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但3岁亮亮的“远行”却是要打引号的。每天早上送亮亮进入幼儿园,亮亮妈妈都久久不肯离去。亮亮暂时没有适应新生活,见到老师会哭,亮亮妈妈心疼不已,每次都急忙上前哄亮亮。即使被丈夫拉出幼儿园大门,她还是不放心,贴着墙壁、竖着耳朵,听里面的动静,听着听着,居然又流眼泪了。
这位母亲的担忧可以理解,但如果家长不反思自己爱的限度和方式,“任性地爱”,很可能造成养育中“限制有余,放手不足”的现象,其中最典型的当数“蜡烛包”式的养育。
过去的新生儿不仅要用几层包被紧紧裹住,大人还必须把他的四肢放直,用布带在包外“五花大绑”,形成一个僵硬挺直的小“蜡烛包”,这使婴儿的身体没有任何自由活动与伸展的可能,给他的肉体和精神带来痛苦,影响其发育。这种“蜡烛包”仅是一个象征,它内蕴着一整套陈腐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反映出家长们试图塑造什么样的孩子以及如何塑造后代的意向。
父母们多喜欢孩子“乖”、“顺从”,不喜欢孩子“调皮”、“不听话”。家长们常从孩子婴儿起就想方设法限制他的活动,期冀孩子成年后有强烈的自控能力。在生活中常见到这样的场景,当孩子主动地伸出手去试探什么时,马上会听到成人“别动”的阻止声;热衷于游戏和户外活动的儿童也被看作“贪玩的野孩子”;咨询中见到不少儿童多是在祖辈、父辈和保姆的怀抱中长大,甚至有些孩子快3岁了,仍很少有机会下地独立活动;有些独生子女很难与同龄小朋友接触,因为家长生怕放手让孩子走向群体中,孩子会“吃亏”、“受气”。
其实,好动、好奇、好问、好与小朋友交往本是幼儿的特点,但不少家长却把好动当成调皮,嫌好奇心强的孩子太淘气,讨厌孩子刨根问到底,更把孩子丰富的想象当成异想天开,认为“贪玩”是天大的毛病,说孩子只会“瞎胡闹”。
另外,传统观念中总是教育子女要“循规蹈矩”、“不轻举妄动”,又源于“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成材”的旧观念,孩子若有大人认为的越轨行为,便要训之以戒尺。今天备受父母宠爱的独生子女,当他们拒绝父母的约束,家长又找不到对策时,要使孩子变得“驯服”,消除“野性”,有些家长就不得不动用武力了。
岂不知“蜡烛包”式的捆绑教育严重地扼杀了孩子刚刚萌发的好奇心,探究欲、丰富的想象力及独立精神,造成了拘谨、顺从、安分守己、缺乏信心和畏缩等性格特征。
事实证明,“蜡烛包”式的教育,不仅不能促进孩子的身体健康,更严重地阻碍了孩子独立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固化了孩子的心灵,因为“蜡烛包”式的教育极容易抽去孩子人格挺立的基石,弊害极大。温室的花朵难见风霜雨雪,襁褓中的孩子恐难自立行走,孩子有孩子的世界,父母最好不要过多干预。
世易时移,家长也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养方式,努力地提高自己的科学养育水平,不要过分限制孩子的探索自由,使他从小具有进取心和独立自主精神,在行为上变静态取向为主动求变,乐于挑战创新。
幼儿从小就该有机会在亲身经历的各种活动与经验中得到锻炼、提高能力,将来才有可能成为不怕困难、勇于实践的革新者。为此,无论在肉体还是精神上,父母都应根除对于子女“蜡烛包”式的捆绑,使孩子的发展获得充分解放。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