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育人教书(陶道武)

14年前 [04-15 13:33 周四]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任何人改变自己的行为,先要改变自己的想法,作为一名教师也是这样。大家知道,“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职责,关键是你是在教书的基础上育人,还是把教书建立在育人的基础之上呢?有区别吗?有。虽然“教书育人”与“育人教书”在说法上都不为错,但认识不一样,教育效果就会迥然不同。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该把育人放在第一位,教书只是育人的手段。可现在的情况是我们把手段的东西或本应是过程的东西当作结果去追求,去奋斗。显然,我们的做法有些本末倒置。蒙田在论《学究气》中说:“如果学习不能使我们的心灵高尚,不能使我们的判断精确,那么我宁愿叫我的学生把时间用于打网球,这样至少可以使他身心愉快”。

    作为教师,如果我们能从育人的角度考虑教书——即教学过程,我们的思维一变,对待学生的态度就与此前不一样了,我们的教育效果就会大有起色,教学成绩绝不会因为老师更加重视育人而下滑。孩子们会为“悦己者”,做好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学习。

    在育人的基础上教书,老师自己教的坦然,以为自己处处对得起自己的学生,这样的教师逐步成长起来,会成为育人大师或育人专家。如果在教书的基础上再来考虑育人的事情,那就晚了一步,这只能是一位平常的教师,不会犯多大的错误,只是为了自己的工作,把教书这项任务完成,尽管自己在教书的过程中也履行了自己的教育职责。最可怕的是第三种情况,那就是只教书不育人,在当前应试教育依然猖狂的大环境下,有的教师为了自己的私利,比如评优树先等,不考虑孩子的今后发展如何,只管孩子的当下。即使是当下,也只是千方百计仅仅考虑孩子的分数,可以说为了分数不择手段。不考虑孩子的心理感受与承受能力就是不管孩子的死活。

    记得国外有一个现实的例子:一位女教师刚被评完优秀教师(相当于区一级的吧),第二天她发现有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在她家刚抹完的水泥地板上写字,她没有控制住自己,狠狠地批评了他们。这件事情被曝光以后,她的优秀教师的称号也被随之取消。相比之下,我们的评比标准是比较单一的,那就是看教师的教学成绩。这在某种程度上对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产生了误导。

    观念变,行为变,结果变。u/6317/archives/2010/2010414174210.html晓岩整理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