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三个名次喝彩
今天一上班,同事就在办公室唉声叹气。问其原因,说是上初一的儿子这次月考考了个班级40名,感到孩子没希望了,很痛苦。细问才知道,这位同事的孩子年前期末考试考得不好,班级四十三名,感觉很没面子。为了让孩子初中有一个好的开始,寒假请了家教,专门辅导孩子的学习。费了这么大的劲,取得了这一点进步,同事感到很无奈。
“进步了三个名次难道还少吗?”
“现在大学生就业这么难,不考个名牌重点大学以后怎么在社会上立足呢?以这样的成绩怎么能考重点大学呢?”
“孩子感觉怎么样?”
“孩子对进步了三个名次很高兴,说老师表扬自己了。”
“那你更应该为孩子喝彩!我们必须学会赏识孩子,在赏识中让孩子树立自信。试想一下,孩子有了进步,你却感到不满意,把这种情绪带给孩子,孩子会怎么想呢?”
同事若有所思,点了点头。
但愿他能想明白这个道理。
世界著名撑杆跳高名将布博卡有一个绰号叫“1厘米先生”,因为在一些重大的国际比赛中他几乎每次都能刷新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将成绩提高1厘米。他在成功地越过6.25米时,不无感慨的地说:“如果我最初就把训练目标定在6.25米,没准儿会被这个目标吓到。”
每个人的进步都是从一点一滴开始的。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对于孩子的每一次哪怕是很小的进步都要给予肯定,让孩子生活在积极、快乐的情感体验里。
可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家长往往对孩子抱有过高的期望,认为自己的孩子必须是优秀的。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时时对孩子不满意,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孩子的发展往往会走向与我们相反的方向。
《於陵子。人间》中有这样一则寓意深刻的故事:中州有一只蜗牛,想振奋起来干一番大事,却又时时责备自己软弱无力。想向东攀登泰山,计算一下,却要走三千多年;又想向南去涉水长江汉水,计算一下,也要走三千多年。再想想自己的寿命,不过朝暮之间而已。于是,它不胜悲痛,枯死在蓬蒿杆上,而被蚂蚁嘲笑。
蜗牛为什么最终一事无成,抱憾终生呢?就在于目标的好高骛远,而不是步步为营、循序渐进。
我们不能从这个故事中领悟到应该怎么对待孩子的成长吗?u/8708/archives/2010/201032473525.html晓岩整理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