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家庭教育的过程是家长对孩子实施全方位的教育、培养、引导、影响的过程,也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陪伴、共同的成长的过程。既然要教育、培养、引导孩子,就需要我们家长不断地学习新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学习一些好的教育方法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争取以最好的状态去面对孩子,以免在无意中给孩子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伤害。
作为一个幼儿园老师,从班级里的孩子家长平时各种行为举动,看到了很多家庭中存在的教育问题。以下是听了顾老师的讲座,又结合班级里的家长行为,得出的一些小感想:
1、千万不要溺爱孩子,孩子的许多坏习惯,都是因为家长的溺爱造成的。
2、孩子的习惯需要从小开始培养。
3、对孩子的溺爱,有时是源于家长的补偿心理。认为自己小时候困苦,自己的孩子就不能再受苦了。但我们父母并不能照顾孩子一辈子,为了孩子未来的幸福,小时侯吃点苦,为的是长大后少吃苦。
4、家长是孩子的老师,是永远的老师。
5、孩子也是家长的老师,小孩的纯真、质朴是家长要学习的。
6、如果把孩子比作一棵小树的话,家庭就是土壤,教师是园丁。如果土壤肥沃,树就会长得好。再加上教师如果是一个优秀的园丁的话,小树就能长成栋梁材了。
7、对孩子的第一次无礼要求,家长就要坚决拒绝,不然以后就会有更多的无礼要求。
8、饮食习惯,关系到其他习惯的养成。如有好吃零食的习惯,会影响到孩子在课堂上的注意力。
9、孩子能做的事情,一定要要求他自己做。家长一定要少代替。
10、与孩子一起看看书或报纸,然后分别谈谈感受。
11、在家庭中多表扬孩子。在表扬中成长的孩子,才会自信。表扬与溺爱,不是一回事。
12、从小要教孩子,家里来了客人,要有称呼。即使是同龄人。
13、爷爷、奶奶抚养长大的孩子,很多都会养成坏习惯。因为爷爷、奶奶一般不敢对孩子提出严格要求。
14、家长再忙,回到家,都要和孩子说说话。这样可以增进亲情,增加孩子对家长的信任。
15、要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交往。喜欢集体,善于交往,是未来成功的重要的素质。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教育方法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包办一切,致使幼儿最基本的自我服务能力和劳动习惯都比较差。所以,在家中,家长可以积极鼓励幼儿自己吃饭、穿鞋袜等,也可以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幼儿不仅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更懂得积极帮助他人。当然也不能忽视家长以身作则的作用,要做到深入了解幼儿,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鼓励、赏识他们,给其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让他们大胆朝前走。就如让幼儿学走路时,就要放开手,鼓励幼儿自己走动起来,慢慢也让他们学着跑起来。当幼儿成功完成“任务”时,家长也应为他们加油、喝彩。
家庭教育,这是一项长期、繁琐、细致的工作,所以,要从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中培养起来。如果我们爱孩子,就要从小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贯彻这样的思想: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些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放手让孩子经受磨练,独立成长,让他们自己去飞翔!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