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分享感悟精选(一百零五)

8年前 [09-29 06:55 周四]

 
海口龙峰小学  邓天爱 2016.9.26日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26卷 第1页《发脾气是本能,管住脾气是本事》之一 孩子脾气大 是家长惯出来的吗?  温柔坚定:温柔是指态度是温和的,平静的,淡定的,做到不批评指责,情绪不失控;原则是指要遵守原制定的规则,不随意变更,态度坚决,守住底线。书中案例:文中作者以“睡觉时间到”“午休时间到”为规则,坚决执行,但是态度温和,情绪上平稳,内心淡定,不急不躁。  

 

海口龙峰小学  邓天爱      2016年9月27日 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26卷 第3页 之《发脾气是本能,管住脾气是本事》之二 孩子情绪失控是家长惹出来的祸:有多少家长真正反思过 孩子的问题,是自己在养育中导致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制造的?是你蒙住了孩子好奇的双眼,捆绑了孩子探索的双手。学习和求知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孩子厌学,一定是孩子还很小的时候,你压制了孩子求知和探索的天性。 如果把孩子比作花朵,家长要做园丁,只给孩子适当的浇水施肥,让花按照它的规律发芽·长大·开花;如果把孩子比作天使,家长不要做上帝,要做天使的守护人,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不干涉,不控制。请闭上您制造问题的嘴,收起捆绑孩子的手,把成长的自由真正还给孩子!请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孩子的需要和感受,让他们 她们按照自己的基因图谱成长。祝福大家!!! 


何瑛每日读《不输》26卷“父母课堂3”:《世上没有不乖儿》

      孩子没有不乖这回事,只有未被满足的需求,需要让父母看见;孩子也没有所谓的行为偏差,那是孩子爱在呼唤。孩子与成人一样,有着很重要的基本需求,而且他们会通过某些努力,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孩子不是不乖,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采取行动。如果我们的父母都能认同这种观点,那么,孩子的任何行为表现都是合理的。

      在成年人的眼里,孩子的许多行为真得是特别怪异、难以理解、更难以接受。譬如,有的孩子总是坐立不安,注意力不能集中;有的孩子常常出言不逊,特别冲动容易发怒;有的孩子敏感、多疑、脆弱,稍有不顺就萎靡不振;有的孩子做什么事都磨磨蹭蹭,却特别喜欢指挥别人……我们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行为呢?套用现代家庭教育中一句常用的话,那就是孩子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孩子偏差或问题行为的背后,一定是有问题的教育。这句话听起来总感到不太舒服,似乎是在追究父母的责任,但事实上,也正是父母在对孩子的教养上出现了错误,至少,我们还没有真正了解孩子。


张晓霞暖阳心语:有家长问:“我已经通过学习懂得了很多教育方面的道理,也明白了自己曾经做错了什么,但是为什么我还是觉得问题就在那儿摆着解决不了呢?”
我想,这个问题应该是个很普遍的疑问,先是纠结于问题的不能解决,继而怀疑学习的必要性,也有很多家长最终选择了放弃。但更多的家长没有放弃,但一直挣扎于一种纠结、焦虑的痛苦中走不出来。
原因到底出在哪儿?
一方面,很多家长为了学习而学习。
很多家长很不理解,不是很多老师说家长必须学习吗?学习怎么还会有错了?学习并不是错了,而是有些家长会热衷于学习,到处学习,学习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方法,甚至忙到因为学习而影响到现实生活,甚至因为学习没有了与孩子、与家人的相处时间。我就想问一下大家:我们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只是为了学习吗?只是为了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忙碌和有所作为吗?难道我们的学习不是为了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吗?我们的学习不是为了有更多、更有效的时间陪伴家人吗?假如因为学习而影响到家庭生活、影响到工作、影响到与家人孩子的相处时间,我想说,这样的学习不学也罢。
再说严重点,有些人只所以热衷于学习,还有一个自己也可能觉察不到的原因,就是我在忙碌中逃避现实和责任。我不断地告诉自己,也用这样的忙碌告诉别人:你看,我不是在为家庭的和睦而努力吗?我不是在为解决问题而付出吗?这样,内心的自责和愧疚就会减少很多,就会自我安慰,即使问题解决不了,也不是我的责任了。
也许这样说有很多人会觉得冤枉,但我觉得这真的是一个有时候连我自己也不愿意承认的事实。
第二方面,学习只是纸上谈兵,而不付诸行动。
有一个家长曾不断地向我提问:“我的孩子为什么还是老样子?”我问她:“那我们谈到的夫妻关系问题你有在努力吗?你做了些什么吗?”这个家长非常理直气壮地告诉我:“我当然在做啊,我每天听课、看书,看到了我们家庭的问题所在,也真的明白了很多,可是我的老公不配合啊!”我告诉她:“不要管老公是不是配合,我想知道你为这个夫妻关系做出了哪些努力。”
这就是问题所在,学习只是懂得了道理,也找到了问题的根源,知道了孩子今天的状况与夫妻关系有着很大的相关,但是,这位家长却一直没有为此而行动起来。
就像我们走路时前边遇到了沟,知道了我如果过不了这条沟,就会工作迟到。我们只是在沟边徘徊,而不去想办法试试如何去过这个沟,不去行动起来,这条沟就永远是我们工作之路上的一个障碍,永远过不了这条沟。
去做,哪怕是失败,我们可以从中得到经验教训,然后再去尝试,一定会找到一个方法走过去。
因此,真正的学习是我们要把学到的用到生活和工作之中,用到我们与家人孩子的关系处理之中,然后,在用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验证我们学到的是否正确?总结一下为什么别人用起来可以我不可以?在带成长小组的姐妹时,有些姐妹会因有时候不能按时上课而感觉愧疚和抱歉,我会坦诚地告诉她们:“学习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假如今晚的课会影响到你的现实生活,就得毫不犹豫地选择生活。”只有这样,我们为了现实而学习,为了更好的陪伴家人而学习,我们所有的家人才会支持我们的学习行动,不然,孩子和家人一定会觉得我们只是走火入魔的被洗脑而已。
另外,我们一定要告诉自己:不管改变这一点有多么的难,我既然是父母,我就得担当起父母的责任,我就得有力量去承担。并坚信自己只要在问题面前表现出我们的担当、阳光和自信,就一定可以给到孩子一种人生中遇到问题的榜样,更会因为我们的力量而带动孩子和家人一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快乐地成长。


方柳红20160927《不输》第八卷
沟通的四个宝盒
*优点宝盒:比马龙定律认为:“你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孩子,孩子便将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句话点出一个关键,父母善于捕捉孩子优点,孩子会变得更讨人喜欢。
*幽默宝盒:成长于幽默家庭的孩子更具有创造力,凡事爱动脑筋,会给烦恼找阶梯,替压力找出口,让心情好起来,这样的孩子离成功更近。
*猜心宝盒:即使是儿童心理学家,也猜不透儿童全部的心思。借助猜心宝盒可以了解孩子某些行为的背后意思,并进一步和孩子进行好沟通。
*创意宝盒:未来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创意,它是一种举一反三的能力。孩子们现在多半只能举一反一,因为我们很少让他思考、想象,少了独立的意见,创意便不见了。别以为孩子什么都不会,只要大人乐于提供机会,他有可能什么都会了。P95


张晓霞暖阳心语:暖阳老师:想请教您一个问题,孩子高三了,学习动力不足,离不开手机。开学后约定写作业时把手机拿出房间,静心做作业,执行的前两天做作业时出来看了两次手机,之后就没有了。后来我发现他问同学借了一部手机,自己的手机拿出房间,这件事我该怎么和孩子沟通?

从您的提问中,我看到几个方面:
一是,孩子学习动力不足与离不开手机不是因果关系,只能说手机时间控制不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
所以,学习动力不足和离不开手机是两个问题,不要混在一起去解决,更不能因为这个问题去训孩子的另一个问题。当我们总是把所有问题最终归结为孩子的学习问题时,孩子就恨透了学习,一个恨死学习的孩子,怎么可能会喜欢学习,怎么可以有学习的动力呢?
所以,很多时候,孩子学习的动力就是这样被我们无意中一点点打磨掉的。
二是,孩子有行动、有想法,只是没有力量坚持,这一点当妈妈的应该在心里和嘴上都能给予孩子充分的肯定和赞赏。
如果看不到这一点,一方面说明妈妈眼里看不到孩子本身,只能看到听话的好孩子,也就是说妈妈看不到孩子努力的过程,只想要一个美好的结果。这样做的结果,只能让孩子以后连前边的努力的力量也会消失了。
三是,孩子已经按约定把自己的手机拿出房间,并且再没有反悔,这一点妈妈应该相当的肯定。因这这里边有孩子对妈妈的尊重,也有遵守约定的品质。
假如妈妈看不到这一点,只看到孩子又拿了同学的手机在玩,恐怕之前的约定也会让孩子后悔,甚至是反悔,因为他知道妈妈一定是不信任他能做好的。
四是,妈妈的焦虑其实就是对孩子的不信任,不相信自己的孩子可以做好,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有自制力。那么,孩子很可能会“满足妈妈的心愿”,他就做一个没自制力、不值得妈妈信任的“坏孩子”。
所以,从这几个方面来看,我希望妈妈看到一个事实,你要在问题中去发现孩子好的一面,孩子才觉得有了希望。假如妈妈把孩子看得无药可救,你的孩子真的可能就破罐子破摔给你看了。
其实,在我们的工作中也会有这样的体会,假如我们在一个单位中,你感觉无论如何也不能受到领导的重视,努力一回不成,再努力一回领导还是视而不见,那我们往往就会不自觉地消失了努力的劲头,干脆应付好了,我干吗还要努力?
这是做为成人的我们会有这样的情况,不管怎样对领导有意见,不管怎样没有努力的愿望,至少做为成人的我们还明白一点,我们需要这份工作养家糊口呢,所以我们有多么的不情愿也会应付一下领导和工作,对吗?但是,我们的孩子可不一样,他们在父母面前不存在被开除、被下岗这一说,所以,他们很容易来个完全放弃,放弃自己、放弃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到那时,我们真的后悔都来不及了。
至于孩子又拿同学的手机回来看,我相信这只是一个阶段而已,一方面,同学的手机不可能一直让他玩;另一方面,孩子自制需要一个过程,既然已经坚持把自己的手机放在外面,就要完全相信孩子一定会在妈妈的信任中有更强的自制力,从而在学习时间时不会玩手机。要知道,妈妈的信任是给予孩子力量的最好的渠道。
另外,不妨妈妈大方一些,只要孩子能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之外可以主动给孩子玩一会儿,满足孩子的愿望,就像我们学习唱歌时,半懂不懂的时候特喜欢唱,真的会了,就没那大吸引力了。妈妈的主动态度,一方面给到孩子信任的力量,一方面其实也把握了主动权哦。


何瑛每日读《不输》26卷“父母课堂4”:《确认优点是家长必须做的“规定动作”》
      孩子贪玩,无心学习功课,这是一个最为常见,又是令父母最为头疼的问题。贪玩,是每一个孩子的本性,不是什么缺点所以不需要批评。无心学习功课其实也是孩子的正常反应,因为功课的学习没有让孩子感到快乐,相反让孩子感受到很痛苦,那么,谁愿意去做让自己痛苦的事情呢,而让孩子感到痛苦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早期教育出了问题,包括早期的家庭和学校教育,没有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孩子常常是在家长和老师的强迫下被动学习,因此感到痛苦而厌烦学习。
      我们知道,在孩子幼小的心里,他们不知道自己行不行,所有的能力是潜在的。孩子的成长原本就是不断确认的过程。只有得到成人的接纳、认同和肯定,孩子的自尊心才会逐渐确立起来,才会觉得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只有得到成人的包容、信任和鼓励,孩子才会建立自信心,才会逐渐确立责任心。反之,我们的家长和老师都长着一双挑剔、批评的眼睛,专门去盯孩子的缺点,孩子就会感到迷茫、恐惧和痛苦。


 李娟读《不输》25卷p50
         (20160929)
     今早再读《把孩子当作别人家的孩子欣赏》,通常父母都喜欢称赞别人家的孩子,而忽视了自己孩子的优点。对自己的孩子要求太高,忍受不了孩子一丁点的错误。却很容易原谅别人家的孩子。以前我也是总是感叹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那么优秀。现在我相信自己的女儿,越来越欣赏她,也学会了赞美孩子。现在和女儿之间如同朋友。
     有的时候,不妨就把自己孩子当做别人家孩子来欣赏,这样就可以对孩子有个客观的认识。
【】晓岩收集整理【】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