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并欣赏孩子的独特性

17年前 [12-12 21:22 周三]
      每个孩子都不同xugu0
  做父母的都知道,就像每个孩子外貌不同一样,每个孩子的心理发展也具有独特性。如有的孩子刚满一岁就会说话,而有的孩子两三岁才会说话;有的孩子动作很敏捷,有的孩子语言发展比其他孩子更好。就是在一个孩子身上,其发展的各个方面也表现出不平衡性,可能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但对数的认识比较差。正是这些独特性,成为一个孩子区别另一个孩子的个别特点。它不能简单的用优劣概括。他说明每个孩子都在按照自己的生长轨迹发展着。尊重合理解这种独特性,并根据这种特点为孩子提供适宜他发展的教育,才是每个父母最重要的责任。
  找到合适自己的
  了解孩子的独特性,是为了找到一种适宜孩子的教育方法。有的家长看了一些教育方法得书籍,听了别人的家庭教育方面的经验认为很好就照着去做结果发现用到自己孩子身上并不灵验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因为教育理论阐述的是教育的一般原理、原则,揭示的是幼儿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别人的经验是针对他的孩子的问题所寻找的解决方法,因此不一定适合于您的孩子。家长在学习教育理论和他人成功教育经验时,首先要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思想,然后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探索适合的教育方法。教育是一种个性化很强的艺术,没有一种通用的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孩子。
  幼儿的年龄虽小,但他们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却并不亚于成人。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都是一本独特的、非常耐读而且不易读懂的书,需要家长用智慧和理性去理解。只有深入到这个独特的精神世界中去探索,才可能找到帮助他、教育他的方法。家长不仅要做孩子生活的提供者,还要做孩子心灵的知音,理解孩子每一个行为背后的意义,知道他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的原因。如果父母能够真正用心去读孩子这本书,就会对他们有更多的理解和宽容,包括他所表现出来的与一般行为规范不太符合的行为。xugu4
  《读者》杂志曾经刊登过这样一篇文章,大意是,作者小时候住在一间杂货铺附近,每天都能看到大人将一种东西交给杂货铺老板,然后换回自己需要的物品。于是,有一天,他将一把石子递给老板“买”糖,杂货铺老板迟疑片刻后收下了石子,然后把糖“卖”给了他。作者说,这个老人的善良和对儿童的理解影响了他终生。这位杂货铺老板不是教育家,但他拥有教育者的智慧:他没有用成人的逻辑去分析孩子的行为,而是用宽容维护了一个幼小生命的尊严。这是对儿童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和尊重。身负教育职责的父母,更应拥有这种智慧。
  了解了还要欣赏
  对于孩子发展的独特性,家长不仅应该了解,而且还要持一种欣赏的态度。遗憾的是,有相当多的家长无视孩子发展的个别差异,习惯于在不同的孩子之间进行横向比较。比如,有的喜欢用自己孩子的优点与别的孩子的缺点比,却常常忽略孩子在发展中应该引起注意的另外一些问题;有的则总是将自己的孩子的缺点与别的孩子的优点比,他们嘴中最喜欢说的就是:“你怎么这么笨,看人家小明多聪明!”无论哪一种比较,其结果都不可能对幼儿的发展产生好的影响。前者可能会在沾沾自喜中放松对孩子的要求,后者则可能会因不断的否定摧毁孩子的自信。
  横向比较使家长产生盲目的焦虑和过高的期望值,使他们不能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孩子的发展。每个孩子的独特性,既包括了他的优点,也包括他的缺点或发展中的一些困难与问题。正是所有这些让人喜爱的优点和令人发闹的缺点,构成了一个完整而独特的个体。父母的责任,就是不断地帮助孩子发挥优势,弥补短缺。每个儿童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都会产生不同的发展问题,有些是段时间可以解决的,有些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对于孩子的缺点,家长应有一种包容的胸怀,只要不是严重影响他一生发展的重大问题(如品质问题),父母就应以宽容的态度,留给他逐渐改正的时间。当然,也有一些所谓的缺点,并不一定真正是幼儿发展中的问题,而是他不同于一班人的独特心理特点,虽然可能不符合家长对他的期望,但只要不影响他未来的发展,家长也应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尊重。xugu8
  欣赏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也许,别人家的孩子3岁时已经会背许多歌谣了,而您的孩子还不能清楚的说一句话。但聪明的父母却在孩子孩子能够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时,无比惊喜地欣赏他,鼓励他。毕竟,一个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使今天与昨天发生了变化,这就是成长。幼儿面临的人生道路还很长,他拥有许多时间去发展自己。他的每一个细微的量变,都在积累和孕育着一个伟大的质的飞跃。而父母的欣赏和赞许,则使促使孩子加速前进的动力。
  欣赏孩子的独特性,是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的基础。因为欣赏本身意味着接纳、信任和尊重。只有欣赏才能使幼儿感受到自己对父母及家庭的重要性,体验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才能帮助他们建立这样的信念:“我是唯一的,我就是我自己,我是不同于别人的独立的人。”教育的目标之一是让孩子理解人的多样性,拥有接纳他人的胸怀,那么,父母首先就要以对孩子的理解与欣赏教会接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