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个环境,在这三个环境中,家庭教育是第一位的。因为,孩子学前期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渡过的,小学、中学仍有一半时间在家里,家长的精神状态、举止言行、为人处事、行为习惯等,无时不在影响着孩子们。可是,我国的教育却长期忽略了家庭教育管理,过份强调的都是学校教育改革。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家长忽略了自身的教育作用,“家庭仅仅是充当学校配角”的传统意识还比较牢固。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学校是从事教育的专门机构,拥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是教育孩子的主体,而家庭只是起“配合”学校教好孩子的作用。在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家长教育孩子的积极性普遍高,但不太懂得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及认知规律,不注重教育方法的科学性,有的还不理解学校所采用的教育手段的意义,只是一味盲目地“望子成龙”。许多家长思想上仍然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技能、重文凭轻素质的错误观念,尤其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受急功近利思想的冲击,部分家长在教育上出现了偏差。
2、学校忽视家庭的教育功能,“以教师为主导,以教室为中心”的传统观念还比较浓重。传统的学校教育有一个突出特征:就是靠单一的学校教育。受应试教育等不良教育指挥棒的影响,教育的发展方式还处于过多地依赖学校单一教育,特别是许多育人上的问题,本该是由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承担和解决的问题,全部或部分地由学校教育来承担。而且,由于这样的教育模式存在的时间较长,所以我们的学校教育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这样的“风格”——以学校教育为中心。这势必造成学校教育负担过重,造成我们的老师十分辛苦。结果,本该事半功倍的事,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和滞后,经常出现“事倍功半”。
3、社会转型期,不少家长在家庭教育上严重缺位。社会转型时期,家庭的组织结构呈现多样化。据我们的调查:不少外来或外出经商、务工的人数逐年增加,这类学生的家庭教育缺失比较严重;其次,由于工作压力、节奏加快和独生子女家长等因素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教育和看护孩子的义务落到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身上,祖孙两代年龄相差太大,且大部分祖辈文化素质偏低,这就给家庭教育带来更多的问题与困难。另外,还有不少学生的家庭,母亲是全职妈妈,学历水平、文化素养参差不齐。多元化的家庭结构给家庭教育带来许多可变因素,呼唤现代家庭教育的创新。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