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安琪在上海某区做了一项调查:不在读的未婚子女85%需要依靠父母为其支出部分甚至全部生活费。
资料显示,中国“啃老族”并不鲜见,劳动部《2003~2004:中国就业报告》指出,城镇新增劳动力中只有40%~50%能够实现就业,新成长失业青年增幅为63.2%。
在众多“啃老族”中,“心高气傲”是他们的一个共同特征。“看着投身律师界的大学同学如今已能独当一面,我越来越强烈感觉到,从事法律工作才是我应该追求的。”法律系毕业的小黄刚刚辞掉了原本不错的外贸工作,本想凭借自己科班出身的优势以及三年的工作经验“敲开”法律界大门,然而现实远比想象残酷,找工作的无功而返,让无奈的小黄成为“啃老”一员。
而硕士研究生杨丽也面临同样问题,家中独女的杨丽从小受尽宠爱,凡是女儿的要求父母无不想方设法满足。杨丽毕业后欲谋一份月薪上万的工作,然而眼高手低与缺乏工作经验,使杨丽屡屡碰壁,渐渐地她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毕业一年仍旧待业在家。杨丽父母却称,孩子还需要时间适应,反正家里也不缺她这点钱糊口。
在街坊邻居的眼中,李林辉和王静这对30岁出头的小夫妻行为举止非常奇怪:每天不是吃饭就是睡觉,极少与外界接触,俨然一对与世隔绝的“隐士”。笔者探访获悉,李林辉的父母是退休老干部,原本可以在90多平方米的新居中养老。不想,一年前,在某大型小区当物业保安的儿子因打架被“炒鱿鱼”,从此一家大小就蒙上了失业的愁云惨雾。父母成了他的“救命稻草”。为了他,父母卖掉宽敞的新居,折换成一套40多平方米的二手房和一套小面积的房子,匀给儿子住一套;接着,儿子夫妇每周定期回家吃两次饭,临走时少不了拿走一些钱、粮、油什么的。
徐安琪研究员分析:“啃老族”的产生,从观念上看,中国父母觉得穷其一生的努力正是为了子女,他们会尽全力让孩子成年后过上“体面”的生活;另一方面,家庭的温情、溺爱让年轻人以为接受父母的支援是理所当然的。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老师孙立平认为:从社会成长的环境分析,“啃老族”、“傍老族”绝大部分是第一代独生子女,在应试教育中,他们没有得到专门的职业技能训练,在就业市场中无优势可言。即使是短暂就业,他们所从事的也大多是靠吃“青春饭”的服务业,如售货员、服务员,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能得到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少,会率先成为“4050”群体。
广州市劳动就业指导中心的情况显示:与“4050”人员被迫下岗不同的是,很多二三十岁青年(包括大学毕业生)是心甘情愿地主动失业。他们对工作本身没有强烈的渴求,或者对现有工作反感。当希望和现实存在较大偏差时,他们多数拒绝参加社会培训,认为那是专门为中年下岗者设置的。对自身定位不准,是阻碍他们找工作的重要原因。
广州一位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研究的老师说:“啃老族”的实质是一些青少年拒绝或不愿长大,从主观上延长青春期。“太辛苦”、“太累”是他们拒绝工作的重要理由,这些年轻人身上存在共同的致命缺陷,例如技能低、不求上进、害怕竞争、责任心偏差,勤劳、勤俭意识淡漠,加上父母溺爱、学校升学压力大、社会偶像“金钱味重”等原因,让他们心高气傲,价值观出位,往往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困惑中。相关链接啃老族
据调查,目前“啃老族”的构成主要有六类人群:
一类是高校毕业生,对就业过于挑剔。二类是以工作太累太紧张、不适应为由,自动离岗离职的。三类是“创业幻想型”的青年人,虽有强烈的创业愿望,但缺乏真才实学又不愿“居人篱下”当个打工者。四类是频频跳槽者,跳来跳去最后“漂”到无事可做。五类是单位里下岗的年轻人。最后一类是文化低、技能差,怕苦怕累索性躺在家中“啃”父母。
“啃老族”不仅在国内有,在美国和日本也存在着这样的现象,被称为“NEET”一族。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