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不良教育心态对子女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作者:郭喜青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家庭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的心理素质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早期性、广泛性和长期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人心理素质的形成很关键的取决于儿童时期父母的教育和影响作用。父母的心理素质对孩子的认知发展、情绪表现、意志品质以及兴趣、能力性格等方面,都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直接影响。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会曾对1326名中小学生家长及其子女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试,发现家长的心理健康与子女的心理健康有很高的相关(子女与母亲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536,与父亲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433)。家长自身有心理问题的,其子女有心理行为问题的达60%,即有一半以上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与父母心理健康状况不佳有密切关系,特别是母亲,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更为直接。有调查表明,母亲性情平和,做事民主的,子女的性格多表现为热情、直率、有活力、易合作;母亲过分严厉的,子女的性格则较多地表现为反抗、胆怯或粗暴;母亲情绪不稳、反复无常,子女性格则多表现为放肆、无耐心、神经质和责任心缺乏。
所谓不良教育心态就是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恰当心理的总称。家长的教育行为是在其心理的支配下有意识进行的,不良教育心态必然产生不当的教育行为,进而对子女的心理素质带来负面影响。
家长在教育子女过程中的不良心态主要表现为如下心理:
一、 过度焦虑心理
(一)过度焦虑心理对子女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所谓过度焦虑就是对子女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可能造成伤害的细节都表现出不必要的担心,对发生在子女身上的各种事件的消极后果有主观夸大的倾向。比如,孩子与小朋友玩耍是否会受欺负?在幼儿园吃得好不好,营养够不够?会不会冷着、热着?在学校会不会与同学打架、被老师批评?路上被车撞了怎么办?孩子的学习如何,将来能上重点中学吗?能上重点大学吗?这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照此下去,中考怎么办,高考怎么办?考不上大学没有工作怎么办?……在行为上表现为对孩子百般呵护,送孩子到幼儿园迟迟不愿离开;孩子放学晚回家几分钟就坐立不安、浮想连翩;孩子考试自己比孩子还要担心、害怕:生一点小病就大惊小怪,等等。这种过度的焦虑不仅直接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对子女的心理健康也有十分明显的危害。
l、家长的过度焦虑必然表现为教育行为上的过度保护、过分干涉和包办,因而限制孩子的正常、必要的活动与交往,使孩子失去应有的学习、锻炼和发展机会,形成社会、生活技能低下、缺乏想象力和开拓创新精神、依赖性强等个性品质。
2、过度焦虑导致的对子女的高度关注,也会造成子女的自我重要感过强,以自虐自残的方式要挟父母满足自己的不合理要求,致使独生子女易染的“娇、骄”二气、情心匮乏和自私自利等不良心理品质得到充分强化。
3、家长的焦虑情绪,夸大事情不良后果的思维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当行为模式自然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使其在长期的感染下习得高焦虑的心理特征和瞻前顾后、谨小慎微、封闭退缩、神经质等不良心理品质。
(二)过度焦虑心理产生的原因与对策
l、独生子女。一个家庭只要一个孩子,寄托着几代人的希望。万一在孩子生长发育或生活中出现差错,就再也没有弥补的机会。所以总认为在孩子的问题上,考虑得越周到,做得越细致越好,因此有意无意地对子女过分关注并由此产生过度焦虑。
2、知识经验不足。由于缺乏养儿育儿的知识和经验,对发生在子女身上的各种现象缺乏是否正常的判断力,常常误将正常的现象当作异常而焦虑。另外由于缺乏经验,也容易因采取的教育措施无效而焦虑。
3、高焦虑的个性。个体的遗传素质存在明显的个别差异。有些人对刺激环境容易产生紧张、焦虑反映,而有些人反应则较轻。如果具有高焦虑的个性特征,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当然也会表现出过度焦虑。
4、精神生活贫乏。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有些家长特别是母亲,生活压力减轻,学习和工作上也没有高的追求,关注孩子身上发生的细微变化就成为其生活的全部内容,子女的一切问题也都可能引起焦虑。
父母教养子女,关注他们的成长过程是父母的职责。在子女的教养问题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心理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这样可以警示自己,使自己在子女问题上慎重从事,尽少出差错。但高度焦虑不仅没有必要,反而有害。
具有高焦虑心理的家长要认识到其危害,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心态。摆正子女在自己生命和家庭中的位置;自觉学习儿童教养方面的知识,主动与有经验的家长进行交流,提高自己的教育效果和质量;有高焦虑个性特征的家长要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控制和训练: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等等。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自己在教育子女中的乐趣,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而且可以提高教育效果。
二、急于求成心理
(一) 急于求成心理对子女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急于求成即无视儿童身心成长发育的客观规律,期望对子女的教育和期望能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表现为望子成龙心切,希望子女早成材、快成材,最好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能鹤立鸡群成为人人传诵的“神童”。在教育行为上表现为盲目进行早期教育,认为孩子学得越多越好,学习的时间越长越好,在“这都是为你好”的前提下,“威逼”、利诱孩子学习那些孩子们根本不愿意学的东西。在方法上不考虑儿童的特点,生搬硬套、成人化或施以拳脚棍棒。这种急于求成的心理和揠苗助长的教育方式,对子女的主要危害表现在:
1、扼杀子女的兴趣。有急于求成心理的家长往往功利思想严重,而很少考虑子女的意愿, 自认为孩子应该学习什么,孩子就必须学习什么。即便是孩子原有的兴趣爱好,也被家长的功利心所利用,变成了追求名利的手段,比如对乐器的兴趣变成了考级训练;对外语的兴趣变成了为出国做准备;对数学的兴趣成为参加竞赛拿名次的备考,对体育的兴趣变成了为有“特长”上重点学校而拿证书的拼搏,等等。追求名利的结果不仅使子女丝毫享受不到兴趣爱好带来的乐趣,而且原有的对某种活动或学科的兴趣也被名利性的目的所扼杀,使孩子误认为原来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是如此的枯燥无味,从此再也不愿问津。
2、影响子女个性形成。为了使子女早“成龙”、快“成凤”,加班加点对孩子进行训练“打造”,孩子的时间和空间被那些对其成长毫无意义、甚至有害的训练所挤占,失去了原本应有的快乐童年,他们没有时间或被家长拒绝与父母谈心、聊天,更没有时间撒娇、亲昵没有时间与同学、伙伴们游戏、交往。家长也不在乎甚至反对这些在他们看来毫无意义的举动。“你的任务是学习,只要学习好,什么也不用管”。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温暖和爱心,亲子关系淡漠,由于感受不到爱所以也不会爱别人, 由于没有交往的经验所以也不会交往。常常内心孤寂,缺乏热情,最终形成闭锁、狭隘、冷漠、自私的性格。
3、出现社会适应不良和反社会行为。社会适应能力的形成需要有接触社会、适应社会的实践,在急于求成心理支配下的家长往往有意识地限制子女的这些必需的实践活动,使子女在诸如交往、合作、生活技能等方面的能力极差,在社会环境中不能自如适应;家长的急于求成心理支配下的严格监督、威逼等行为,容易导致子女逆反心理,对父母的行为产生怨恨、反抗,“徐力杀母”、“扬斌杀母”等悲剧就是明证。
4、影响孩子智力发展。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心理发展有阶段性,每一个年龄阶段都有特定的发展任务,前一阶段的心理发展任务完成的质量和水平对下一阶段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而且每种心理机能的发展都有其关键期。因此不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盲目进行急功近利的“造材”教育,不仅不能如父母所望,反而会使子女失去智力发展的机会。
(二) 急于求成心理形成的原因与对策
l、名利思想。 “成功”、 “成就”是目前成人社会普遍推崇的价值观。于是就产生了大批自己成功无望却急于希望子女成材的家长。他们希望子女在短期内有超过同辈人的表现以显示自己教育的成功。
2、媒体宣传的影响。随着早期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媒体关于神童教育的宣传也越来越多, “哈佛女孩”、 “清华女孩”等等关于父母教育子女成功的书籍热销不衰,许多家长读后跃跃欲试,盲目效仿;年轻而有卓越表现的新一代名人比如运动员、影视明星、歌星等不断被大众传播媒体关注、吹捧,更强化了父母急于打造子女成名成材的心理和行为。
3、缺乏科学的儿童教育观。不懂得儿童知识的掌握需要一定的基础和积累;技能和能力的形成需要有一个过程;坏习惯的更改和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天长日久甚至不断反复都在所难免;成名成家更是取决于许多因素。而是一相情愿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对子女进行塑造。
家长重视孩子教育,科学进行早期教育在儿童成长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必须是在科学的前提下进行的教育才能起到良好作用。家长应该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角度考虑子女的教育,懂得社会发展既需要高层次的尖端人才,需要文化生活和娱乐,但更多的是需要高素质的、普通的劳动者,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有一颗“平常心”;要学习教育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特别是要学习一些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知识,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过程和特点,尊重儿童发展的客观规律,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
三、期望过高,求全责备心理
(一)期望过高,求全责备对子女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与急于求成心理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期望过高,求全责备。在子女教育过程中追求完美,提出子女能力所不及的要求,或无视儿童间的个体差异,将自己的子女与别的孩子盲目攀比,并经常感到心理不平衡,产生极度焦虑、紧张情绪,时常为子女的前途担忧。表现为要求子女在所有方面都只能高人一等,而不能少有不及,否则就心理不平衡。只要发现子女在某方面有差距,就迫不及待地想方设法去赶。有这类心态的家长对孩子的考试成绩、班级或年级排名十分敏感,分数和排名是他们情绪波动的焦点。期望过高,求全责备对子女的不良影响主要有:
l、学习兴趣下降。心理学表明, 当一个人通过一而再、再而三的努力仍然达不到要求时,就会放弃追求。期望过高, 向孩子提出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要求,孩子虽然经过努力但仍然距离父母的要求相差甚远,孩子的学习兴趣自然会下降。
2、产生自卑感。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发现,有些孩子各方面都还比较优秀,但却有较强的自卑感。其原因就是平时父母要求高,总是把孩子的不足和别人的长处相比,把缺点夸大,看不见优点。孩子感到自己永远是一个失败者,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就导致自信心下降,自卑感严重。
3、形成急功近利、图慕虚荣等不良个性。由于家长对分数和名次过分看重,并经常鼓励孩子去争第一,孩子就可能为了取得父母满意的分数和名次而不顾一切。可能作蔽、可能撒谎,看不起比自己差的同学,对比自己强的同学产生嫉妒心,形成虚伪、虚荣、好高鹜远、赢起输不起的个性。
4、影响亲子关系。子女的名次、分数决定着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和行为,孩子逐渐感受到,父母爱的是自己的考分和名次而不是自己,对父母的爱产生怀疑,影响亲子感情。
(二) 期望过高,求全责备心理产生的原因与对策
1、家庭教育目标理想化。家庭教育目标就是家长对子女的一种期望值。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教育目标。家庭教育目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短期目标是长期目标的阶梯。家庭教育目标的制定应该从子女身上受到启发,并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采取适合子女特点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一步步地去实现。但是,许多家长一相情愿地制定一个总目标,并且固执地、单向地去争取它。家长为了追求自己的教育“理想”,盲目提出高要求。
2、对“全面发展”的片面理解。部分家长教育观念落后,认为全面发展就是门门功课都是100分;方方面面都要优秀,学习什么都要使老师满意。对“素质”与“特长”的要求不明确。
3、不能正确理解和对待竞争。许多家长开始认识到对子女进行竞争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家长对于竞争的片面认识也是导致其对子女期望过高,求全责备的原因。他们往往只看到敢于竞争取得的自信和成功,而对“有竞争就必然有失败”的认识不足,把“只有去争取才有可能赢”理解为“只要去竞争就必须赢”。因此,对子女在各方面的失败与不足都不能容忍。
要调整上述心态,家长首先要理性确定家庭教育目标。从子女的实际情况出发,去欣赏、发现他们的独特性,在尊重他们的独特性的基础上适当帮助、引导才是教育的根本所在。其实,理想化的教育目标等于没有目标。不要说子女不能看到希望不能产生动力,就是家长自己都会觉得目标渺茫陷入绝望的境地。其次是要转变观念,调整自己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偏差。比如明确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孩子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道理,才能根据自己子女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帮助子女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四、牺牲自我心理
(一) 牺牲自我心理对子女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为了子女能够成材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工作、事业、前途、兴趣爱好甚至健康。表现为一切以子女的学习为中心,全方位、全身心地为子女服务。比如每天无微不至、精心料理饮食起居,按时接送;督促作业、陪读等等,凡是能为子女做到的,一切都做得有过之而无不及。子女的一切都比自己的重要。而自己在工作上则得过且过,甚至有意识地放弃进步和提升的机会,认为只有这样,自己在子女面前才问心无愧。近年来出现的越来越多的“专职妈妈”就是具有牺牲自我心理的家长的典型。
l、增强子女在生活上的依赖性,影响独立生活能力和适应能力发展。一切由“专职服务员”代劳,子女当然没有亲自动手的机会和必要,必要的生活技能自然就难以发展起来,一旦离开了保姆式的照顾,自己就无法正常生活。
2、致使子女不懂得尊重父母。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料和全身心的支持,期望通过子女的成功得到回报,得到子女的爱和尊重,然而期望很有可能落空。因为天长日久的服务性劳动往往会被子女忽略、不加注意,习以为常。他们也许会依赖父母的照料,却并不一定因为这种依赖而感激或敬爱他们。相反,子女往往因为母亲是家庭妇女、父亲一事无成而看不起他们,父母在子女心目中的地位下降,对父母的教育、期望和爱心不屑一顾: “你们只要求我好好学习,成名成家,你们干了些什么?”
3、增加子女的心理压力。父母牺牲自己的一切,为了子女的成功。把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压在子女的肩头,父母的牺牲让子女时时刻刻感到自己如果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就对不起父母而感受到沉重的压力。而父母往往认为,自己的牺牲如果达不到期望的目标就不值得,因此对子女提出过高要求。关于学生考试焦虑的研究发现,在各种导致考试焦虑的原因中,有近三分之一是“怕考不好对不起自己的父母”。可见,父母的牺牲增加了子女的心理压力,影响其心理健康。
(二) 牺牲自我心理产生的原因与对策
1、缺乏进取心。有些家长,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面前,缺乏优势和自信心,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远大的抱负,放弃自我建设和提高,而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 “我这辈子就这样了,就看孩子的了”。
2、传统的依附性。有些家长特别是母亲,传统思想严重,她们的依附心理和配角观念根深蒂固。在她们心里,丈夫和孩子永远第一, 自己的事业、前途和爱好永远第二。所以在帮助子女成材的问题上好不含糊地牺牲自我。
父母养育子女,花费时间、精力,影响自己的工作和兴趣都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完全牺牲自己却是不必要也是不应该的。中小学生的父母正是年富力强的年龄,是发展自己,贡献社会的年华,放弃自己对社会和个人来说都是巨大的浪费。另外,子女和父母都是独立的个体,生命的过程和体验是不能相互代替的。教育过程中榜样的力量不可忽视。父母对工作的热情,对事业的执着顽强追求等本身就是对子女的无声教育。父母有自我,孩子才能有独立意识。
(作者单位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1〕古丽孜娜.家庭教育中过度亲职的危害及对策(川.中国家庭教育)2003,(3)
〔2〕李春祥.中学生父母必读(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189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