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弦)
学习了周玉萍老师的讲座——《掌握家庭教育的平衡能力(1)爱的能力》,感触良多,很多人活了一辈子,在爱与被爱的道路上盲目前行,苦苦求索,却不知道如何正确的去爱,为什么我们的爱不被孩子接受?为什么一份执着的爱不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和幸福?这就是缺乏爱的教育。而爱的能力不仅在现在影响着我们的家庭教育效果,而且在未来也会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幸福感、成就感。我想起了一件小事,在此愿和大家分享。
“现代家庭教育的核心是育人”,这句话我深以为意。因为生活本身并不是由一个个分数组成,而是充满着大小事件、形形色色的人以及各种各样的情绪,不同的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感受和生活际遇。因此,在我看来,教会孩子用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和处理这些人、事、情,应是为人父母的首要使命,帮助孩子提升情商,也能带来更为融洽、和谐的家庭生活,孩子受益,家庭受益,整个社会也将受益。
女儿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我在她的文具盒里,发现了7只已经死去的西瓜虫(就是有层壳,一碰就会卷起来的小虫子)。看着7具扭曲的小尸体,我很生气,虫子们好好地生活在花园里,遇到调皮孩子,凭白遭了灭顶之灾,还一下杀死7只。
我端着物证去审问嫌犯,她的小脸立刻僵住了,吞吞吐吐作了坦白。我提高八度,继续追问:“你跟它们玩一会儿也就算了,为什么要关到文具盒里呢?你看,7只全都闷死了!”
爸爸闻声探出脑袋,我把作案现场呈上,女儿则耷拉着脑袋,好像法庭上等待宣判的罪犯。
不料,素来严厉的老爸这次倒挺善解人意,一句“爸爸小时候也爱玩西瓜虫”,立刻就把酷似法庭的严肃气氛化解殆尽。看着相谈甚欢的父女俩,我虽觉不妥,也不便多言。
第二天,事态升级了。女儿在校园里抓蜗牛,因为老师有言在先,所以她新当没几天的小队长被撤了。
看着她蔫蔫的样子,我决定先抱一抱,安慰几句。小姑娘见我并不怪罪,心情一下子明亮起来:“妈妈,我同学说,等他的蜗牛生了小蜗牛,就可以送给我。”
“你要养蜗牛?”我顿时一脸的怪异!
“是啊,它们最爱吃叶子,只要喂一些小绿叶就行了。”
“哪有人养蜗牛的,你不觉得恶心吗?”
“唉,那养蝌蚪行吗?周末我们去池塘捉蝌蚪吧。”
我刚要将反对进行到底,忽然想起自己小时候也养过蝌蚪,还写过观察日记呢;又想起了客厅里正在结茧的蚕宝宝们……继而恍然大悟,对孩子们来说,养蜗牛、养蝌蚪、还是养蚕宝宝都是一样的,都是小生物,他们并不懂这中间的区别,再想到昨天的西瓜虫事件,我突然明白了女儿的心思。
于是我的声音柔和了许多:“你真的很想养吗?那要先学会怎么照顾它们,哪些小生物能养。就这样随便抓回来,反而害死它们了,就像那7只小西瓜虫。”
这句话触动了女儿的心声,她有些难过地低下头:“妈妈,其实我并不想害死它们,我只是很喜欢它们,想带回家来养着玩。”
我了然地抱抱她:“宝贝儿,妈妈绝对相信你没有坏心,可是你知道吗,同样是爱,也是有差异的!”
听了我的话,女儿一脸不解地抬起头,于是,我给她讲了小黄莺的故事。黄莺妈妈因为小黄莺失去了自由,宁愿喂毒浆果杀死自己亲爱的宝贝。对有些小动物来说,自由比生命还重要,失去了就再也不能快乐。
女儿若有所悟,我继续启发:“把小黄莺关进笼子的人也是因为太喜爱它了,但是这份爱为什么没能给小黄莺带来幸福呢?”
女儿继续思考,我适时揭开谜团:“因为他的爱是自私的,是索取的爱而不是付出的爱,他想让小黄莺天天为自己唱歌。”
“真正的喜爱,应该是为了小黄莺的需要去付出,而不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去索取。例如在树上挂个小房子供小鸟躲雨;放些水、食物啊之类的给小鸟喂食;植树造林,保护环境,保护小鸟的家园……那些行为就是一种付出的爱,是真正的爱护小鸟。”
看女儿还在遐想翩翩,我决定再把她的思绪从森林拉回现实:“你看,我们家有那么多的人都很爱你,如果每个人都是向你索取的爱,那你是幸福还是倒霉啊?”
小家伙这次没有停顿,眉毛一扬,立刻就算清了这笔账:“要是那样,爱我的人越多,我就越倒霉了!”
“对啦!”我满意地再一次抱抱她,“所以,真正的爱是付出而不是索取,是为了对方的利益去着想,而不是仅仅满足自己的个人需要。”
几天后,一个周末的早晨,女儿大清早就起床了,我还想再睡一会儿,她却不停地闹着我,想让我起来陪她。终于我忍无可忍地叫道:“我知道你很喜爱妈妈,想让我陪你玩,可你这种爱是付出还是索取呢?是让我高兴还是难受呢?”
我本来也是黔驴技穷地乱嚷嚷,基本就想着放弃抵抗、乖乖起床了,没想到女儿却出奇地安静下来,还悄悄地跑开了。
十分钟后,当我起床时,发现她已经帮我倒好了洗漱水,拿好了毛巾,整整齐齐地叠在一边,正在笨拙地挤着牙膏……
育人的甜头,我自己就这样率先品尝了。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