们,也不是他真的就学坏了,只是害怕我们大骂而已,如果我们面对孩子的错误,不是用威逼的与其和惩罚的手段,而是心平气和的与孩子交流,孩子就会说出事情的真相。
列宁八岁的时候,到姑妈家打碎花瓶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吧,活泼好动的小列宁,不留神把姑妈家的一只花瓶打碎了,当姑妈问孩子们“是谁打碎了花瓶?”其他孩子都说:“不是我”,列宁也跟看大家大声回答 “不——是——我!”然而,母亲已经猜到花瓶是淘气的小列宁打碎的。她装出相信儿子的样子,在三个月内一直保持沉默,耐心地等待着。终于有一天,列宁忍不住失声大哭起来,告诉妈妈:花瓶是他打碎的,他骗了姑妈。母亲一边安慰了儿子并要求列宁给姑妈写封信,请求姑妈的会原谅。最终,列宁内心深处进行的这场道德斗争中,美的、诚实的品质取得了胜利。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有这样、那样的过失,面对孩子的过失母亲应该有“大将”气魄,既不大惊小怪,也不听之任之。母亲需要在理解孩子、宽容孩子的基础上引导他、帮助他,并且把您对他改过的信心传达给他。要耐心的听孩子讲自己的理由,与孩子一起分析错误的危险性,当孩子认错后,我们一定要给予表扬,并告诉孩子改正错误的方法和要求,即使孩子有隐瞒,也要耐心的引导,给孩子一定时间,让他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不能因孩子主动承认错误而令其遭受皮肉之苦。
俗话说“好习惯是养出来的,好成绩是帮出来的,好沟通是听出来的,好孩子是教出来的,好母亲是学出来的”。那么,我们这些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行为品德的培养者、社会化的最早引领者以及情感世界的支撑者——母亲。应该潜下心来不断学习,转变自己的观念,掌握教育子女的方法和技巧,改变自己,完善自己,让自己能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关家庭教育的书籍不少,您可以挑选科学实用的进行系统学习。如《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这套丛书,就是家庭教育不可缺少的工具书。它由全国一百多名家庭教育专家精心撰写,其中全是典型的教育子女的实例,能帮助我们解决日常家庭教育中所遇到的问题。二是上网学习。“中华家庭教育网”,是全国唯一的关于家庭教育的网站,其中有丰富的家庭教育资源供你使用,也有不少全国知名的家庭教育专家为您提供免费咨询。这样我们通过努力学习,再加上专家的指导帮助,很快就能掌握与孩子的沟通技巧,我们都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妈妈。当然作为中华家庭教育志愿者,我也非常乐意为家长们排忧解难。
谢谢大家,让我们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加油学习!
ttp://www.zhjtjyw.com/kcms/blog/vblog?u_id=266&b_id=187663【晓岩转】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