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性格心理缺陷的一种
-----自卑
“妈,我行吗?跟人说话我就想哭。”这是一个26岁大小伙子问母亲的话。透过这句话,一定会觉得孩子有问题,自信不足。上网查阅,发现是一种性格心理缺陷,自信不足-------自卑的一情况。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自卑是一种因个人生理缺陷、心里缺陷产生的轻视自己的心理,是不适当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认识所引起的自我否定,自我拒绝的心理状态。一个自卑的人对自己的评价低,总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比,拿自己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比,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时时处处处于紧张状态,最后在恶性循环中导致自己的心理不健康的发展状态。”
“妈,我行吗?”当一个人面对他无法适当应付的问题时,他表示他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与此出现的便是自卑情绪。阿德勒说“自卑感不是变态的象征,而是完全正常的,正是自卑感的存在,才使人寻求询问,它是人格发展的动力,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情况,因为我们发现我们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希望改正的。人存在一定的自卑感是正常的,不断的追求和探索,才可以发现自己哪方面不足,哪方面需要改正,如果一个人安于现状,就会自以为是,虽然没有了自卑但也没有了进步的动力!”
阿德勒说:“自卑心理的成因,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社会环境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心理形成,人们从环境中接受的信息以及环境反馈给我们的感受,会促使人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的发展,环境给我们的信息,将对行为产生较大的影响,就是当个体不被环境接受,或者感觉自己与环境有很大差别时会产生自卑心理;以前乖顺的孩子,受到周围人的嘲笑、欺负,所处的环境是灰色的,充满了负面情绪,环境给与消极影响,导致自己与环境格格不入时,也产生自卑心理。”
还有别的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童年早期形成的自卑感,会深刻影响人的自我意识。阿德勒说:“人们的自卑心理有两极情感,一个是越自卑,自我意识越强,也就越难以屈服自卑心理;一个是越自卑越想超越。”也有人研究表明:自卑心理会导致拒绝与人交往,禁锢了自己,形成了孤独的体验。也有心理学家说:“自卑感的形成与气质有关。气质抑郁,性格内向的人大都对事物的感受性强,对事物带来的消极后果有扩大的趋势,而且不容易将消极体验及时宣泄和排解而形成自卑心理。”而我个人认为:具有自卑心理的人,是自尊心极强的人;同时也与遗传因素有关的。
心理学家们说了那么多,再反观这个26岁的大孩子的成长过程,既有家庭的原因,也有个人的原因,还有社会的原因,也就符合了自卑形成的所有因素了。
孩子出生到一周半,虽然跟着父母,但父母都是不爱说话的人,没有跟孩子很好的交流,尤其母亲,对孩子不闻不问,不教不逗,哭就吃奶,不哭也不多看,就连孩子开口叫妈,她还羞于回应,可见,与孩子的交流是很少的。也就是说在孩子的安全期内,没有得到父母的爱的温暖。
一周半到六岁,由于父母工作的原因,这段时间跟着奶奶,奶奶一个人带着他,隔辈的老人有时间跟他交流,但为了安全,不让孩子出门,怕碰着,也就没有机会跟小伙伴们玩耍,吃饭穿衣都顺着他,也就失去了与人交流的机会,所以好多好习惯,都没养成。说话,穿衣、动手能力。
六岁该上幼儿园了,父母把孩子接到身边,送到幼儿教室,可是孩子不去,母亲也是不会教育,打了一顿,也没去。无奈,母亲亲自教他,孩子倒是聪明,写也好背也好,三遍就会,母亲高兴没再勉强。只因当时的特殊原因,母亲没再教他。在别的老师教他的时候,他领着同学们读,很有声有调,母亲怕他骄傲,就没再教过他。这也是母亲后来一直后悔的地方。
从此,直到六年级,因随父母搬家,孩子转了几回学校,也让孩子受了几回委屈,因为到一个新环境就得适应一回,同学也好,老师也好都得慢慢适应,尤其上二年级时,遇到的老师家里闹矛盾,留下好多作业走了,在这个新环境里,孩子受同学们欺负,逃学。孩子说:“妈,没人跟我玩。”孩子的不会交流和转学造成孩子的心理不爽。
初中也是因为错误的转学,孩子英语没衔接上,身体不适应,直到高中毕业,一直不是很理想,勉勉强强考大学。更可悲的是,高中毕业这一年,孩子父亲病故,给孩子的打击更大,再加上专业不是他心仪的,家庭经济跟不上他周围学生环境的状况,他心理防线坍塌,
上网、看电子书、挂科,一度不想上,精神萎靡,母亲怕他出问题,采取各种方法,安慰、安抚,更可怕的是,处的女朋友提出分手,温暖可以依靠的奶奶又去世了,孩子成了精神孤儿,虽然母亲爱他,但母亲不善轻言柔语,走不到孩子的心理。孩子把自己封闭了,不出门,不跟人交流,选择了自暴自弃,不再努力,禁锢了自己,形成了孤独的个体,孤独的性格。
几年了,母亲想尽一切办法,迎合他,他说怎么就怎么,费劲心力、心机,终于母亲没有了心、力,无法无力再保护他,告诉了他:到现在有多少钱的债务,有谁有谁的多少,你还还是我还,你还我怎样,我还你怎样?孩子算是醒悟了,找到工作,也就说了开头那句话。母亲鼓励他,哭什么,不用哭,什么事也能过 ,只要你站在那里,一定行。
这句话过去两年了,两年来,孩子精神状态回来了,有了激情,有了笑声,有了交流的欲望,现在人们谁见到,都会说不错,同时,女朋友又回过头来,两人和好如初。
所有的这一切,既有家庭造成的,有父母的原因,也有个人的因素,同时还有社会的原因。
总之,引开去,任何人的自卑心理的形成都是多方面的,也不是一时半会形成的,是长时间的积累,家长要给与孩子理解、支持和鼓励,使他放下思想包袱,应该而且必须解除自卑心理,引导孩子努力面对现实,找回自我,战胜自我,克服自卑,告诉他,人有自卑心理可以,但自卑是有利有害的,不能长时间处在其中,那样会毁了自己美好的人生。一定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调适消除自己的自卑心理:
1、全面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
“一个人真正的伟大之处就是他能够全面地认识自己”(德国作家约翰.保罗)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智力、能力、个性、以及在社会、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有一个较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就是要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在自我评价时要有合适的尺度,否则会做出不合理的评价,千万不要拿自己的短处,去与别人的长处比较,让自己有挫败感。要理解古人说的“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意思,如果只看自己的短处或者只看自己的长处,都是不对的。
2、在与别人比较时,要选择适当的标的物。
为避免自己自卑心理,要选择与自己各方面相类相当的人、事、物比较,如果与自己的差距很大,或者拿自己的不足与别人的优点比较,会让自己不如别人,产生自卑感,所以要有可比性,否则会让自己处于人比人气死人的境地,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3、要正确对待别人的评价。
无论在家在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评价是很正常的,正确的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有助于正确的了解自己,发展和完善自己,心态正常的接受别人评价,一般理智的,不是全听全信,也不是不听不信,有自卑心理的人,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很在意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他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但也会审视别人赞赏的真意,所以要正确的对待别人的评价,辩证的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当别人对你有看法和批评时,不要气馁,不要垂头丧气一蹶不振;也不要别人表扬你时,得意忘形,趾高气扬,既要善于接受表扬,也要懂得批评的激励作用。
4、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体验成功的喜悦。
当遇到某种情况时,当遇到自己信心不足时运用自我激励的语言,自己鼓励自己“别人行,我就行,别人能办的,我也能办”改变现在的心理状况,给自己自信,比如开拖拉机过家门一事做的就很好,这就是自我突破,这也是一次体验成功的过程。通过自己努力成功的事,激发自信心,对于以前自卑感的忍让、回避、退缩、久而久之形成的人性,随之而变化,这会影响人的成功,甚至一生的幸福。这种成功突破的心理障碍的关键是第一步,只要顺利跨越出来,就是人生成功的开始,这既要内心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要家长日常生活中的鼓励,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他体验成功,获得快感,增强信心,从而坚定地走出第一步,纠正自卑的心理。
5、提高自信建立新的兴奋点。
人在社会中生存,就要有信心,既要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站在一个至高点上,挑战自己的能力,在本来没有设想的位置,而所处其中,并努力争取,学习积累经验,面对不断变化的场合,放大胆量,积极参与,表现自己的优势,别让我不行挂在嘴上,让消极暗示束缚自己,而要用“他行我也行”的积极暗示鼓励自己,不要对后果过多考虑,尝试才有成功的机会,多给自己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机会,一旦处于劣势或自己的短板,要善于转移话题,或做自己有优势的强项,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转移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使自己处于自己的兴奋点上,缓解自己的压力和紧张情绪,在别人挑衅自己时,要善于强势化解,避免自己处于尴尬境地让自己自卑。
6、调整自己的价值取向学会自我鼓励。
人生活在世上,所处的家庭不同,生活环境不同。优缺点就各不相同,要善于扬长避短,取长补短,用品质、努力冲淡因不可改变的不良的客观的因素而造成的自卑,求得学业、工作进步成功让别人刮目相看,要让自己的期望调到适当的水平,量力而行,不断成功进步。强化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要善于换角度看问题,不要让自己总是处在失意中,要善于跳出狭隘思维,要知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的道理,任何人都不会一生灰暗,只要努力,总有柳暗花明的时候,不要自暴自弃,只有超越,只有在失败的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最总一定会成功,什么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对待生活中的所有事情,要善于从积极的方面着想,现实的东西,总是具有某种合理与不合理,不要抱着怨恨的态度对一些非原则的小事,过于认真,过于计较。所有的事都有两面性,有失必有得,一定要淡然面对,不要过于关注小节,有时是好事多磨,人生的挫折是难免的,要有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的心胸,要知道天无绝人之路,要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开,苦恼的心理自然会消散解除。
综上所述,所有的这些,家长的作用是很大的,一定要教育孩子,正确看待自己,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任何人都是既有优点,也有缺点。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事事顺心,一帆风顺,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有挫折坎坷,这是锻炼自己的时候,不要在这种事上悲观失望,而应采取积极向上的态度,以自己最大的能力迎接所面临的一切事物,就算自己犯了错或者出现了什么差错,也不必大惊小怪否定自己,而是要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从小教育孩子,养成好习惯,要善于交流,勇于承担,敢于面对。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要陪伴,要关爱,要对孩子做正确的评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影响很深,对孩子的了解很清楚,对孩子的性格,取得的成绩,要做出合理的评价,特别在孩子失败的时候,要给予鼓励引导和帮助,总结经验教训,千万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要加强真善美的教育,塑造为民族强盛,祖国强大学习的心理,预防纠正消除自卑心理,使孩子的人生,向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