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周正认为,健全的人格,是一个人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基础。孩子健全的人格必须从小培养,父母怎样教育孩子呢?心理学家周正和大家谈谈自己如何教育孩子。
周正在央视的《心理访谈》中为从多家庭排忧解难,在湖南卫视的“周正亲子智慧”中为家长们支招献计,并出版《周正亲子二十法》、《新亲子时代的教子法则》、《孩子的说明书》等家教畅销书,因其观点鲜明、尖锐、务实被媒体誉为新锐资深实证心理学家。心理专家周正又是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周正在谈到教自己的孩子时,他是最重视对孩子人格的培养。周正认为,健全的人格,是一个人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基础。
心理学家周正谈教子
利用“心理技巧”建立孩子的学习优势
周正不重视学习成绩,至少在他眼里,孩子的学习成绩永远不是第一位的。因此,他不会去逼孩子学习,也不会为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周正重视的是学习方法,他认为一个好的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能让孩子受益终生。
研究心理学的周正知道,一个人在学心过程中,通过阅读或是听课,记住的知识是10%-15%,而如果通过亲身经历、有情感介入的互动情景式学习,记忆力就可达到60%-80%。因此,他想到了一个好方法,让儿子乐乐通过动画片去学英语,动画片有视频、有声音,具备了情景式的特点,而孩子由于喜欢动画片,就有了很强的情感投入。当然,还需要一个关键的因素,那就是互动。这个互动,不是由别人完成而是要由家长陪伴完成。
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每个寒暑假,吃完早餐,周正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陪乐乐学英国美国的大片,每天5句。他先把字幕放出来,然后让儿子把英文先记下来,接下来,听影片里的发音,听完后,周正会对儿子提出3个要求:会读、会写、会翻译。每天5句话,大概需要十来分钟的时间。他曾给儿子算过一个账,假如只按暑假来算,一天学5句,一个暑假就300句。假如坚持8年,就积累了2400句,如果再加上寒假,那就是将近5000句。一个孩子到了高中时,能掌握5000句原汁原味的英语,那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啊!
动画片的吸引、父亲的陪伴以及远景的展望,让乐乐学起英语来津津有味。偶尔周
正不在家,乐乐自己也主动去完成。爸爸回来后,他就兴奋不已地汇报情况。
英语学好了,周正对乐乐其他科目的学习,就更加不操心了。因为周正多年调查研究发现,发生厌学的孩子,常常源于对两门课的恐惧:英语、数学。如果在这两门课上打消了孩子的恐惧心理,孩子对学习就会很有信心。乐乐纯正的英语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数学成绩也很不错,周正相信,就算是儿子在其他科目上遇到一些小因难,有这个强大的信心支柱在,因难也会被安然度过。果然不出周正所料,儿子的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
小学升初中考试时,乐乐的不少同学抱怨:英语听力考试的速度太快了。英语口语和听力均为满分的乐乐却很奇怪的说:“不快呀,比动画片里的慢多了!”
重点中学为健全人格让步
乐乐的妈妈是博士,和他们共同生活的外婆退休前是教育局的科长。这样的背景,让她们很看重乐乐的学习成绩。乐乐小学升初中时,妈妈和外婆都非常希望他能考上重点中学,但周正却持反对意见。全家人很吃惊,上了重点中学,就等于一只脚迈进了大学,哪里有不让孩子上的道理。周正不让乐乐上重点中学的理由有两个:首先,这个学校离家非常远,是需要住校的。儿子年龄还小,最好的教育是来自家庭的,他需要父母的陪伴。过早地与父母分离,会让孩子觉得学习比亲还重要,这对整个人生来讲,就本末倒置了;其次,中学时期正是一个孩子建立信心的时期,而建立信心最关键的就是与周围环境的比较。考上那所重点中学的孩子,很多是拼命三郎,几乎放弃了很多休息、娱乐的时间,打拼出了好成绩。而乐乐是个爱玩的孩子,到了那里,他如果不努力,成绩一定会落后。虽然周正不看重学习成绩,但是,他很在乎儿子的内心体验,原本遥遥领先的学习成绩掉到了后面,这对小孩子来讲,是重大的挫败。可乐乐要是做拼命三郎的话,一定会错过更多宝贵素质的培养,周正绝不希望儿子为了好成绩,错过人生中更多美好的东西。道理一摆出,妻子和岳母都被说服了。
可是,就在报名的最后一天下午,乐乐给爸爸打电话说:“爸爸,看来我必须报重点了”
“儿子,你动摇啦,为什么呀?”周正问道。
“不是的……爸爸,老师让我报,说我是最有希望考上重点中学的,升学率和老师的奖金是挂钩的。老师对我很好,我想让老师获奖!”乐乐说道。
原本紧定的周正,妥协了。原因很简单,就是儿子懂得了为别人着想,懂得去熟悉一些适应社会的规则。这非常珍贵,一定要让儿子得到肯定。
于是周正同意了儿子报考重点中学,但是有言在先:即使考上了也不去读。
最后,乐乐以出色的成绩考上了重点中学,在录取通知书面前,妻子和岳母有所动摇,就连乐乐也动摇了,想去上重点。
周正很尊重儿子,但却认为,如果由于孩子年龄小无法清楚认识一些事情时,家长是有必要给孩子讲出来的。于是他对乐乐说:“你想过没有,考入这所重点中学的很多学生都是要为学习成绩拼命的!”
乐乐拍拍胸脯说:“那有什么了不起,我也可以拼啊!”
“是,你可以拼。不过儿子啊,你就因此不能听音乐、不能看电视、不能打篮球、不能和我去旅游,你每天能做的就是埋头苦读,你愿意吗?”
听爸爸一说,乐乐想法改变了,全家人的想法也都改变了。
后来,按照地理位置,乐乐分到了与自己家一墙之隔的普通中学。周正经常开玩笑说:“儿子呀,你的床和课桌的直线距离也就是50米,可以创吉尼斯纪录了!”
在这所普通学校里,乐乐的成绩很轻松地遥遥领先了。没有过大的学习压力,乐乐有很多的时间和爸爸打球,和家人谈心,了解他喜欢的军事知识,每天都过得很快乐。看着儿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周正打心眼里为儿子高兴。
初中毕业升高中时,儿子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郑州十一中。这次情况和前一次相反,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希望成绩好的同学能留在本校,老师轮番给前十名的同学做工作。但乐乐却觉得自己长大了,需要换个环境,认识一些新朋友和新老师。于是,他婉言谢绝了老师的换留,决定去读自己考上的重点高中。而这一次,周正没有因为学校远而进行干涉,他学得儿子长大了,分离不会对他的心理造成过大影响,他有权利去选择自己的生活。
尊重是送给儿子最宝贵的礼物
周正经常讲,作为家长要真正地爱孩子。但是做到真正爱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真爱孩子的家长一定会明白,自己的表达,一定是尊重孩子的,一定是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的。周正认为,家长教育孩子,实际上是很应验心理学上那个著名的“皮克马利翁”效应的:家长认为自己孩子是个宝,孩子就会变成一块宝;如果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个笨蛋,是个没出息的孩子,孩子就会“故意”去迎合家长的希望,虽然这种迎合有时候是无意识的。因此,周正在和乐乐相处的过程中特别注意给予儿子尊重和欣赏。
很多人都说出现在电视上的周教授风度翩翩。周正说,这一切都得益于儿子。每天晚上,儿子有空,就会叫爸爸一起去打球,周正每次都是欣然前往。看着周正矫健的身姿,很多人以为他和乐乐是哥俩儿。有时,周正还和儿子一起去练百米跑。40多岁的人练百米跑,总是引来别人的羡慕。周正拍着儿子说:“儿子,你老爸40多岁了,不发福,各项指标正常,还能跑百米,这真得谢谢你。”类似这种感谢儿子的话,周正经常说。
而对儿子乐乐的生活热情,诸如爱听音乐、爱打篮球、爱旅游、爱玩游戏……周正深深欣赏,他认为这是儿子最宝贵的财富,也是积极向上的最佳动力。有一次,周正和妻子去陪儿子买衣服,乐乐在一件“袍子”面前驻足很久,摸了大概十几分钟,但是价钱太贵,要700多元,而家里给儿子规定,每个季度服装费是750元,如果买了这一件,其他的就都泡汤了。看了半天,儿子还是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不久后,在另一商场看到同样的衣服,打折后300多元,儿子就要买下来,妻子觉得这件衣服太怪,不太同意儿子买,爱到阴拦的乐乐很生气,一路都不说话。周正认为,衣服,适合了可以穿到学校,不适合可以在家里穿,孩子喜欢才是最关键的。最后通过和妻子商量,还是给儿子买了。得到“袍子”的儿子,别提多兴奋了,连着三个晚上睡觉都穿着不肯脱下来。看着睡梦中儿子满脸陶醉的表情,周正想,儿子心中该是怎样的一种开心和快乐啊!这样积极的情感,是多么的宝贵和令人羡慕啊!
周正虽然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但绝对有原则。周正家里有很多契约,是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遵守的,周正认为契约是帮助孩子建立规矩的最好方法。从零花钱到作息时间,家里都有明文规定,这既减少了冲突,也培养了孩子对于生活的认识,让他从小就能意识到生活是有规则的,每个人都要去遵守。这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对孩子基本的生存规则,周正更有着严格的要求。从儿子上小学起,周正就培养儿子做家务的能力,比如说扫地、洗袜子。小孩子难免有偷懒时,周正发现了,就一定要惩罚他去完成。姥姥看着心疼,常常偷偷地帮着乐乐做。为了监督孩子养成做家务的习惯,周正有两年时间没在外面吃过午饭。周正觉得,做家务活,对孩子的意义很大。这是他将来独立生活的资本,也是培养家庭责任心的关键,更是珍惜生活、体谅父母、学会为别人付出的最好教育,而这些是一个人适应社会、幸福生活的必备素质。现在乐乐已经把劳动当成了一种乐趣,只要家里来了人,吃饭后,都是乐乐收拾桌子、洗碗,客人很吃惊,乐乐却很自豪。
现在的乐乐,一米八的个头,学习成绩优异,业余爱好也多,再加上儒雅的气质,吸引了不少女同学的关注,作为心理专家,周正自然知道,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儿子受人青睐,说明他有魅力呀!对于恋爱、性,这些很多家长避之唯恐不及的话题,周正从不回避,他总是能以轻松幽默的口气来引导儿子。而儿子也会和爸爸说,哪个女孩子喜欢自己了,哪个女子约自己了。周正一边听,一边点头:“哦,不错,不过还没有我那时候魅力大!”
儿子对老爸的事情当然感兴趣了,不停地问这问那。周正就说:“中学时还不算多,大学里更多呢!”这样,其实就是告诉孩子,将来有更多可选择的机会,孩子的注意力也就被引向未来了。
周正说,既然是回避不掉的问题,就拿上桌面来谈,反倒大家觉得都没什么了。其实孩子成熟了,他有自己的选择和看法,家长要做的就是给予适度的引导,让他有拨开迷雾的机会。
心理学家周正谈了自己教子的方法,相信能给父母们一些教育孩子的经验,更好地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和心理,让孩子全面的发展。
http://www.bamaol.com/Html/2014010216305708.shtml【晓岩转】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