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的妈妈问:
我女儿现在3岁半,性格较外向。我想请教的(也是我非常担心的)举个例:她身上某个地方疼,如舌头起火,长溃疡,她不舒服了,发脾气了,会说:“把你的舌头拿给我!”“换!”等类似的话,每次我除了好笑外,也很担心她这种自私自利的想法,也曾告诉她“这样妈妈的舌头也会疼的,你要妈妈的舌头疼吗?”她有时不理,有时点点头。想知道其他孩子有这种想法吗?这样该怎样纠正、引导呢?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担心的妈妈,你好!欢迎你到中华家庭教育网上来咨询。就你所举的例子来看,孩子之所以说出:“把你的舌头拿给我!”“换!”等类似的话,是有实际原因的--“舌头起火,长溃疡,她不舒服了。”也可以说是很正常的,你不必过于担心,我倒认为她很可爱,她所说的让你担忧的话,却是自己内心感受的外在体现,我们应正确理解。
这个年龄的孩子往往表现为自私自利,不管他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这是这个年龄的特征.因为在婴儿发育的过程中,自我意识就开始萌芽,学会什么是我的,什么是你的及他人的。有了自我意识,就会下意识保护属于自己的东西。家长在这个时候不要把孩子的自私自利作为一种很不得了的错误,反而家长的心态很重要,要正确的看待事情引发的原因,循序渐进,因势利导。
自私本身不是什么大毛病,可是自私由于它的狭隘性,会引申出嫉妒,愤怒,任性,偏执等很多性格的缺陷,如果长大一点还这样,就不好了。我们教育孩子要心平气和,给他灌输乐观的性格,给他宽松的环境,和他读读好书,听听音乐,学点知识。人格圆满了,自私的毛病自然就慢慢没有了。自私本身是人的正常心理,如果好好对待,要从家长本身出发。没有天生自私的孩子,也没有一直自私的毛病……
根据现在你孩子的年龄特点,在生活中,可以利用“演戏”法来克服孩子自私自利的情况。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孩子与父母亲之间扮演的不同角色。使孩子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怎么样的。孩子通过这些游戏,首先会意识到经常接近的成人和自己的关系,如爸爸妈妈怎样对待自己(包括动作、语言、态度、情感)。然后意识到有关系的人们之间的关系,如医生怎样关心爱护病人、司机怎样有礼貌地对待乘客、老师怎样爱护和教育小朋友。孩子通过体会别人的感受,就会从以自己为中心,转变到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为他人着想。
除了通过玩游戏,在游戏中训练和教育孩子以外,父母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情景,直接教会孩子应该怎样关心别人,当将来父母亲出现有病等“情况”时,孩子就会懂得怎样去做才是对的。这样,不但有助于训练孩子克服自私自利的不良特性,还可以培养孩子关心他人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父母更应该鼓励孩子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如果别人有事相求,孩子又可以帮得上忙,就让孩子帮别人一下。父母还可以教导孩子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自己的小伙伴,或者是那些生活更加困难的人,养成乐善好施的高贵品德。通过实际生活的锻炼和父母的指点,孩子就会逐步克服自私自利的习惯。
如还有其他问题,可再登录本网站咨询,我们将倾心、尽力为你服务!
家庭教育志愿者 张厚超 QQ:405793078
(李洁萍整理)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