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谈父亲对孩子成长的作用

10年前 [02-06 06:55 周四]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缺少父亲的陪伴,这是我们现代社会的通病。《爸爸去哪儿》恰恰抓住了社会对父亲承担另一重家庭责任的期待。观众除了能在节目的轻松欢笑,在童心童趣中释放平日的压力之外,更能感受到亲子互动带来的父爱共鸣,为很多人提供了理想中更为亲密的亲子关系。 在我们现实家庭生活中,绝大多数是妈妈承担养育孩子的重任。男性常常以工作忙、打拼赚钱为由,把陪伴、教育子女的责任更多交给女性或老人来承担。对于大多数的普通家庭和明星家庭而言,父爱缺位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父亲角色是一个令人十分关注的话题。随着人口出生率的降低和家庭规模的小型化,由父母双亲和一个孩子组成的核心家庭逐渐占据很大的比例,人们逐渐关注起家庭成员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独生子女身上的种种缺陷映现着家庭教育的不良,许多研究的结果证实,越来越多的父亲“淡出”家庭教育是个重要原因。“父亲淡出”,其实质是男性文化在儿童教育中的整体“淡化”,使整个儿童教育处于女性文化状态之中。

  关心宝宝的成长爸爸义不容辞。由于爸爸在宝宝成长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因此不能只将育儿的工作交给母亲,爸爸也要积极的加入到科学育儿的工作中来。爸爸经常抱宝宝、和他玩、与他交流,不但会让宝宝长大后与爸爸更加亲密,还会促进孩子在各方面的健康发展。培养出健康、开朗、性格好的孩子。

  《爸爸去哪儿》视频中,“交换爸爸”一节,可以看出萌娃对自己爸爸独有的依恋,那种真情地泪水和哭声很使人感动。也许在家中,这些明星爸爸未必能得到孩子如此地依恋,只有通过参与节目,和孩子全天候地密切接触和照料,爸爸真正担当起育儿的角色,才使萌娃对爸爸渐生难以割舍地依恋,这是这档栏目给我们提供的最现实地意义。

  实际上,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亲的角色是母亲不能完全代替的。如果把培养教育孩子的重担完全交给母亲承担,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的。男人一般具有实践丰富、心胸开阔、性格刚强等长处,对教育子女是一种优势。父亲在子女个性形成和行为塑造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父亲对于孩子承担的主要是人格教育、创新教育、性别角色示范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等。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种种同性别角色相符合的行为,是他们在婴幼儿时期同父亲的教养分不开的。幼儿期是孩子形成正确性别角色的关键时期,男孩从父亲那里观察、模仿男性的语言和行为,逐步树立起“男子汉”的气概;女孩则从父亲那里接纳、学习同异性接触和交往的经验,这对孩子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许多做父亲的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塑造孩子人格和阳刚之气的人生历程中的作用。

  目前有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力远不止智力,还涉及体格、情感、性格、品德等多方面。长期缺乏父爱,孩子可能会患上“缺乏父爱综合症”,从而造成认知、个性、情感、体格方面的障碍与缺陷。与父亲接触少的孩子,其体重、身高、动作等方面的发育速度都要落后,普遍存在焦虑、自尊心低下、自控力弱等情感障碍,表现抑郁、孤独、任性、多动、有依赖感。

  国外研究显示,“缺乏父爱综合征”的孩子与那充分获得父爱的孩子相比,中学辍学率及成年后犯罪率均高出2倍;假如是女孩,长大后成为单身母亲的几率则高出3倍;缺乏父爱的孩子年龄愈小,患综合症的危险愈大。而耶鲁大学一项持续12年的研究表明:由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更好,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可见,全身心地扑在事业上,也许会换来更殷实的家境、为孩子赢得更好的起飞平台,却不见得能让孩子感受更多父爱,心理成长地更顺利。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