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分享感悟精选(二)

8年前 [03-16 19:14 周三]
    【你分享我感悟】
上海20160313霞光读《不输》摘录分享:在家庭中父母双方扮演的角色和分工是不同的,爸爸一般代表的是力量坚强和保护,而妈妈给人的感觉是温暖和温柔的,一软一硬才会达到平衡,如果妈妈总是当着孩子的面训斥爸爸,那就是破坏了这种平衡,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心理困惑。D全文见《不输》23卷P113  【王扣凤感悟】看来没有关系的事物其实都有联系,宇宙中的一切都遵循着某种规律运转,遵循自然之道是万事成功的公开秘诀!

   

   【王小峰感悟】《中庸》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心,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君子素其位而行。”在家庭教育中太重要了,夫妻之间连起码的尊重都做不到,家庭教育素养便无从谈起,也就不可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各位老师晚安![玫瑰] 



    

   上海20160314许阳《不输》分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当下社会,有很多跟风的家长看到别的孩子在周末去补习班,不管自己的孩子愿不愿意,问也不问自己的孩子就把他们硬“塞”进补习班里;看到人家的孩子在学钢琴或其他乐器,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孩子放进去再说,然后就听这些家长相互抱怨,累死了平时上班到了周末也不得闲,疲于奔命于各大补习班,殊不知,这些又都是谁之过呢?
        既然自己在周末都想休息休息,放松一下,孩子又何尝不想呢?既然自己都不心甘情愿,那为何又不问问孩子愿不愿意,和孩子商量商量呢?而想当然的认为“人家的孩子”愿意一定自家的孩子也喜欢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道理很多家长都懂,但如何做,却未必人人都了然于心。 
        孩子的教育在于家长的合理引导而非全盘规划,有时家长的“好心”未必得到你想要的所谓的“结果”。莫等到木已成舟才觉得晚了,那时真的后悔莫及。孩子和我们之间也是一种“合作”的关系,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对孩子多一份倾听、多一份理解、宽容,换来的结果是“合作”双方的双赢,我们有何尝不希望得到这样的结果呢? 
   【学习感悟分享】:越是学习家庭教育,越发现自己在家庭教育专业化知识上的欠缺,越发现自己离一个合格母亲的标准还很遥远,更不要说优秀了。很多的时候,道理懂了一些,但真正实施起来,难上加难,因为之前从来没有人教给我做父母的正确理念和方法。我们都是在道听途说、稀里糊涂、自以为是的道路上教育着孩子。没有出现大问题就觉得父母做的还不错,出了一些问题,就把错误归咎到无辜的孩子身上,或者觉得自己一败涂地。在教育过程的点点滴滴中,我们都不知道带给自己和孩子多少或者多大的伤害。家庭是社会的基石,父母是孩子的根基。现在的社会风气越来越差,问题越来越多,人们越来越没有幸福感,其实究其根底都是因为我们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感谢顾老师!感谢中华家庭教育这个平台和所有的老师,让我学到了很多。希望更多的人在家庭教育的学习中受益,希望我们的社会因为家庭教育的改变而变得更加美好![微笑] 

  

   广东黄林伟20160314每日读《不输》分享: 好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


         父母的真正年龄是与孩子同岁,  没有人天生就会做父母,好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成长。而想做好父母,先要修好自己。
         教育孩子就是教育自己,做一个好人,很开心的人,内在的智慧也会释放出来。修好自己,孩子也会跟着有好的转变。所以,我们必须不能放松自己的学习,修炼自己的心灵。
        人生没有所谓的起跑线,做一个快乐的人最重要。请亲爱的家长们,不要为了自己的功利心,不要为了自己的要求和喜好,违背孩子的天性,剥夺他们的快乐。“不要再让孩子替你圆梦,不要再给孩子过多的苛求,不要……不要……太多的不要。”《不输》第23卷    P45页
         
   蒋东菊 201603014: 兴趣,来自于缺乏
想让一个人喜欢和珍惜什么,就不要在这方面给太多太满,更不能以此作为交换条件或惩罚手段,强行要求他接受,而要适当地剥夺,让他通过危机感和不满足感,产生珍惜感。同时最最重要的的是让他在行事过程中伴有愉快感,成就感和自尊感——这无论在学习还是其他事情上,都是普遍适用的。
杜威说:“一切需要和欲望都含有缺乏。”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并认真琢磨。《不输》第22卷P143 
   【王小峰分享】义乌老叨:《孩子最需要的不是旅行,而是同伴》《 最美好的教育不在课堂在路上》 两篇文章分别发表于教育专业媒体《文汇教育》和《家庭教育》上,两篇文章各自都强调了教育之“最”,你信谁的?其实信谁都不可以!无论是教育的内容还是方法有,都有诸多要素,相辅相成,不可或缺。也无法比较谁更重要,正如“胃与肝哪个重要”之问一样!教育观念乱元时代,家长们千万不要把脑袋长到别人身上,人云亦云,拉着黄牛就当马,被偏颇的育儿理论逼死人,也千万别让“伪教育”害了自家的孩子! 


   上海~刘芝每日读《不输》分享(20160316):《绕开好习惯培养的误区》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不输》24卷P200
在培养孩子好习惯的过程中,适当严格要求是对的,但过于刻板的清规戒律,很可能会给孩子的心理发展埋下健康隐患。所以,必要时的适当变通和特定情境下的宽容十分重要。//《不输》24卷P201


广东黄林伟20160316每日读《不输》分享:   站得远些看孩子

       故事分享: 一日笔者上山游玩,途中远远地看见一颗茂密的枫树,红彤彤的枫叶似一片彩云,又似一团火焰,那种美丽让笔者忍不住啧啧赞叹。可走近一看,很多叶子其实斑斑驳驳,百孔千疮,挑来挑去也没摘到一片理想的枫叶。由此道出了一个审美的真理:距离才是美。
         其实,在对待孩子上,我们也是如此。很多家长总是拿自己孩子的缺点和身边孩子的优点去比较,往往是越比越伤心。也因为父母的爱之深盼之切,哪怕孩子有丝毫的差错和不足也超乎寻常地在意。也许就是因为身为父母,我们离孩子太近了,总是带着放大镜去寻找孩子的微小的不足,而忽略了孩子的优点,正所谓一叶障目。
       站得远些,给点空间,隔点距离看孩子,也许我们看到的将是一个更真实、更出色的孩子!     《不输》第19卷     P166页


  何瑛每日读不输24卷:《绕开好习惯培养的误区》
      在家庭教育中,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从小养成孩子的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于是,许多父母非常重视加强对孩子各种好习惯的培养,比如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诚信习惯、友善习惯等等。但是,很多家长发现自己的付出,并没有获得良好的效果,感到力不从心甚至事与愿违。纵观家长的各种做法,出于方便家长自身的、以及过于严苛的做法,是常见而又绕不开的两大误区。如果出于方便家长自身而给孩子制定的规则,因忽视孩子的自我需求,往往不利于孩子的自身发展;如果过于严厉苛刻的规则和管教,容易让孩子养成追求完美的人格,自我要求过于严格,特别害怕犯错误,内心缺乏安全感,可能埋下强迫性、焦虑性、疑病性神经症等心理障碍的隐患。所以,父母要正确认识培养孩子习惯的意义,切合孩子的实际需要,有利于孩子的自我学习和发展;既要严格要求,又要适时变通和适当宽容,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方柳红读《不输》17卷
       为什么当家长放弃长篇大论时,孩子反而更愿意与家长合作呢?作为成人,我们会有这样的经历,当有人给出一大堆理由,来说明你为什么应该去做某件事情时,往往她给的理由越多,我们的反抗意识就越强烈。对于孩子来说更是如此,你的要求越简短,他越愿意与你合作。当家长用简短的话,礼貌地说明自己对孩子的要求时,不但会赢得孩子的合作,而且这也是家长树立权威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向孩子表明了这样一种态度:你可以拒绝,但家长才是主导者。P192

   

    江承杏读《不输》分享             《这才是判断一个人受过教育的铁证》之教育不教知识和技能,却让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
●享誉全球的教育家,曾在1993至2013年任耶鲁大学校长的理查德.莱文说过: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居然拥有了某种狠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
●他认为,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是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在大学毕业后才需要去学习和掌握的东西,那不是耶鲁大学教育的任务。
●  自由地发挥个人潜质,自由地选择学习方向,不为功利所累,为生命的成长确定方向,为社会、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这才是莱文心目中耶鲁教育的目的。                          25卷《不输》p72
【感悟:教育视野决定教育品质,少一些功利,多一些远瞻,让教育无痕地润泽孩子的生命。无力改变大环境,但可以通过学习创设适宜的小环境。坚持!】

   山东威海郭俊红20160316读《不输》分享:
《放下父母的面子,让孩子健康成长》(陈敬仁)
       “孩子你不用追求完美,不用替我挣面子,不用为我传宗接代,更不用给我养老。我只要你健康成长,让我有机会与你共度一段快乐的时光!”
       生活中,有没有发生过孩子让你尴尬,或有损于你颜面的事情呢?如果有,就让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试着理解孩子吧。
       1、不要让孩子给你挣“面子”。
       2、不要为了你的面子而当众拆穿孩子。
       3、淡定面对孩子给你“丢脸”的时刻。
     (第25卷P17)

【晓岩收集整理】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