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女生跳楼事件的新闻报道(我的思考)
一位十六岁女生跳楼身亡
本报讯(记者 李芳 马世军 杨晓燕)
当天下午18时11分21秒,110指挥中心接到该校一名老师的报警电话,称 有一名学生坠楼。胜利路派出所接到110指挥中心指令后,迅速赶到事发现场。18时14分左右,人民医院接到急救电话后,派救护车赶往现场急救。
小岚18时40分被送到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抢救。急诊科医护人员会同该院脑系科、骨科、麻醉科的主任和主要业务骨干等十多人对其进行了抢救,并邀请市中心医院泌尿神经外科副主任张冠文来市人民医院会诊。小岚颅脑受到重创,肺部严重出血,骨盆、股骨等身体多处骨折,口、鼻、耳等器官血流不止,重度休克。
大约20分钟后,小岚呼吸停止。医护人员采取补液、扩容、抗休克、止血、机械通气等多种措施竭力抢救2个多小时,到21时才放弃抢救。
抢救期间,小岚的母亲、父亲等多名亲人、邻居在医院等候。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她坠楼前的一些情况。小岚今年16岁,父母离异后,她跟着母亲 ,成绩不错,与同班同学小枫关系密切。
当天下午上第二节物理课时,小枫写纸条告诉小岚,说自己与一名女同学发生口角,想让小岚帮忙解决,被小岚拒绝。第三节课是自习课,老师去开会了,小岚问小枫与同学吵架的事情,小枫说那件事纯属玩笑。小岚回到教室最后一排自己的座位上。几分钟后,小岚又走到小枫座位旁,问他是否愿意送自己回家。见小枫的态度不如往常,而且没有正面看她,小岚有点生气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事后,小枫觉得自己应该向小岚道歉,这时,他看见小岚跑向开着的窗户,就喊了句“抓住她”,结果小岚蹬上窗台,踩在窗 面的空调主机上,跳了下去。
据小岚的邻居说:“这 平时脾气就大,有些倔强。”
(文中小岚、小枫为化名)
我的分析:
1、 家庭:家是一个可以使孩子拥有安全感、归属感和爱的地方,它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场所,是“温馨的摇篮”,在孩子的眼里,是一方心灵的栖所,爱的领地,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家庭是人个性的塑造场",父母是子女个性形成的首任和最重要的教师。但是,随着婚姻家庭观念的转变,单亲家庭成为一种家庭的变异形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单亲家庭在剧烈的社会变动中是脆弱的,不稳定的,其结构的不完整限制了其功能的发挥,从而对子女的成长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单亲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知识性、娱乐性以及组织性与完善家庭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单亲家庭所形成的不良环境只是影响孩子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这个因素产生何种作用,会导致何种结果,主要取决地家长本身与孩子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也就是我们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的教育中占据着先导地位,是孩子所有教育基础的基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又是孩子的终身教师。在孩子一生的成长起着早期的启蒙作用,一生的决定作用,终身的教育影响。因此,家长是终身制的。做好了家长,就是做好了家庭教育,孩子的一生的健康成长就有了保证。看报道,小岚的家庭是单亲家庭,小岚最终的举动,说明了单亲家庭不良的家庭环境对她性格的形成影响很大,这些因素对她的成长起了负面的作用,这就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没有给予孩子及时的心理安全保护,忽视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形成了致命的心理缺陷,在遇到困惑和挫折时,不会调整自己,出现了今天的这个悲剧。
2、 孩子:单亲家庭的孩子心理特别脆弱,是找不到心理支撑的弱势人群,他们通常自卑、压抑、不合群。由于家庭的特殊性,有些单亲家庭的孩子还具有任性、娇惯、胆怯等行为特征,由于缺少母亲或父亲的爱,很多孩子表现出固执、冷漠、亲情观念淡薄等心理缺陷。单亲家庭的女孩在这些方面表现的更明显。小岚因父母离异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平时缺少父爱或根本未享受过父爱,这样家庭成长的女孩的共性是心理特别脆弱、压抑、自卑、缺乏安全感且很敏感。也会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任性、娇惯、胆怯,对父爱的依恋。一种是固执、冷漠、亲情观念淡薄,对父亲怀有恨意。根据报道情况分析,小岚脾气大,固执,看其表现也很任性,但她的内心很脆弱,很需要关爱,小枫就是在她看来能给予她心理支撑的人,一旦发现这个支撑稍有偏移,她就会极其敏感,加上隐藏在她性格中的固执、冷漠和淡薄的情亲观念,使她走向了不归路。
3、 我的思考:构建和谐单亲家庭的关键是单亲家庭的自我成长,尤其是单亲家长的自我成长。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对家庭教育的制约很强的,它直接关系到家庭教育的成败、水平和方向。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家长是孩子的镜子,家长的言传身教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正人必先正己,教育孩子首先教育自己。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一方面是相对独立的实体,各自承担着不可替代的教育责任,以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形式占据了孩子整个生活,无论哪个方面出现空白,都将使孩子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放任自流,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就有可能乘虚而入。他们方向是一致的,三位一体,是不可分割的。而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是终身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支柱,他的方向和质量的优劣关系到孩子的一生和幸福。没有一定水平的家庭教育的配合,要想取得学校教育的完全成功,是很难的.
(看到这些报道 很心疼这些孩子 生活才刚开始 就这么轻易地放弃了 所有的孩子周围的"大人"们 不要抱怨孩子狠心 不要怨恨孩子的无情 反观自己吧...)晓岩整理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