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分享感悟精选(一百三十三)

7年前 [12-27 07:17 周二]

20161225许阳每日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26卷: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刻不容缓                                      

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制造了一起绑架案,只因男女争风吃醋,受害人遭受了种种“酷刑”:被扒光衣服、烧头发、吃沙子等等。而肇事者却认为这是小事,教训一下就可以了。更为夸张的是肇事者父母为了帮孩子逃避责任,帮孩子逃回中国,想用钱摆平证人而被美国拘留。    呼吁1.提高孩子的法律意识           2.善后不等于逃避惩罚           3.防患于未然从小做起         4.加上学校的素质教育,除了家庭教育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后果外,学生法制意识淡泊,教书育人中,育人教育才是重中之重。


何瑛(上海)每日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26卷“家校合作1”《高招:儿子讨厌老师   爸爸就讨厌冰棍》
      这个单元我们主题学习“家校合作”。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两个最重要的主阵地,两者缺一不可,各负其责,各有所长,学校教育更注重与孩子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培养,而家庭教育更注重于孩子习惯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家校有机联动,相互支持配合,才能相互补充完善,才能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由于学校教育多是“一对多”的教育模式,所以老师不可能完全照顾每一个孩子,不可能在一个孩子的身上化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尽管老师也在不懈的努力,希望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所受益;而家庭教育则完全不同,“一对一,二对一,”更多的是“多对一”的教育模式,但是孩子的时间却十分有限。因此家校合作势在必行,父母应该经常主动联系老师,了解孩子在学校表现,向老师介绍孩子在家里的情况,让老师更加全面了解孩子、更加有的放矢教育孩子;帮助孩子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建立长效的家校联动机制,在孩子与老师之间架起和谐沟通的桥梁。既要尊重、感恩老师,又不能迷信老师;既要让孩子融入集体,又不能盲从、攀比附和。
      本文中的父亲真的非常智慧,把一个本来难解的教育问题,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给化解得如此自然。且让孩子明白了一个很难理解的人生哲理,“不要因人废事”,也就是,凡事不能情绪化,情绪是情绪,事情是事情,情绪可以感性化,但是事情必须理性对待。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语文,与老师对自己的管理态度和教学方法,本身并没有太大关联,并不能因为不喜欢语文老师而放弃语文学习。然而,我们的孩子却很难分清学习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孩子往往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对某门学科感兴趣,如果孩子讨厌某科目的任课老师,也许会怠慢、甚至选择放弃该学科,与己何益?其实,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成人也不能很好驾驭自己,何况孩子。所以,我们要多留意生活中小事件,让孩子“自然而然”的实践,在切身的体验中体会道理,这样的效果远远好于说教和训诫。我们是不是该多发现一些“自然而然”机会,让孩子在实践中慢慢感悟。

何瑛(上海)每日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26卷“家校合作2”《从老师那里给孩子正向的力量》:
      心理学研究证明,获得别人的肯定和夸奖是人类共同的心理需要。一个人心理需要一旦得到满足,便会成为鼓励他积极上进的原动力。人的进步,自我努力固然是第一要素,但外界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小觑,“鼓励使人进步,打击使人落后”。因此,人们都把由衷的夸奖和鼓励看作是人类心灵的甘泉。孩子的成长也一样,心理的滋养不可缺失。孩子在学校,如果能够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孩子就能获得正向的力量,就能大大提高学习的热情和学习的主动性。反之,经常被老师批评,孩子就会惧怕老师、讨厌上学、不爱学习。这就需要我们家长经常与老师多联系、多沟通,向老师介绍孩子的优点,让老师对孩子有一个好印象,让老师更关注孩子;在与老师的沟通中,你也会听到老师对孩子的一些评价,如何向孩子转达才能成为孩子积极上进的动力,而不是妨碍孩子上进的负面影响,这是父母的智慧。
      智慧的家长要学会“报喜不报忧”。向老师介绍孩子要善于“王婆卖瓜”,多说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一个老师要面对几十个学生,两头了解相对较多,中间印象比较模糊,对于父母经常保持联系的孩子,关注度相比其他学生高很多,同样的成绩、同样的进步,被老师表扬的概率更高,这不是老师偏心而是家长的积极影响,事实上,老师更希望家长参与学生的教育;向孩子转告老师的评价时要做一点“筛选和修饰”,多选老师表扬的话说给孩子听,把老师的批评改编成对孩子的激励和希望。每一个人都喜欢听好话,孩子也需要获得心理的养分,这才是成长所需的正能量。家长绝对不能成为老师“帮凶”,这样提法虽然有失体面,但事实上,不少父母确实会做不该做的傻事。不少被叫到学校面谈的家长,由于受到老师批评觉得没面子,常常把“气”撒到孩子身上,回家打骂孩子的比比皆是,有的甚至当着老师面狠揍孩子,其间也不能完全排除有些老师要假借家长之手惩罚学生。这样的做法,非但不会产生任何教育意义,相反一定让孩子“记恨”老师,也许很多孩子的“人生悲剧”就由此开始。所以,家校合作,共同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不仅仅是教育的手段,更是一个教育者的人格素养。



 邓天爱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26卷162页

       你每天教孩子热爱生活了吗

        把生活态度教给孩子,比教他知识技能更重要,更能让他一生受用。一个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孩子,才能一辈子平安幸福。
        1. 留心生活,从身边小事做起
        吃饭的时候,不要催促孩子,吃得匆匆忙忙味同嚼蜡;放慢速度,细细品味食物带给我们的愉快感受;
        吃苹果之前,闻一闻苹果的味道,真心的赞美:“好甜啊!”然后很享受的咬一口,心满意足地享用。
        2. 对每天发生的平常事,多一些感动
       早晨送孩子上学,看见红红的太阳从东边升起,停下匆匆忙忙的脚步,和孩子一起欣赏一天的开始,“瞧,多美丽的太阳。”
       星期天在公园里,一家人静静地躺在草地上,观赏蓝天白云,找出美丽的词汇,形容你的感受。
       走在街上,看到熙熙攘攘的热闹景象,你也要感慨一番,“大家和和睦睦地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真的很美好。”
       做饭的时候,请孩子帮忙剥蒜、递油盐;洗衣服的时候,请孩子帮忙晾袜子、洗手帕;打扫的时候,让孩子递抹布、擦桌子,孩子在体验劳动辛苦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亲人之间相互帮助、相互照顾的亲密。
        晚上睡觉前,和孩子分享今天的生活和感受,“我今天过的不错,中午我吃了我最爱吃的鸡翅,晚上我看了我最喜欢的电视剧”。用心的生活,珍惜生活中的一切,你的这种生活态度,一定能够感染孩子。
        3. 珍惜生命,父母要以身作则
        善待路边的小草,告诉孩子,别踩到小草,它会疼。
        用心照顾小动物,蜗牛、乌龟、金鱼,或者小猫、小狗,告诉孩子每天喂它们食物,帮助它们清洁。
        经常去看望爷爷、奶奶,告诉孩子我们要珍惜和老人一起度过的时光。
       经常带孩子去孤儿院、养老院,给他们带一些礼物,告诉孩子他们很需要我们的关爱。
        即使生活拮据也省出一点点钱,寄给红十字基金会等慈善机构,告诉孩子大家都捐一点,积少成多,就能帮助那些没钱治病的人,照顾不了自己的生活的人。
        在公共汽车上,教孩子给老人、孕妇、残疾人让座,告诉他小小爱心和努力就能让别人过得轻松和快乐。
       让孩子喜欢自己,即使经常犯错,即使不漂亮,即使不优秀,都有无数的理由爱自己。
        让孩子善待家人,即使他们不出色,即使他们有很多缺点,也是我们最亲最爱可以依靠的家人……教孩子学会尊重生命,珍惜家人和朋友。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功和富有,但是即使他不成功、不富有,不如期待中的那么优秀,只要他们一生平安,幸福健康,我们也就心满意足了,不是吗? 


20161225徐海波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分享(上海,第156天)
《确认优点是家长必须做的“规定动作”》摘录:
专家总结:
孩子通常在简单的事情里获得了自尊、自信和责任,然后转移到他需要的其他方面。你必须抓住他生命中的亮点,把这个亮点放大,并借助这个亮点,培植出他的自尊心和责任心。一个有自尊心的人,决不会甘心在团队中当配角,落于人后。
所以,确认孩子的优点,是家长培养孩子自尊心的“规定动作”。
(全文请阅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26卷P.52-P.53)
[玫瑰]Booboo微思录:
1、将这支“孩子的优点”提升到“生命中的亮点”这个高度,太有智慧了,佩服之至!
2、关键词:“放大”,“放大”,“放大”!
3、今天,您,做“规定动作”了吗?
如果没有,那就赶紧去做啊!
如果有,请继续! 


 何瑛(上海)每日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26卷“兴趣培养2”《一个童话女作家的教子阅读经》:
      儿童文学作家,李秋沅老师的多篇作品曾入选《中国儿童文学精选》、《中国最佳儿童文学》、《中国年度儿童文学》等年度最佳儿童文学选本。她的代表作《天使的歌唱》、《茗香》、《锦瑟》、《宁有故人,可以相忘》和《木棉·流年》、《以尼玛传说》等,深受孩子们及家长的喜爱。她自己酷爱阅读,对女儿的阅读从幼儿的时候就开始了,最初读唐诗给女儿听,经常抱着女儿看图书讲故事,女儿上小学后,更是用心选择那些适合孩子年龄特征和理解能力的图书给孩子看 ,使她的女儿也养成了以书为伴以读为乐的好习惯。
      上述教子阅读经,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1、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父母必须“先于悦读”。我们常说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是看对孩子讲什么道理、讲多少道理,而是看你在孩子面前做了什么,父母的日常行为都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无时无刻都在熏陶着孩子的心灵。父母爱读书、读好书、专心读书,孩子也会喜欢阅读;反之,父母沉迷游戏、痴迷韩剧、忙碌棋牌,那么让孩子读书就一定会很难。2、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父母必须“乐于陪读”。为人父母者最重要、最神圣的工作,莫过于陪伴孩子,当然是高质量的陪伴。在孩子幼小的时候,父母拿着图书、抱着孩子,经常给孩子读古诗、讲故事、看图文,也许孩子不太会明白其中的内容,但是,父母悦耳声音、欢愉的表情、快乐的交融,却能给予孩子美妙的温暖的感觉,这种体验让孩子也会对图书慢慢产生特殊的情感,这也将成为孩子阅读兴趣的最初的正向激励。3、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父母必须“精于选读”。好奇、好动、缺乏耐心和持久力是孩子普遍的心理特点,在为孩子选择读物的时候,第一批图书应该选孩子“爱看”的书,必须符合孩子的阅读心理,那些印刷美观漂亮、内容丰富有趣,情节发展符合儿童想象和思维特点的图画书,更加容易激发孩子的阅读冲动。随着孩子认知水平和能力的增长,读什么书的权利慢慢地交由孩子,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父母给予必要的建议,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孩子阅读时尽量不要干预和评价,如果孩子愿意,可以经常与之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体会。如果坚持这样做,孩子阅读兴趣就可能越来越浓厚,孩子的阅读水平也将随之逐步提高。 


 邓天爱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26卷119页

       阻碍“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的两大障碍

       微博现象
       在微博提问的时候,我们总是听到家长这样说,孩子不听话、脾气很、,不满足就哭闹、不喜欢读书、没礼貌、打人……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就是不改。
        有的家长说,每次打了他,过后就很后悔!
        还有的家长说,打还是必要的,不打就管教不了,但是不能打伤,也不能天天打。
        难道他们不懂打骂孩子的恶果吗?不是,他们“打完后就后悔了。”那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没有办法“和孩子共同成长。”

        现象分析
        现代亲子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和孩子共同成长。”和孩子共同成长的理论谁都懂,但是从理论到实践,中间隔着两大障碍,你若不能穿越,那么就会变得一面谈着爱孩子,一面做着违反原则的事情。
        第一个障碍:是跟着感觉走
        所谓感觉动作,就是因为认知经验缺乏,情绪表达方式是直接的,没有经过思考就立即行动,行动获得认可,或者需求获得满足,就相安无事;因为没有经过独立思考,既使行动之后很糟糕,也不会后悔。一般把婴幼儿0~2岁这个年龄段的行为,称为“感觉动作阶段”。
        成人应该是不同的,有丰富的认知经验,也有独立思考能力,可是为什么其行为也会降到“感觉动作阶段”呢?
这里有三个原因:
        (1)没有自主能力:自主能力本来小时候有,然后经过家庭和学校教育,被慢慢清洗了,现在遇到事情,没有主见,该相信谁,不该相信谁,全凭感觉。
         (2)缺乏自信:因为不相信自己,也就不相信孩子,那么,就只能相信“别人家”。
        (3)没有思考习惯:这是“快餐文化”施虐所致:肚子饿了就叫外卖,无需做饭的过程,也不知别人怎么做饭?用什么做饭?为什么做饭?反正吃饱满足了自己就行,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这种思维,一方面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只有“陪”,没有“伴”。陪,只做旁观者,我没有缺席;伴,必须有互动,有作为。另一方面是遇事只求“立竿见影”,孩子不听话,打一顿就不敢了。

       指导建议
       怎样去除跟着感觉走的意识?不从源头修炼很难,从源头修炼同样很难。我介绍一个办法:“掐断”立即反应意识,至少给自己三秒钟的冷静时间。我曾经开出一个药方“孩子就是这样的”,反复念“孩子就是这样的”。然后再问自己“我该怎么办”,这样就能够开始思考了,只要开始思考,智慧就会渐渐回来找你,你就有了智慧。

       第二个障碍:是习惯性思维
       习惯是长期养成的。习惯性思维是从小到大逐渐吸收,内化而形成,主宰着人的思想与感情。所以,尽管现代父母很爱学习,能够说出一大堆大道理,但是这些学习所得,并被习惯性思维所包裹,压在记忆库的底层,在你需要他的时候,习惯性思维早已抢先一步替你作出回应,于是才有做完就后悔的事。
        有的父母通常因为这样而内疚,谴责自己无能、没有智慧。

      指导建议
      我说过很多次了,和孩子谈话的时候,蹲下去,和孩子平视,四目交投,这时你就有能力“进入孩子的世界”。只要进入孩子的世界,你在真相面前,所有习惯性思维都会被架空,这时你搂着孩子,说的必定是真心话——除非你冷血无情,但是这种父母很少,你肯定不是。
        只要智慧归来,每个父母都可以和孩子共同成长,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健康、阳光、快乐的儿童。 
【】晓岩收集整理】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