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邻居家的那个男孩挺聪明,还只读小学三年级,已经能看厚厚的大部头著作了,且爱不释手。这本来是件好事,可我的那位邻居却不认为是好事,说:我的这个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太要看“课外书”。原来,他是反对儿子看课外书的,认为多看“课外书”就会影响教科书的学习,多次劝说、干涉甚至动粗都收效甚微,邻居就想出了一个自以为挺高明的办法。今年暑假前,他从新华书店购了一大包“书”回来,作为送给儿子的新年礼物。小家伙高兴得直跳,以为爸爸“解除”了他看课外书的禁令,但打开后一看,小嘴巴立刻撅得老高,那叫什么“书”?都是“习题集”之类的辅导材料,后面还附有作业,都要做的!邻居的这个办法叫“以书压书”,你不是喜欢看书嘛,我就给你这么多“书”看,这样,看你还能再去看其他的“课外书”?
邻居的这一办法真叫我有点哭笑不得。据我所知,这种只让孩子读教科书而不让孩子读课外读物的家长并非个别。有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读“课外书”,甚至采用打骂手段。我在当教师时曾遇到过这么一件事:有一个很爱读课外书的学生向同班的一个同学借了一本厚厚的长篇小说,说好三天后归还,但过了三天后,他谎称书尚未看完,要求再续借几天,可几天过去后仍未归还,还支支吾吾的,书的主人怀疑了,以为他想赖着不还,就告到了班主任我这里。我向这位学生一了解,他竟哭了起来,说书已被他妈妈撕了。原来他妈妈一直反对他看“课外书”,那天放学回家后,他一头钻进他的房间,关上门,埋头读那本长篇小说。刚巧他的妈妈要他帮忙做件事,连叫几遍他都没听到。等她推开房门见到儿子又在看“课外书”而且看得那么入神,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一怒之下就把那本小说给撕了……这当然是好多年之前的事了,那时对孩子没有现在这么宝贝,现在肯定没有一位家长会对孩子这么粗暴,但在对待“教科书”、“课外书”这个问题上,我现在的那个邻居和那位撕书的学生家长并没有质的区别。
其实,“课外书”是“教科书”必不可少的补充和拓宽。不错,学校教育是人们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但主要渠道并不是惟一渠道,它不可能面面俱到,因为教科书的内容不可能也无法无所不包,这就得靠其他渠道来补充,课外读物就是它最好的帮手。一个人如果光读“教科书”不读“课外书”,他的知识面肯定非常狭窄,就像只吃一种他爱吃的菜而不吃其他的菜一样,营养不全面,必然会造成营养不良。因此高尔基大声疾呼:读书吧,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多读“课外书”对语文成绩的提高更是直接。语文水平的高低主要反映在写作上,而阅读则是写作的基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已是人所共知的经典之言。可以这样说,凡是喜欢读“课外书”的人,他的语文水平必然高;反之,从不读“课外书”的人,他的语文水平就像床底下放风筝,绝对不会高到哪里去的。没有一个作家不是读大量“课外书”的,是“课外书”造就了作家,当然,我们并不指望孩子以后个个都能成为作家(这也不可能),但无论从事哪行哪业,写作都是挺重要、挺管用的。
担心多读“课外书”会“野”了心思,冲击孩子读“教科书”,从而影响功课,影响学习成绩,这是许多家长不让孩子读“课外书”的主要原因。这种担心其实没有必要。一般来说,孩子也是懂得主次的,他们也知道书要读好,每次考试都要考好,不会因为喜读课外读物而放弃学习;即使有个别孩子把握不住自己,课外读物读得过了头,影响了学习,那也是可以引导的。
担心孩子多读“课外书”会偏科,这也是有些家长不愿让孩子读“课外书”的一个原因。多读点课外读物对提高孩子的语文水平有好处,这点家长们也承认,但孩子的阅读兴趣浓了,对其他功课的兴趣会不会淡了呢?这个更不用担心。要知道,课外读物的范围是十分广的,除了故事、小说人文类的,还有大千世界奥妙无穷的自然科学类,这就要求家长能对孩子的课外阅读加以指导,加以选择。如何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课外读物,这倒是家长们所要考虑的。
“多读点课外读物的好处我是知道的,但课外读物毕竟是‘课外’,远水解不了近渴,要是把阅读课外读物的时间用在学习上,岂不更好?”我楼上的那位邻居就是这么说的。天底下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把他的全部精力永远集中在某一点上,大人是这样,孩子更是这样,否则,那不成了机器人?即使他不读“课外书”,他另外的事总要做吧?难道能把这些通通取消,让他整日整夜埋头在“教科书”上?岂不笑话!
让孩子多读些“课外书”吧,这只有好处,没有坏处。(sizhongwangxiao)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