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如何运用往往取决于你是如何获取的,你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有没有与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链接,有没有与现实情况进行对接,这很重要。不然,我们就是为了学习知识而学习知识,这样我们就把知识学死了,我们自己也成了一个书呆子。记得有一个漫话,一个动物身上背了厚厚的一摞书,但无论如何它都不能成为有知识的人!我们不是仅仅在往脑袋里装书,我们也不是会走路的书橱。
现在有人总是为了追求一些名声,而逃避一些现实的问题。比如,一些青年人一看工作不好找,就去读书,可能自己还没明白社会是怎么回事,自己为什么找不到工作,而别人却能找到,为了不使自己太尴尬,就选择了读书。我还是要说,知识本身并不能改变你什么。青年人不要把这个问题想反了,家长也应引起思考与重视,那就是我们为什么去读书的问题。我想,对于不能自立的人来说,读书首先是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也许有人会说,我是为了修身养性。我觉得不妥,如果你还在啃老,你还不能独立生存,还是把自己的高雅的一面放在一边,解决现实的生活与生存问题吧。
如果你的问题不是知识的问题,还是不要去学知识吧。知识什么时候学习效果最好?那就是你最需要它的时候,你感到工作上的问题不好解决,你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你感觉有些难题需要解决,同时又感觉自己能量不够,这时根据现实的问题来学习,有针对性地学习,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最重要。比如,学习家庭教育问题,有心人是会提前做准备的,现在有的家长孩子很小,孩子没出现问题就已开始学习家庭教育了,这是一批智者,是具有先见之明的人,是未雨绸缪的人。我不属于此类,我是出于自己的爱好或职业习惯,以及孩子现实成长的需要。可现在还有不少家长,孩子出了问题,还不知如何下手,眼里只有孩子的不是,不知道检点自己,关键是这个弯,许多家长转不过来。
我们今天处于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知识是学不完的,我们应积极主动地有选择地进行学习。有这样一个例子,某人发现了一个又圆又大的东西,感到好奇,就用石头把它砸烂了,里面散发出沁人心脾的味道。这个人忍不住尝了一口,感觉味道好极了。于是,他又把它抱回家,让大家一起来品尝。有人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西瓜。后来,发明了文字,就把西瓜的产地、特点一一记录下来。现在有了电脑之后,关于西瓜的知识,我们每个人三天三夜不睡觉也是学不完的。其实,还就是一个西瓜。这样看来,我们教育孩子不能仅仅在知识上下功夫,对于小孩子也是这样,知识学不完,我们不能因小失大,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扼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对于青年学生的指导,我以为也是这样,只要孩子不准备从事专门的学术研究,其实,即使专门研究学问的人,也要考虑知识的社会价值或应用价值吧。不要让孩子一味地读死书,不要按常规出牌,读完大学,读硕士,读完硕士,读博士。有的博士读完之后,没法养活自己,连个人问题都没法解决,这不能不说与走入教育的误区有关,教育无论怎么说,都应让它为人服务,我们人不能跟着那些死的知识跑。对孩子的教育我们需要先考虑孩子的生存,然后再考虑如何提升的问题。如果一个成年孩子,连自己都养活不了,他哪还有心思研究学问?
知识本身没有用,知识要为我所用。u/6317/archives/2010/2010314101744.html晓岩整理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