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中国母亲为何用心良苦却招孩子“烦”

17年前 [03-12 07:55 周一]
                                                                     来源: 网络
 
        中新网5月23日电“为什么老爸不付出永远是好人,妈妈殚精竭虑却最招孩子烦?”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儿童教育专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日前就此问题给予了解读:以前的中国社会是“严父慈母型”的社会,现在的社会已经变成“严母慈父型”,“母亲正在成为社会和家庭所有矛盾的焦点”。不少母亲正在把自己的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不少家庭中母亲和孩子的关系出现了不和谐音。

  不成功的母亲希望孩子超过自己

  贺辉现在在一家私人企业工作,他从妈妈那里继承了一副播音员的嗓音。“文化大革命”使贺辉妈妈当播音员的理想成为梦想,贺辉一出生就承担了妈妈的希望。“我经常要跟着妈妈一起听广播、练朗诵,为了练‘嘴皮子’,我几乎每天都要说绕口令”。但是贺辉一直就是一个害羞的孩子,就害怕当着陌生人说话,可是妈妈偏要训练他,经常让贺辉当着很多朋友的面表演,“每次这种‘演出’之后,我都要大哭一场”。

  成功的母亲担心孩子给自己丢脸

  有些母亲把自己的理想强加给了孩子,有些母亲则把孩子的成绩当成了自己的“脸面”。

  陆女士夫妻曾经都是大学老师,后来丈夫跳槽到了外企,一家三口仍然住在丈夫以前任教的中学中。街坊邻居都是丈夫以前的同事,大家平时见面时一团和气,暗地里却都在比着,尤其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更是暗中较着劲。好在陆女士的儿子很争气,在班里的成绩一直是数一数二的,尤其是奥数,在各种比赛中经常获奖。每当同楼的邻居在陆女士面前夸奖她儿子时,陆女士觉得是最幸福的时刻。

  然而,她儿子却没有这么强的幸福感。陆女士的丈夫王先生告诉记者,儿子小时候特别喜欢看NBA,那时的理想就是当一名篮球运动员。但是自从上了小学,陆女士几乎没有让儿子再看过NBA的比赛。现在儿子已经如大人所愿地考上了他们所住大学的附中,但是却变得越来越不愿意与人交往了,对陆女士更是冷漠。

  母亲的焦虑期碰上了孩子的轻视期

  “我们也很委屈,为孩子做了这么多,在孩子眼里往往成了‘坏人’,平时对孩子不管不问的孩子的爸爸却成了‘好人’”,周女士说。“母亲已经成了现在这个社会中最为焦虑的群体”,孙云晓说。女性除了在家庭中承担着更多的持家和教养孩子的压力外,随着整个社会生存压力的增大,他们还要与男性一样承担着职业的压力,因此,她们的焦虑程度也在明显地增大。

  与此同时,“女性的这种焦虑期又正好遭遇了孩子成长过程中对父母的轻视期”,孙云晓介绍,孩子对父母的情感要经历五个主要阶段:10岁以前孩子对父母的情感以崇拜为主;10岁到20岁时这种情感转为轻视;20岁到30岁,孩子对父母有了一些理解;30岁到40岁时孩子对父母多了一些爱;40岁以后孩子才能真正深深地理解父母。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