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阳心语:有一个家长问:“暖阳老师,你说要找到孩子的优点给予强化,但是,我如果每天只去注意孩子的优点,而不去提孩子学习的事,孩子不会因此耽误了学业吗?”
我想,很多家长可能都存在这个疑问,因为在当前这个大教育背景下,大家太担心自己的孩子没有前途了,因此,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和担忧。
一个人是否有前途,以后的人生路是否是成功的,我想每个人的定义可能都不一样。但有几点大家可能都会认可,一是有知识、有文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习好、成绩好,将来成为一个高校的优秀学生;二是,有自信。就是对自己充满信心,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自己的优势在哪儿,以便于以后把自己优势的部分发挥到极致;三是,阳光的心态。就是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情况,内心都是充满正能量,好的事情能接纳,不好的事情一样可以包容和担当,并有力量扭转乾坤。四是,有感恩的心、善良的心。当一个人总是能感受到别人对我们的帮助和爱的时候,那么这个人感受幸福的能力也一定是非常强的,并且也很容易把自己的爱用善良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那么,可以想像这个人的人际关系一定是相当棒。
当然,一个人需要具备的能力还有很多,但以我个人来看,更看重这四点。我相信一个人如果具备了这几点,以后的人生想不成功都难。那么在这四点里边应该是怎样的一个排列方式,可能是大家最为关注和最为纠结的地方,这也许就是你这个问题中的担心点。我个人认为这四点哪一点都不能缺少,因为缺少了哪一点对于一个人的人生来说都可能是一种缺憾,但是还是要在内心有一个取舍,当这四点不能同时达到的时候,我们先要哪一点。
在我接触的众多家庭中,我有一个非常大的感受,就是当一个孩子拥有了后边三点,第一点好像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再退一步说,假如孩子在学业方面真的就是不行,那么当他拥有了后边的三点特质,以后的生活一样是非常精彩。但是,大多数的家长在偏重追求孩子的学业成绩时,因为方式方法的偏差,因为理念的偏差,因为心态的不成熟,实际上是打压了孩子后边三点特质的发展和提升的,这才是我特别想提醒大家的。
如果只是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甚至把学习当成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就容易让这个孩子内心充满焦虑和压力,一旦学习不如别人,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全无,孩子怎么可能阳光起来,因为他会内心非常自卑。一个孩子如果在父母眼里是个不中用的人,这个孩子就会认定自己确实是一个不中用的人,孩子还怎么有可能去过好自己的人生呢?假如再加上父母错误教育方式的管教,孩子哪还有感恩之心,对这样一个孩子来说,他的内心是充满恐惧和焦虑的、充满愤怒和委曲的,这样,一个孩子有可能不但学习不成,其它方面的特质也被我们打压没了。
而我时常让大家找孩子的优点,是因为大家在孩子身上有着太多的错误理念和错误的教育方式,找优点不是目的,而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家的目光从把学业当成唯一,转移到孩子自身上来,看到孩子、看到孩子的其它特质,让孩子在学业方面还不如意的情况下,不至于失去自信和阳光的心态,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爱的不是我的成绩而是我这个独特的人,让孩子知道我除了学习上的不如意之外还有着这么多的闪光点。那么,这个孩子内心的力量会慢慢积聚起来,会慢慢变得自信满满,这个时候,再去引领孩子的学业,我想就可以水到渠成了。
当然,找优点还有另一个目的,就是让大家重拾对孩子的信心,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也许我们很多人在孩子的学业方面受到的打击太多了,甚至因此对孩子失去信心、看不到孩子的未来和希望。当我们一点一点去发现孩子除学业之外的这么多优点的时候,我们内心的焦虑会一点点变少,我们会发自内心地找回对孩子的那份爱。那么,我们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自然就会变的很好,当孩子感受到父母这份爱的时候,也一定会让孩子感受到自信和力量,感受到阳光和温暖,那么,这个孩子也许更愿意配合我们的引导和教育,对吗?
所以,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因为学业的不如意再失去自信和感受幸福的能力,不然,我们最终不但会失望难过,还有可能输掉孩子一生的幸福。
何瑛每日读不输25卷:《各国“家长会”怎么开》
“家长会”是家校联系的常用方式。孩子从幼儿园的高中,几乎年年都有几次,是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渠道。法国人强调细节与民主,“家长会”不仅是家长了解学校信息和情况的重要渠道,也是家长参与学校运作和管理的一种方式;瑞典人的家长会氛围很轻松;日本则更多地强调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的管理;印度则是老师、孩子与家长三人之间的一次“面谈”。每一种形式自有其道理,但是都能保证家长与老师直接会面。
我们的家长会形式也比较多,通过家长会,父母能够了解学校的教育管理动态,了解老师的教学情况,了解孩子在学校表现,也能了解老师对孩子评价,更重要的是通过交流,为家长学习和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创造了一次难得的机会。然而,我们有些父母对待家长会态度就不太尽人如意,总以工作忙或其他理由为借口百般推诿,其实这样的做法着实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既伤害老师也伤害孩子的情感,孩子自此以为父母根本不关心自己,甚至怀疑父母对自己的爱;让老师觉得家长都不予重视的孩子,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没用。父母应该为孩子与老师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在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中,更多的介绍孩子在家的优秀表现,及时向孩子反馈老师的正面评价和鼓励建议。确实因故不能参加的,一定要另行安排时间与老师面谈。教育不要仅仅专注于言传,更要注重父母的身教示范。不要轻视家长会,不要怕去学校见老师,不管老师怎样评价你的孩子,也不要担心怎样对待你,孩子最重要。
蔡蔚萍 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25卷P46 两个实验:第一个,堪萨斯大学的两名儿童心理学家李斯莉和哈特跟踪研究了42个来自不同层次家庭的9个月到3岁的孩子发现,父母接受过高等教育,来自于较好家庭的孩子平均每小时接收的词汇量是2153个单词,而来自靠领救济金生活的家庭的孩子平均每天词汇量是616个,4年以后他们的差距是3000万个。第二个实验是,研究人员对9个月的婴儿进行测试,一部分婴儿与说地道的中文的老师互动;一部分婴儿则通过录像观看中文老师,12个月后,面对面跟老师互动的婴儿明显辨识中文能力要强。第一个例子里,研究人员发现,贫困家庭的父母更倾向于说话简短而敷衍,来自家庭背景较好的家庭的父母更倾向于跟孩子交谈不同的话题,鼓励他们运用自己的记忆力和想象力。这两个例子告诉我们,陪伴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爱。有些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听说能力和表达能力,把孩子交给录音机或其它电子设备,殊不知,那样孩子不仅学习的效果不好,也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爱。我们教孩子学那么多知识,最终不过是让他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如果他们没有感受爱的能力,何来幸福可言呢?
【晓岩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