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南昌之行 (三)

14年前 [12-15 13:24 周二]

与家长零距离交流

 

上午9点,在学校报告厅与7、8、9年级的部分家长分享了如何读懂孩子为主题的亲子互动课。家长听得十分投入,安静的礼堂里只有一个声音在穿透着每个聆听着的心房在震撼着他们的灵魂……此刻,被自己感动着、被家长的眼神感动着。课程进行到一半时,话筒瞬间“哑口无言”(电压不稳,将功放烧坏),“家长朋友们,看你们对我的爱和热情让电先生嫉妒了哦,发了点脾气,以为我们不需要他了呢,那好,让电先生休息一会,我们继续好吗……” 哈,家长们被我的幽默逗乐了,回报着一个个微笑,不用话筒继续着,报告厅里更安静了,家庭教育情景互动环节中家长们的配合更让人感动,从情景互动中也感受到二中的领导和老师们与家长相互配合的融洽。

家长做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为人师表。古语道:其身正,有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孙敬修老前辈曾对家长们说:孩子们的眼睛是照像机,脑子是录音机,你们的一言一行都刻在他们的心上,要做好榜样啊” 。是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这点我们都知道,对于生活在这个飞速发展和变化的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家长,正在用有限的教育知识、有限的经验和对独生子女无限的期待、无尽的担忧经营着各自的婚姻、家庭和子女教育,在几近无知、无助、无畏而又无奈的教育现实中煎熬着自己和孩子,从而深陷高期望和低水平的矛盾之中,独自品味着由此带来的种种冲突和恶果,无力自拔。试想,一对对在没有经过任何学习如何做家长的前提下就做了家长,传承的是上辈的教子方法。用上辈的教子方式来面对信息时代下的孩子们,对孩子数不尽的爱演绎成为学习上过高的期望值、生活上过渡的关照和安全问题上过度的担忧,忽视孩子的心灵需要,不知道孩子的需要什么,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引领他们,致使无数个家庭的亲子大战爆发,硝烟不断。其实,在这场战争中受伤的不仅是无辜的孩子们,还有知识信息滞后的家长们。

面对现状,我们做家长的首先要学会的是当孩子出现问题后,要多反思我们自己的教育行为,是不是因为我们的一些错误教育行为造成了孩子身上的一些问题,有的是性格上的“毛病”,有的是养成习惯上的“毛病”。要做时代合格的家长并不是件轻松的事,是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我们自身的家庭教育素养。交流中,与家长们达成几个共识: 1、既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更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同等重要。既要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孩子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既要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更要关心孩子的内心需要。要把孩子当作一个完整的、有独立人格的人来对待,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2、加入中华家庭教育志愿者团队,通过参与家长学校的学习,不断修正自己,做到以好的品行来影响孩子;3、关注孩子的学习要与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和独立的个性结合起来。

也有家长问,孩子都初中了,我们现在学习还来得及吗?来得及,要做个好家长,就要终生学习,掌握现代化家庭教育理念和科学的育子方法,这样才能新时代对家长的要求。做到与孩子共同成长.如果我们面对孩子没有科学的、最基本的育人能力,就无从谈起教育智慧。我们要孩子改变就必须自己先改变,先从改变自己做起,然后再去影响孩子。这才是改善家庭教育的基本途径。成功学有句名言:“改变是成功者最大的筹码!”我们同样可以说:“改变是成功家长最大的筹码!”要让孩子改变,先改变我自己;要让孩子变得更好,先让己变得更好。

 

你要一个成功的孩子吗?请先把自己变成一个成功的家长!

 

   家长要改变什么?

       改变观念,改变态度,改变方法,改变习惯……

 

借此机会,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这本书能帮助你改变自己,边读边检查自己,哪些是做得好的?那些是做得差的,好的方面,改进它,使之更好!做的差的?改变它,使之变好!只有我们真正懂得了教育孩子首先不要输在家庭教育上,掌握了现代家庭教育科学知识,这样,才能为孩子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心教育好下一代,是大事中的大事,是重中之重,也是我们老师、家庭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心愿。让我们携手共同为我们的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而努力吧!

家庭教育是专业的,可以提升我们育人素养;
家庭教育是朴素的,可以服务于每一位家长;
家庭教育是实用的,可以解决身边具体问题;
  家庭教育是科学的,可以改变我们生存现状。

                                     (12月9日晚于南昌)

 
 
 
Re:南昌之行 (三)
[ 2009-12-14 23:57:46 | By: gxm(游客) ]
 
gxm(家长需要更多的象饶老师这样的具有家庭教育专业化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家庭教育讲师去引领,也需要学校组织真正站在育人的高地,按照现代育人的基本要求学会从领导家庭教育开始,促进具有现代意义的家校结合,实现在育人这个位置上的有机结合。
u/Sand/archives/2009/20091214231852.html#80892晓岩整理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