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原创)妈妈,你在那里?

15年前 [03-13 13:26 周五]

原创)妈妈,你在那里?

 

--一起家庭纠纷的个案应急指导

 

情景一、945 某年级班主任一早来告知,她班上小C没有按时上学,也没有请假。建议赶紧联系其家长,最后,联系到小C的舅舅才知,昨天晚上小C的父母吵架,妈妈离家出走,小C外出去找妈妈至今未归,孩子的父亲还在寻找。

 

情景二、1114 班主任又与其父亲联系上,孩子已经回家,现在家里哭,就是不说话,但妈妈未回来。我建议班主任电话告知家长,不要逼问孩子任何事情,安抚孩子,让他下午按时上课来,同时家长也来。

 

 

我的思路A1、先为不可胜,待敌之可胜。1)由于这属于突发事件,很多具体的状况不是很了解,我先让班主任做好孩子和家长的安抚工作,尤其是孩子的情绪,一定要稳定下来,下午按时到校上课,不要给任何压力。

2)在不了解具体情况下,做个简单的分析,拿出应急策略,解决当前最急需解决的矛盾,缓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避免再伤害到孩子。

2、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全面了解小C家的具体情况,包括夫妻之间、父子之间、兄妹之间,还有孩子成长过程的一些情况,为做好下一步的指导铺垫。

 

初步分析:孩子外出找妈妈一夜未归,心情可想而知。分析如下:

1、妈妈一直是他的安全依靠,害怕失去妈妈。

2、爸爸喝酒和妈妈吵架,内心惧怕爸爸,而不想在家。

 

 

应急策略:1、根据最初的了解,此次事件是因父母争吵引起的,所以必先找来父母了解情况。因妈妈还未回家,就先找爸爸来,完成三个任务:一是了解这次事情突发前因后果。二是帮助小C父亲分析情况,指出这次事情对孩子的影响和伤害。3、进一步全面了解小C家的情况,根据情况指导小C父亲初步认识到,父母给予孩子的家庭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和作用。

2、找孩子谈话,目的是安抚孩子,平定心情,了解情况。完成四个任务:一是了解这次事情发生的前后经过及他的想法。二是了解他在这个家的成长经历。三是他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还包括他的妹妹。四是通过这件事,简单教他如何保护好自己。

 

交流方式:以谈话为主。由于是在学校,再加上我特殊的身份,所以我在与这父子谈话的时候,一定要做到一点:换位思考,从而换位交流。提醒自己注意的几点:

1、      接纳对方的情绪,适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与小C父亲谈话时,自己不是老师,也不是所谓的领导,而是家长周围的一个邻居或朋友,更要让他感到我是作为一个家长,站在关心孩子的角度来和他交流沟通的。  与小C谈话时,让孩子坐下,注意语气、问话方式和谈话内容,消除孩子的紧张情绪,便于交流。

2、   分清咨询的对象。提问有针对性。对于同一个问题,咨询对象不同,切入点和咨询的方向就不同。

 

情景三、300 随着敲门声,班主任领进了一对父子。爸爸中等个子,皮肤黝黑,神情有点紧张,小C跟其后,个子和其父亲相差无几,一张干净的脸,很帅气的男孩,只是头微低着。我让班主任先带孩子离开,我和小C的父亲开始了交谈。

 

应急指导1:上兵伐谋。换位思考与小C爸爸交流,帮助他初步反观自己。分析孩子当时的心理状态(初步分析内容),将我的初步分析与他交流,得到他的认可,开始主动和我进一步交流。此时,引起他想起生活中的一个片段:一次,孩子在看电视时,他过来,孩子却回自己屋里去了,似乎躲着他。

 

应急指导2: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家长因孩子问题被喊至学校,通常有个做法:总是埋怨责备孩子不听话,推卸自己的责任。如果老师此时反对,家长会心理上会有所抗拒你,即使没有表达出来,这样不利于指导工作的开展,会很被动。因此,之前必须做好策略,调动他跟我的思路走,而不是被他调动。在第一步指导中,通过换位思考,与家长换位交流打动他内心那颗父爱之心。以他提到的那个片段做为背景,引导他初步反思自己的做法,分析孩子为什么那么做的原因:他与孩子之间出现了严重的亲子关系问题,父子之间比陌生人还陌生。当小C爸爸听到这,眼中含有水影,心中的懊悔与痛苦已表露无疑。最后,家长临出门时,把已经重复很多次的一句话又重复了一遍:“老师,你今天说的话都说到我心里去了。”

 

应急指导3:令之以文,齐之以武。小C经过昨晚的事,此时,被叫进办公室,一定是心惊胆战,坐立不安。以关爱的语气,从问他“昨天晚上在外冷吗?”开始,安抚他心平静下来,慢慢与他交流起来。让他感受到:老师在关心他,为他的安全而担忧。当他抬头正眼看我时,我知道他已经信任我了。此时,我告诉他:一要学会保护自己。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当自己解决不了的时候,要学会求救自己信任的人,如他的舅舅或他信任的老师。二要做一个守纪律的孩子,没有方圆不成规矩。在我说这些的时候,这孩子不时的看着我,微微点着头,我知道他在接受我的建议。最后,临走我告诉他:妈妈可能晚上就回家了。同时,还加了一句:多帮妈妈做点家务,老师相信你是个非常好的孩子。

 

父亲的陈述:我们一家四口,我常年在外挣钱,在家的时间很少,平时都是孩子的妈妈在管孩子。小C7岁左右全家从陕西来到新疆,小C在新疆上到三年级,全家又回到老家,孩子在老家上了一年初中,是住校,偶尔喜欢上网。2007年回新疆,小C和妹妹在这个学校上学。我还是经常外出打工,一个月回家一次。平时和小C很少交流,孩子也不怎么和我说话。我平时爱喝酒,这次也是因为喝酒和孩子的妈妈争吵,结果孩子妈妈一气之下跑出去,孩子也跟着后面去找妈妈,我因为喝酒缘故睡了,没注意到孩子也没在家。

 

孩子的心声:我们家四口人,平时就妈妈、妹妹和我在家。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就妈妈在家照顾我和妹妹的生活,有时,妈妈也偶尔外出干点活。在家和妈妈说的比较多,和爸爸就很少说话,喜欢妈妈多些,妹妹调皮,我经常让着她。这次爸爸和妈妈吵架,我在自己屋里,爸爸喝酒了,后来妈妈跑出去了,我担心妈妈,就追出去找妈妈,到火车站找一晚上也没找到,害怕妈妈不回家了。

 

这次指导是在了解情况的同时进行的,所以在了解后,感觉只解决了暂时的问题,避免了孩子进一步出现意外的状况,要彻底解决问题,还有很多情况不甚了解,所以先就今天了解的情况做进一步的分析,便于后期的指导。

 

我的分析:

1、家庭:这个家庭的状况属于我们常说的流动人口,父亲常年在外,小C妈妈一人带两个孩子在家,据小C说,妈妈干活累的时候爱发脾气,说明她一人带孩子很是辛苦,内心也孤独的。小C的爸爸爱喝酒,他们之间的交流又很少,产生矛盾是难免的,无论是从家庭结构还是家庭教育上,这是个有缺陷的家庭。

2、孩子:从与小C的交流中,可以感觉到:他是个沉默寡言的孩子,这是这类留守家庭孩子的心理特征之一。在他述说的一些情况分析,他内心很孤独,很缺乏安全感,妈妈是他在家唯一感觉安全的人。在外出找妈妈的夜晚,天很冷他都没感觉,心里就担心会失去妈妈,他不停的找了一晚上,他是个爱妈妈的好孩子。妹妹小,很多时候他总是让着他,说到妹妹时,可以看到他脸上微微露出的一点开心,他是一个爱护妹妹善良的哥哥。

 

下一步思路:找小C班主任、妈妈和妹妹谈,进一步了解情况,再对照相应菜单做出下一步指导。

 

(17:54  这是今天发生的事情 才解决完 先上课去  一会继续记录完  )

随记1:流动人口家庭教育问题比较多,而且非常普遍,家长文化素质比较低。但今天我最大的感受是:正如老师说的,所有的家长在家庭教育上,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只要他接纳了你的观念,真正了解到你是为了他的孩子,他会接纳并认可你的任何指导,他们的悟性不比有些文化知识高的人弱,甚至比他们还高。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这点是不能改变的,能改变的是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也就是改变提高爱孩子的能力。

随记2:以前遇到这类事,有时感觉有心却无力,找不到切入点,也就是问题的核心位置,花很长时间解决,却总感觉不尽人意。这次却不同,事情出现,马上就有了个很清晰的思路,时间不长但却解决的比较满意,很快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原因很明了,在这学习的结果。正应了老师常说的那句话:家庭教育是神圣的,家庭教育是神奇的,家庭教育是美丽的。

(0:21 今天课多些 又遇到处理这事  一天下来感觉累了 拖到现在才补充完整。。。 )晓岩整理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