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随笔】发掘孩子的“与众不同”

11年前 [03-31 22:09 周日]


你的孩子拥有比其他同龄儿童更高的才能吗?每个孩子都有特殊才能,给他们一个机会,就能超越他人。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体,重要的是作为家长你要善于去发现和挖掘出孩子与众不同的特质。

只是,让人倍感痛心疾首的是:当前的教育现状下,从学校出来的学生就像用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产品,一个个充满想象力的学生,不管他多么有棱角,随着年纪的增高,都将逐步被磨去,渐渐成为“听话”的“解题机器”。而父母、老师却在其中主动或被动的充当了“帮凶”、“傀儡”的角色,用近乎于“僵化”的尺度去衡量学生,于是一个个的“问题儿童”便产生了,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

其实问题儿童比起许多“聪明”孩子来,更有他们独特的优势,如:智商较高,反应敏捷;活泼好动,态度积极;热情开朗,领袖才能;心灵手巧,兴趣广泛;坦率真诚,童言无忌等。虽然,他们有时说谎,有时与老师、家长对着干,可是,您不得不承认那多是被家长老师逼出来的,可能他们常常是不得不将他的聪明都用来对付父母和老师了。在所谓淘气儿童面前,不少父母已经败下阵来,感到束手无策,所以,父母们应该反思和自省,必须重新考虑对待顽皮孩子的教育策略。

正如哲学家所说:每一片树叶都是不一样的。您的孩子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说的是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一个人本来就是多面的,“人比人气死人”――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所以,在家教中最应避免的就是紧紧用“成绩”的尺度去丈量孩子,或者常常将自家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攀比。

“孩子的与众不同未必是件坏事。”家长应正确看待自己孩子和别人的孩子,甚至是大多数孩子不一样的地方,尤其在智力发展和性格特点方面,应该因势利导,发挥特长。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独特的旅程和目的,他们已经有了成就伟大的种子,父母要做的是创造肥沃的土壤,使孩子按自己的意志成长,而不是父母认为孩子应该成为的样子,更不是将孩子雕琢成“千人一面”。了解孩子的独特之处,满足孩子的独特需求,对孩子异于他人的表现说“没关系”,才能给予孩子实现梦想的力量和信心。”

现代教育观念认为,教育不是为了淘汰人才,而是为了发现和选择不同的人才。古语有云:“一叶落而知秋”、“窥一斑而见全豹”。若父母能够顺应孩子的天性和身心发育特点,保护孩子“原生态”的秀外慧中之美,培养孩子具有健全的个性并非难事。家长和教师,都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个性特征。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优势智能”,家长应该帮孩子找到自己的“长板”,而不是“短板”。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学习方式,所以善于此不善于彼是很正常的,比如,一个孩子在骑车方面是个学得慢的人,有可能他在社交方面是个学得快的人。许多父母会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孩子相互比较,看到大多数孩子在骑车方面学得快,而自己的孩子学得慢,就会认为孩子有问题,而忽略了他学得快的其他方面。

因教育资源和环境的局限,使有些孩子在某方面处于劣势,但不等于他们没有成才的希望。因而不应歧视他们,而应给以真诚的理解和帮助。山自重,不失其威峻;海自重,不失其雄浑;人自重,不失其尊严。尊严,可使幼稚的少年成长和成熟,而懂得师长的期望与自己的责任。作为父母,责任是引导孩子,用赏识与信任引导他们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天生我才必有用”,人生下来就是要成就某种非凡的事业的、是负有使命的。当你的孩子感受到自己生命的特殊之时,就可能有一种“生命的觉醒”,觉得此生不可虚度,要给世界留下点东西,进而变成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身为人父的我,从过去到现在直至将来,我始终深信不疑儿子是与众不同的。孩子需要肯定,实事求是的、让孩子深信不疑的肯定好比一盏明灯始终照耀着他人生的道路,带给他力量,使他的人生变得更自信。做父母的其实早就应该懂得,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创造性,每一个孩子都会对他遇到的事情做出反应,每一个孩子都在努力塑造自己。因为他们生来就是独一无二的。【教之道】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