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老师为何不敢批评学生(赵宝顺)

15年前 [08-30 10:32 周日]

日前教育部出台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一条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引来网上一片热议。不少人有些疑惑:学生犯了错误,教师批评教育,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怎么如今需要政府专门为此作出规定来为教师撑腰?今天的教育究竟怎么了?难道学生成了不能碰的易碎品

    据说教师之所以不敢批评学生,一是因为有的老师批评学生后,遭到学生及其家长的殴打、辱骂,于是明哲保身,干脆不管不问;二是眼见有的学生受到老师批评后寻了短见,当事老师官司缠身,要为此承担法律责任,为少惹麻烦,只好对学生的错误视若无睹,假装不知道。

    这些真能成为老师不敢批评学生的理由吗?老师的职责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为其以后成人成才奠基。是人都难免要犯错,做为未成年的学生,更是在犯错纠错的过程中逐步走向成熟的。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作用就是领航员,不断将偏离了航线的船只引领回来,发现了暗礁险滩就要及时指出,而不能眼看着这艘人生之船将触礁沉没,还视而不见,一味地鼓励加速前进。因为被批评而报复老师的学生和家长毕竟只是少数,我们怎能因此而放弃了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呢?

    做为有责任心的教师,面对这种情况,不应逃避,而应分析探求其中的根源,找到相应的对策。如今的孩子之所以经受不起批评,错不在孩子,而在社会,在我们家长和老师:

    首先,与长辈对孩子的溺爱纵容有关。因为一家只有一个孩子,所以对孩子的百般关爱呵护,从不拒绝孩子的任何要求,不论其是否合理,甚至孩子没提出的,大人也都为他想得十分周到,生怕孩子受一点委屈。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打人骂人、任性霸道,在一些长辈看来,都可爱无比。有时孩子有了错,父辈要管教,祖辈偏阻拦。于是,孩子养成唯我独尊的观念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与片面理解赏识有关。现在社会上流行着一种无批评教育,似乎对学生多加鼓励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一说要赏识学生,似乎就只能看孩子的优点,甚至把错误也要看作创新,把缺点看作特点。殊不知,“赏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是倡导我们不要总盯着孩子的不足,而看不到孩子的长处,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冰点,给孩子以鼓励,让其自信起来,并不排斥批评和惩罚。

    孩子生病了,我们都知道急着上医院看医生,孩子犯了错误,不跟生病一样吗?甚至比生病更需引起我们的重视,怎么反而置之不理,放任不管了呢?夸奖、表扬孩子固然是必需的,但如果仅仅是害怕引发孩子的极端行为与举动,而一味地姑息孩子犯下的错误,这将会酿成大错,经不住批评的孩子是脆弱的。因此,教育专家说:无批评教育是伪教育,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是缺钙的教育,是危险的教育。

    第三,与老师不当的批评方式、态度有关。不少时候,老师批评学生,学生不但不接受,反而顶撞老师,实是因为老师的方法简单,态度粗暴。究其根源,有的老师不是从关爱的角度出发,真诚地指出其错误,帮助其进步,没有给学生以应有的尊重,而是让学生觉得老师不满的不是自己的错误,而是他这个人,老师不是在批评纠正自己的错误,而是在发泄心头的愤怒。如果学生接受到的是这样的信息,他当然就会以对抗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的批评教育。

    由此想到了陶行知用三颗糖教育打架学生的故事。又想到了英国著名科学家约翰?麦克劳德杀了校长的狗,校长让他画两幅画,一幅狗的血液循环图,一幅狗的骨骼图,以此作为惩罚。虽说这两个案例距离我们的年代相当久了,但依然能给我们带来不少的启迪。我想,绝大多数学生是能够感受到善恶是非的,只要我们像医生给病人看病,像农民培育幼苗那样,对学生付出一片真诚,就一定会为他们所接受u/4932/archives/2009/2009828193438.html晓岩整理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