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家长在指点孩子学习中的不当做法

12年前 [07-20 22:38 周五]
 

家长在指点孩子学习中的不当做法

           ----学习收获和反思7

                                    2012-7-20   周五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育人,孩子的学习主要依赖学校教育,但家长总也免不了对孩子的学习进行指点,特别是有责任心的家长。仅有责任心是不够的,还要有指点孩子学习的能力。在指点孩子学习时,要谨防这些不当做法。

一、重知识传授,轻方法指导。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家长指点孩子学习也不能局限于辅导具体知识的记忆和掌握,而必须让孩子掌握学习方法,但很多家长急功近利,不是指点孩子学习、积累知识,而是把大量知识信息硬塞给孩子,唯恐孩子学不到知识,错过学习机会。信息过多的恶果一是直接损害孩子的独立思想和判断,信息多可使孩子所知甚多,但又一知半解,容易形成浅尝辄止的不良思维品质。信息过多会使用孩子精疲力尽,因而对知识信息反而“麻木”,就像人已经吃得很饱,任你山珍海味,也不可能再有兴趣一样。一些孩子厌学,也有这个原因。

比如指点了一道数学题,孩子懂了,家长要告诉孩子:“你注意看看这道题的类型,以后遇到这种类型就自己做呀。”这样“点”拨孩子,孩子就慢慢学着注意比较归类,下次有同类型的题,就坚持力求孩子独立完成。这样就可以培养孩子举一反三的思维习惯和能力,指点就“点”到了关键上。

教给孩子自觉学习方法,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环节,也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听讲、独立思考细观察、用心记忆;工整书写、准确计算;及时检查、理清思路。虽然这看起来简单,实际上要做到并不容易。一种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付出许多的心血和操劳,远不如灌输知识来的容易。但是一个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他则是终身受益。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二、重理论说教,轻感觉学习。这样的场景我想很多家长都不陌生,让孩子看一幅名画,读一篇优美的散文,听一首名曲,或者在旅游中参观博物馆等,家长在旁边喋喋不休地问孩子: “说说从中学到了什么?”更有甚者马上与孩子的理想志向联系起来:你应该……怎样怎样去做。一经如此说教,非常难得的、可贵的感受肯定无影无踪。

又如孩子读名著,家长总是好为人师,不断给孩子讲解,唯恐孩子看不懂。其实,孩子能看懂多少看多少,能感觉到什么就感觉什么,孩子要提问也可以,没问题也无所谓。家长可以问问:“喜欢哪一篇?”“为什么喜欢?”孩子往往会说:“不清楚。”说不出来也是一种感觉。

指点孩子感觉学习,只要感觉到就行了,用不着家长画蛇添足,多发议论。孩子的感觉或许幼稚,并不深刻,但都无关紧要,只要不断地积累,感觉就会丰富。感觉是认识的基础,有了相当积累,认识就能上得去。

三、重符号学习,轻动作学习。家长在指点孩子学习时,多数重视了符号学习,学会了几个拼音,几个汉字,几个公式,几个单词。。。。。,而忽视了动作学习。人的智慧出自手指尖。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类智慧的发展要追溯到动作,心理学实验也证明能力是通过操练而发展的。家长一味地对孩子进行填鸭一般的知识灌输,忽略了孩子动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会使孩子缺少探索、求新、独立、求实的个性品质,难以适应日益竞争的社会。要改变这种状态,家长需要不断增强教育意识,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学会用教育的目光审视孩子,懂得培养孩子动手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孩子有了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他就获得了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能不断运用这些方法去寻求尚未知晓的知识,并不断探求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素质,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