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不如增加免疫力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说古代的名医扁鹊因医术精湛,博得众人称赞。可是,他自己却说,我并不是最好的医生,最好的应该是他的哥哥。
原来,扁鹊有三个兄弟,他排行第三,上面还有二个哥哥。扁鹊说,二哥的医术,其实要好过他自己的,因为二哥最擅长在别人刚刚有点小病时,就已经知道该如何抵制疾病进一步的发展,所以他看过的病人,几乎不会再生什么大病。因此,大家都认为他二哥,只会治些小病!而不像扁鹊自己那样,擅长治疗疑难杂症,所以二哥就没有扁鹊那么出名。
但是,扁鹊还说,他们兄弟当中,医术最好的应该算是大哥。而大哥之所以没有扁鹊自己这么出名。是因为,他大哥最擅长在别人还没有有生病的症状时,就已经帮助病人做了很好预防,来增加病人的免疫力,使病人不会生病。因此,病人不明就里,还以为大哥没有什么本事。
扁鹊说,最好的医生治病,就是在人还没有生病的时候增加免疫力,使人不会生病。所以,他大哥才是最好的医生。
把这个理念引入到家庭教育领域,同样的道理,好的家长,是在孩子还没有出现问题时,就注意预防以增加孩子的免疫力,使孩子尽量不出现问题。而不是说到了孩子有问题以后,才想起说为什么?
1、 孩子小时多依偎,避免大时出问题。
误区:
很多的父母都有这样一个认识误区,孩子还小就可以暂时不去管他,把孩子丢给父母,
丢给保姆。趁自己还年轻多挣些钱,好给孩子今后打下比较好的物质基础。
症状:
可是,所有的心理学研究都证明一个基本道理,孩子3岁之前与父母的关系亲密与否,决定了今后他的幸福来源。如果在这个时期,父母不能给孩子一个亲密而安全的关系的话,
那么这个孩子的情感发展会或多或少的出现偏差。
免疫方案:
在孩子3岁前,父母们再忙再累,也要给孩子一个安全的依偎。
2、 孩子小时多倾听、避免大时太叛逆。
误区:
当孩子很小的时候,对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问不完的问题。而大部分的父母,都认为
孩子这些问题实在过于天真。有的父母是不好回答,有的父母是懒得回答。总是对小孩子说,:“你不懂,别问”。或者说:“去去去,我正忙着!”
症状:
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认识世界的过程。在成人们看来司空见惯的事情,对孩子来说
是一个重新的世界。而孩子建立这个世界的过程,就是不断提问,不断得到答案的过程。如果,这个过程没有得到家长的很好帮助甚至被家长强行中止。
那么,一方面会导致孩子对世界的认识变得残缺不全的,这对他建立正常的判断十分不利。另一方面,因为自己的提问经常得不到家长的满意的回答甚至因此被家长斥责,孩子会失去与家长沟通的意愿,这就会使他遇到问题时不愿意寻求家长的帮助。到青春期叛逆时,孩子会因与父母沟通不畅而产生诸多问题。
免疫方案:
在孩子提问时,无论这个问题在你看来多少可笑,无论你正在干什么。请正视孩子的眼睛,告诉他:“宝贝、太棒了,你问的很好!这个是………”
3、 孩子小时有规矩,避免大时坏毛病。
误区:
孩子小的时候,因为缺乏正确的理解和控制能力。往往会做出一些不符合我们正常行
为准则的言行。大部分的父母可能会认为,孩子还小现在不懂事不要紧,等他慢慢长大后明白道理了再进行纠正。
可是父母们要知道,孩子成长的过程事实上就是不断认识和建立规则的过程。他第一次的举动,无论是好是坏,都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也可以说是他对自己这个行为的规则建立的一种试探。他在这种试探中,根据别人给他的反馈,形成并建立自己的规则。
症状:
比如说,孩子小时候可能会说粗话,或偷拿东西。但是,他第一次这样的举动,并不清楚自己行为的正确与否。如果父母们及时给予制止,那么他就建立一个正确的规则,我原来骂人、偷东西是不对。那我就不骂人,不偷东西得了。
但是,如果父母觉得孩子小,反正不懂事,有这些行为也无所谓,等他大了再改呗。那么,后果就是,孩子从此就建立了这样的规则,我这种行为是可以得到认可的。而这样的行为一旦得到持续强化,就会成为一种习惯。等大家都意识这是一种问题时,已经很难改变了。
免疫方案:
在任何情况下,孩子第一次无意识举动,可能就是要持续伴随孩子一生的行为。做为一个有理智会判断家长,要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对孩子好的行为,要加以鼓励,使他强化。对孩子坏的行为,要加以修正,使他淡化。只有这样孩子才有可能建立好的规矩和习惯。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