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扬与批评孩子的心理艺术
要改变家教批评多、表扬少的不良倾向。
遵守家庭教育表扬的心理规则,才能收到表扬的效果。
表扬是要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发掘孩子潜在的心理能量。
遵守家庭教育批评的心理规则,才能收到批评的效果。
批评不是挖苦,更不是打骂。
我想在这里和家长一起讨论一下,教育孩子时表扬孩子的心理艺术和批评孩子的心理艺术。
一、教育孩子要讲艺术
有一位父亲反省他教育孩子失败的教训,正如孩子母亲对他说的:什么话到你嘴里就难听三分,就是好话别人听起来也变了味,简直是阴阳怪调。
这位母亲谈的是批评的心理艺术。同样意思的话一个人说起来可以让心里顺当,有教育,有启发;可是由另一个人说出来可能干巴巴,没有味道甚至让人想发火。当然,前者对孩子的教育会起到良好的作用,后者对孩子的教育会产生不良作用。
我们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心情浮躁,急于求成。为孩子的学习、成长不惜金钱买营养品。还有的借钱为孩子买电脑。可是,很少有家长反省一下自己对孩子进行教育时,是不是讲究艺术。尤其是在批评孩子时是否讲究艺术,在表扬孩子时是否讲究艺术。
我希望家长们结合我们的讨论,对照一下自己过去在对孩子教育时,哪些批评、表扬是成功的,哪些批评、表扬是失败的。总结经验以利更好地教育孩子,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表扬的心理艺术
家长对子女进行教育,常用手段之一是表扬。正确使用表扬,正确运用表扬的原则,充分发挥表扬的心理艺术,将会收到教育子女的满意效果,否则,往往收不到应有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表扬是对人的某种言行给予肯定与赞扬,鼓励受表扬者保持、巩固与强化这种言行。
4.表扬程度要与成绩相当
表扬程度要与贡献程度相当,要与成绩相当,要与进步程度相当。
获得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一等奖,要比省里奥林匹克一等奖的表扬程度要高,这是合乎情理的。但是,对孩子表扬的程度与孩子的成绩程度、进步程度相当,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也不是都做得到的。
有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在星期六早晨看见前一天晚上下了大雪,就主动下楼,把楼前的雪扫干净了。他妈妈看见了,对这事情也没说什么。可是当天晚上孩子按时完成作业,而且在做作业期间没有看电视,他妈妈表扬了孩子这种行为。
不是说孩子做作业,在做作业当中不看电视,不应该肯定,而是说孩子能主动去楼下扫雪,这种行为、这种品德、这种自觉扫雪为大家利益着想的精神应加重表 扬。表扬程度要与成绩相当,要与进步相当,这是一条很重要的表扬心理艺术,但也不能机械地运用这种心理艺术,要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与成绩的实际情况恰当地 使用表扬程度与贡献程度相当的心理规则。
强化需及时。及时地强化,才能使良好道德品质、良好行为与良好的学习成绩及时得到巩固,以便更好地发展孩子的良好品德、良好行为与良好学习成绩。
过期的表扬将冲淡巩固良好品德、良好行为与良好学习成绩的作用。及时地表扬,父母会有更多的惊喜。
一名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在上完德育课回家后,自己洗袜子,妈妈下班后,看到了非常高兴,对孩子讲:“妈妈给你洗了十几年的袜子,你现在自己能洗袜子了, 爸爸妈妈非常高兴,你长大了,一定会料理自己的事情。”第二天放学后,这名孩子不仅自己洗袜子,而且还帮助妈妈把菜洗好。从此以后,这名孩子经常在学习之 余,帮助妈妈做些家务活。
对孩子的良好行为及时表扬,就会起到巩固孩子良好行为的作用,就会起到发展孩子良好行为的作用。
7.表扬的方式要变化
新颖的刺激、变化的刺激,容易唤起人们的注意,容易激发人们的动机;而不变化的刺激、千篇一律的刺激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有的家长用多年不变的单一的表扬方式,孩子听着无味道,司空见惯,不以为然,激发不了孩子良好的动机。
一名初三学生和他妈妈说:“我每次考得好跟我爸爸讲,他都是说‘好,要继续努力’,这成了爸爸的口头禅了,今天,晚上我爸爸回来后,我告诉他我这次的考 试成绩,妈妈您听着,爸爸准说这句话:‘好,要继续努力。’”爸爸下班回来后,儿子向爸爸汇报了这次考试的成绩,爸爸果然不假思索地说:“好,要继续努 力。”母子俩都哈哈大笑。爸爸这时觉得莫名其妙:“你们笑什么?”妈妈对他说:“笑的是你这句口头禅。孩子每次告诉你考试成绩,你都是用这句话,我们都听 烦了。”
家长使用单一的、不变的、重复的语言去表扬孩子,时间一长,起不到激励孩子的作用,有时甚至引起孩子的厌烦。
父母对孩子的学习、道德、健康等方面的进步要随时肯定与赞许,同时要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以便使孩子更快地进步。对孩子的表扬所用的语言不能单调,要 根据具体情况而有所变化,不要千篇一律。比如说孩子数学成绩进步了,要根据孩子目前的学习情况,买一两本确实有价值的参考书,给孩子以促进,提高孩子数学 成绩。孩子英语成绩提高了,可以给孩子买几盘录音带,促进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发展他的英语听力。
8.期待要合理
家长对孩子提出希望,提出要求,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一种鼓励。所以说,合理的期待也是一种表扬形式,运用得当会收到满意效果,运用不当反而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与积极性。
对孩子提出期待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从孩子的潜在能力出发,期待不能过高,要采取小步走的方式。例如,孩子的语文成绩不太好,上一次考了65分,这次考 了73分,首先要肯定孩子的进步,肯定孩子有能力提高语文成绩。其后希望孩子总结经验,继续提高语文成绩。可以和孩子商量,如继续努力,把语文成绩提高到 80分怎么样。根据孩子的潜力,学语文又得法的话,孩子再下一次考试提高几分是很有可能的。并且,要和孩子一起讨论把那些薄弱环节解决好,争取把语文成绩 再提高一步。这样孩子心理上对提高语文考试成绩心里就有底,很可能下一次语文考试成绩能超过80分。
如果不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出 发,向孩子提出考85分的目标,不仅起不到表扬的作用,而且可能使孩子增加心理压力,挫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家长对孩子提出下一次语文考试成绩要达到 85分,这只是家长的一种良好愿望,但是,是很难得以实现的。孩子从这次考试到下一次考试在语文上提高10分以上,这一般是比较困难的,提出这样的硬性目 标,孩子很难接受,家长的目标与要求不能转化为孩子内在的动力。
三、批评的心理艺术
家长对孩子进行批评是为了抑制孩子不良行为、不良品德与不良学习态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要正确运用批评的心理学原则与心理艺术,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1.批评要合理
批评要合理,批评合理才能使孩子从心理上产生接受感,才有可能抑制孩子不良品德、不良行为、不良习惯与不良学习态度等。
家长对孩子进行批评首先要把孩子错误或过失事实搞清楚,事实不清,夸大其词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在对孩子不良情况进行批评时,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绝 不能把一说成二。不少家长埋怨现在孩子不好管,说他他也不听,有时还顶嘴,无理辩三分。这些家长之所以批评孩子遭到拒绝,甚至不满,就是批评的理由不充 分,甚至夸大其词,使孩子产生反感情绪。
一位母亲下班后,看到孩子看电视,就板着脸对孩子说:“你怎么一放学回家就看电视,你这样 能够把作业做好吗?考试能考好吗?”她孩子马上说:“妈妈您不了解情况别乱批评,怎么能说我一回家就看电视呢?我回来已经做了一小时的作业,我刚看了15 分钟您就说我老看电视。”他妈妈说:“你还狡辩!还不承认!我看你考试怎么办。考不好咱俩再算账。”母子俩为此争吵了起来。母亲批评孩子是为了使孩子专心 致志做作业,不仅批评的目的没有达到,反而引起母子俩心里都不愉快,造成家庭气氛的不和谐,并严重影响孩子学习的情绪。
这位妈妈完全可以这样来提醒孩子,在做作业时最好不要看电视,她可以问一问孩子什么时间放学的,做了多长时间的作业,还有多少作业没有做完,提醒他抓紧点时间,因为马上就要考试。这样批评效果就会好一些,就不至于发生争吵。
2.批评要与教育结合起来
批评的目的是为了抑制孩子不良行为、不良品德、不良习惯与不良学习态度等。为了使批评能够达到目的,在对孩子进行批评时一定要讲明不良品德、不良行为、 不良习惯与不良学习态度的危害性,使孩子感到非常有必要克服这些缺点,并改正错误,使孩子感到爸爸妈妈批评自己的目的确实是为了自己好,是为自己能够更快 地进步,父母批评自己用心良苦。
批评孩子时一定要与教育孩子结合起来。在教育的基础上对孩子进行批评才能达到抑制孩子不良行为、不 良品德、不良习惯与不良学习态度的效果。我们有些家长批评孩子的方法不对,缺乏批评心理艺术,往往一见孩子做错了事情,张口就骂,伸手就打,甚至还罚站, 其实这都不能达到批评所要达到的目的,只能暂时抑制孩子不良行为与不良习惯。正像有的母亲所说:“这孩子真没记性,你刚说过他、骂过他,一阵过后,他又忘 了,照犯不误。”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还不是我们家长没有向孩子讲明不良行为的危害性,帮助孩子指出克服不良行为的途径,而只是简单化地说几句甚至骂几 句,这样自然达不到使孩子改正错误的目的。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