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妈妈!我踩到你的脚了!”儿子踩到我的脚后,认真对我说。
“叔叔我能进去看看鱼缸里的鱼吗?”儿子看到饭店浴缸里装满了很多不同种类的鱼,对饭店前台经理说。
“佳佳,你能借我你的小车玩吗”儿子看到幼儿园的小朋友在玩玩具车,对小朋友说。
“哥哥,我想和你交换这个玩具玩,可以吗?”儿子问他的小哥哥。
“妈妈,我现在想吃这块巧克力,行不行呀?”儿子问我。
“爸爸,我可以让妈妈抱着我坐在前面副驾驶位置上吗?”儿子对爸爸说。
...............
这些话是我的儿子(四岁零两个月)经常说的话。
很多人看到、听到儿子的有这样的语言,都很诧异,询问儿子的年龄,问我怎么把孩子教育的这么懂礼貌、守规矩。
其实,儿子现在这种状态并不是我特意教育的。准确的说,应该是孩子长期受到尊重,潜移默化受到身边人影响的结果。
一、蒙氏教育理念中的行为规范及其应用
儿子27个月的时候,把儿子送到一家比较了解的蒙特梭利幼儿园。因为很喜欢蒙氏教育,明白蒙氏教育是充分的给孩子自由的基础上,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同时让孩子树立必要的行为规范。经常的和儿子的老师沟通,学习一些蒙氏理念的科学的育人方法,并逐一把幼儿园的行为规范在家中也同样的做到,形成家园一致,有效的规范了孩子的习惯和行为。
蒙氏教育中一定要建立的六个规矩
(1)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
(2)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由自己支配。(我在此基础上加了一条:如果想用别人的东西,必须先征求别人的意见,同意后方可拿来用,用后一定要归还和致谢。)
(3)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
(4)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必须等待。
(5)不可以打扰别人。
(6)做错事要道歉,并且有权利要求他人道歉。
这六条规则已经建立了最基本的社会化的秩序。这些规则不但要求孩子做到,同时也是成人必须要做到的最低的社会行为规范。这六条规则被我打印出来,贴到了每天必须经过的地方,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做到,也时时刻刻的提醒孩子做到。
幼儿园中的行为规范强化
在幼儿园中,孩子违反了规则,老师首先要不断的强调孩子尊重这些规则,并使用文明用语与孩子说话交流。如果孩子在老师强调多次不遵守的情况下,老师将会请小朋友做到一把黄椅子上反思自己的行为,黄椅子是幼儿园用来让孩子进行反思自己错误行为专用的工具,同时也是惩罚工具。
例如:小朋友抢了他人的玩具,老师会走到小朋友面前,蹲下来扶住小朋友的双肩与他直视,说:“这个玩具是小红先拿到的,如果你想玩,要问问小红是否同意,她有先玩这个玩具的权利,请你先问问小朋友是否愿意借你玩,好吗?”如果孩子不同意而大哭,老师会说:“对不起宝贝!这是规则,只要这样,你才能得到这个玩具,如果你想哭,就扒在老师身上哭吧,哭够了再和小朋友协商。”几次下来,不管多大的孩子,都会知道这是一个不可改变的规则,是必须要遵守。
家庭中的行为规范应用
从儿子还在我肚子里开始,看了很多早期教育的书籍,明白了孩子的可塑性非常强,明白了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明白了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之说.......儿子2岁时,又在中华家庭教育网参加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的系统化学习,更加悟懂了育人的真谛及孩子成长的必然规律。
所以,从孩子出生那天起,不厌其烦的与孩子用正面语言说话,不断的修正自己的言行,目的只有一个,用我自身的行为规范影响孩子,使孩子成为文明的懂人情的人。
我们家平时是这样和儿子说话的:
“宝贝,可以和妈妈说说今天幼儿园都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吗?”
“宝贝,妈妈能不能借用你的小剪刀用一下呀?妈妈用完了就还给你。”
“谢谢宝贝,妈妈用完了。”
“儿子,现在去幼儿园的时间到了,是不是该走了?不然会迟到的。”
“对不起,儿子,妈妈不小心碰到你的头了,是不是很痛?能原谅妈妈吗?”
...........................
在孩子违背规则时,我们经常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让儿子感受他人的感觉。不能违反的原则,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可以。
二、理解、平等、尊重、协商、规定是建立孩子行为规范的前提
从孩子从母体中剥离的那一刻,他就有自己的身躯,有自己的思想。虽然他的身体里流淌着家族的血脉,虽然需要父母的无微不至的照顾,但他仍然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他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所以平等的对待孩子,尊重孩子就是父母必须要做到的。
你尊重孩子,孩子就会尊重你;你对孩子用文明用语,他也会在他刚会说话时,就使用文明用语;你关心孩子,爱孩子,同样也必须要求孩子对你关心和爱,因为爱是相互的。
1、理解、尊重孩子事例
早晨到了去幼儿园的时间(8点要出家门),儿子还在玩玩具。我走过去,告诉儿子:“宝贝,现在七点半了,我们该穿好衣服去幼儿园了。”
儿子好像没有听到,依旧玩着玩具,我抬起孩子的脸,又重复了一遍。
“我还没玩够呢,我不去幼儿园”儿子不情愿的想要发脾气了。
“妈妈理解宝贝,想做完你想做的工作,对吗?”
“是,我想把米奇的衣服涂好颜色。”
“哦,那好,因为时间有限,宝贝可不可以快一点涂色?涂完米奇的衣服,我就穿好衣服去幼儿园,好吗?”我柔声的对儿子说。
“好的,妈妈”儿子的脾气消失了。
我一直在看着儿子涂色,已经达到了7点45分儿子还是没有涂完。“儿子,时间快到了,你看是妈妈帮涂完色,还是等你从幼儿园回来再涂呢?”我给儿子出了两个答案让他选择。
儿子看了一下时钟,意识到了时间,于是说:“妈妈帮我把米奇的鞋子涂好色,我把米奇的裤子涂好色,行吗?”
“好呀,宝贝这个办法真好,既能把米奇涂好色,又不耽误去幼儿园的时间。”我们一起完成了工作,儿子的意愿得到了满足,很顺从的穿好衣服去幼儿园了。
2、平等的对孩子事例
不打骂孩子是我和老公在生孩子前就确定好的协约。在儿子很小的时候,我就告诉儿子:你有自己的权利,别人没有权利打你,如果别人打你,你要和他说‘我的妈妈、爸爸都不打我,你更没有权利打我,如果你打我,我会找人来处理,或者我就有权利打你了’这样的概念。
妈妈和舅舅们带儿子去红星水库玩,在哪里,儿子玩得很“开心”,拿小铲子挖土、刨菜、扔石头等等,在舅舅几次阻止仍不见效时,就对儿子说:“小渔儿,你再不听话,回家后,我马上和你妈说你的表现,看看你妈你爸打不打你?”
儿子漫不经心的说:“我看呀,我妈我爸还没有达到打我那个程度。妈妈、爸爸都不打我,你也没有这个权利,我要是犯错误了,妈妈说只要我改正了就行了,就不惩罚我了。”舅舅们听到后都很诧异,觉得这话不可能是从自一个刚刚四周岁孩子的嘴里。但是这种思想也的的确确的扎根在儿子的头脑中,这并不是什么坏事,是孩子在维护自己的权利。
3、尊重孩子的选择事例
儿子三周岁时,由于从小的大运动发展不好,我想强化训练一下儿子的大运动。于是在百般诱惑下,让儿子同意了去学习轮滑,强行的送到一对一的教练那里,在前两天训练中,儿子眼含泪水不想练下去,我偷着跑开了。回到家,儿子和我说:“妈妈,我的腿很疼,我不想学习轮滑了。”问过教练,教练也说儿子的腿部肌肉的确不行,再练习下去,会伤到孩子。我意识到孩子的生理发育没有达到这个程度,强迫孩子这样做真就是在伤害孩子,就此停止了轮滑的学习。
儿子从小语言的发展就非常好,对某些在书中看的词语,或者听到他没听说过的词语,总是不停的在问什么意思,直到给他解释明白并能准确的运用出来为止。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儿子都有超级的浓厚的兴趣。
儿子四周岁了,幼儿园开设的英语课程,儿子经常回到家里就能说出或唱出英文单词或歌曲。于是问儿子:“宝贝,喜欢学习英语吗?想多学一些吗?如果想,妈妈可以带你去试听一下专业英语学校的课程,这样能快速的学习英语,等小哥哥回来后,就能用英语和哥哥说话了。”
儿子问我学习英语累不累,我回复说:“妈妈带去你试听一堂课,如果你喜欢就学,不喜欢就不学,好吗?”
在试听时,由于幼儿英语都是在不断变化的游戏中学习的,儿子超级喜欢,同意报名学习英语。我向儿子强调“如果自己想学,报名后就得坚持学习下去,不能退缩的,宝贝要想好,交了钱是没有不学的理由的。”
这种观念始终在儿子的头脑里强化着,虽然也有儿子上课调皮的时候,经过与孩子“谈心”的方式,都被一一化解掉了。儿子的英语也一直学的很好,老师也说儿子对语言的悟性很高。
孩子有自己的权利,也有他选择权力。家长尊重孩子,让孩子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去做,意在发挥孩子的自身的潜质。把孩子的成长权利还给孩子,我想这就是成功教育的前提。
4、严厉的惩罚使孩子记住教训事例
一天雨后,接儿子放学到后院和小朋友玩,由于满地是雨水,儿子的凉鞋被弄湿。看到有两个小朋友穿着雨鞋,他没有,带着哭腔对我说:“妈妈,我也要雨鞋,他们都有,就我没有,我的鞋都湿透了。”
我说:“好,休息时,妈妈带你去买雨鞋,今天商场都要下班了。”
儿子根本不听我的解释,把自己的鞋子脱下来,情绪很大“我不要了,我就光着脚走吧,这个鞋也不要了。”
我的话没有起作用,儿子执意边哭边光着脚在地上走,并说:“不行,我就要现在去买,现在就去。”
周围的家长也都过来劝说儿子,越是说,儿子就耍闹。我的心也开始烦躁起来,对儿子说:“妈妈知道其他小朋友穿雨鞋,你没有,很想要,但是想现在买到,是不可能的事情,宝贝想想有没哟其他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儿子的哭闹还在继续,已经听不进去我说的话。
我把住儿子的肩膀,严厉的警告他“妈妈已经答应你周末去买雨鞋了,现在买不到,如果宝贝执意还哭闹的话,我只有让你现在就回家,而且雨鞋以后再也不买了。如果现在你穿上鞋,不在哭闹,还可以在这玩一会,周末去买雨鞋。”儿子看到严肃的脸,楞了一下,继续哭闹,并光脚在雨水里走来走去,把裤子全部弄湿,也弄湿了的衣服。
我拿起儿子脱下的鞋子,强行的抱起他,什么都不说,任由儿子在我身上大喊大叫往家里走。身后传来家长们的怯怯私语。
回到家把儿子放在沙发上,告诉儿子自己反思,不能离开沙发,哭够了,想通了可以玩玩具,但是雨鞋不会再给他买了。
可能是儿子从来没看到我这样的严厉对待他,哭声渐渐停止了。爬到我身上问我:“妈妈,为什么以后也不买雨鞋了呀?”
“因为妈妈在后院告诉过你,今天商场都下班了,不可能买到雨鞋了,周末去买,可你不讲道理,依旧哭闹。在妈妈给你警告你还是哭,那么我就要实现我的警告了。做人要说话算话,妈妈承诺过宝贝的事情,妈妈都做到了,宝贝也要这样,对不对?”
知道儿子心里很不好受,但我知道这个惩罚一定要执行的,不然孩子还会用此方法处理他不合理的要求。就这样雨鞋直到今天儿子也没有得到,但是从此以后,儿子便知道了,做事情要讲道理,做人要说话算话。
5、尊重孩子,实现自己的承诺事例
从学习早期教育开始,就知道要想让孩子说话算话,做家长的一定要做到。孩子出生后,始终注意着自己的言行,自己说过的话来实现,来影响儿子做个好榜样。
分享自己喜欢的东西、帮助他人,是幼儿时期的孩子比较难做到的事情,但也是孩子树立正确人生观中非常重要的事情。一直这样引导儿子,在儿子快到四周岁时,见到了一些成效。
事例一:
一天接儿子放学,儿子高兴的和我诉说他今天帮助小朋友做事了,立刻亲吻了儿子,告诉儿子妈妈非常高兴他这样做,并问儿子这样做的感受是不是自己也非常快乐,儿子神采飞扬的肯定了。去超市的路上,有个阿姨问我们万千百货怎么走,没等我说话,儿子抢先说:“阿姨,我和妈妈就是要去万千百货的超市,你就跟着我们走吧,我带你去”。那个人见儿子很有礼貌,也非常高兴,夸奖儿子懂事,儿子更加兴奋了。把阿姨送到了万千百货的门前后,又礼貌的向阿姨说再见。见此情景,又夸奖儿子,强化他帮助他人的感受。
到了超市,儿子照常先去书架选书看,有个小朋友在拿书时,把书架上的很多书弄在地上就走了,儿子说:“这个小朋友真不文明,弄到地上的书不捡起来就走了。还是我来帮他捡吧,不然别人都没办法看书了”。呵呵,儿子接二连三的做了帮助他人的事情,我心里喜出望外,
立刻对儿子的行为表示肯定,并对儿子说:“妈妈今天太高兴了,我儿子做了三件帮助别人的事情,妈妈相信宝贝也非常高兴和幸福,是吗?”“是,妈妈我也很高兴”儿子回应着。
为了强化儿子帮助他人的行为,我表示要给儿子买两台他喜欢的车模型作为奖励他帮助他人的行为(之前儿子看到幼儿园的小朋友的车模非常喜欢,想要买,因为家里各种车很多,我没有同意)。
车买回来后,在和儿子拆包时,又强调这两个车模是为了奖励他帮助他人的行为,儿子满心欢喜。
事例二:
大概十天前,幼儿园的欢送毕业生活动上,看到儿子推站在他前面的小朋友,告诉儿子不能这样做,那是小弟弟。活动结束后,那个小朋友的家长找到我,不好意思的向我反映情。儿子在幼儿园时,经常推这个孩子,家长向老师说过这事,老师也批评过儿子,但是不见效。今天又看到儿子这样做,心理很难受,就想找我说说,让我教育教育儿子。
回到家,问了儿子推小朋友的理由,儿子的理由是:因为这个小朋友不是黄卡,是蓝卡,就想把他推出去。呵呵,孩子的想法天真可爱!
用换位思考的方法,让儿子感受一下别人推他的感觉:“宝贝,你们班有三种卡,蓝卡、黄卡、红卡,蓝卡属于小朋友,黄卡属于中间阶段的年龄,红卡属于大一些,快到上学的年龄。如果红卡的哥哥姐姐,经常把黄卡的你推出去,不让你站在他们的行列里,你会不会高兴?会不会伤心?”儿子点头。“好,那么宝贝经常推这个小朋友,这个小朋友是不是也和你的感受一样。,不高兴、伤心呢?”儿子低着头肯定。
我继续:“那么我们以后不推他了,好不好?如果儿子不再推小朋友,一直坚持10天,妈妈会奖励一样你想要的东西,行吗?”
“妈妈,我一定保证不在推小朋友了,我保证能得到我的礼物。”儿子自己选择了大的沙滩车作为奖励自己的礼物。
之后的几天,每天我都会询问老师和他,是否推小朋友了?”10天后,儿子的这种行为始终没有再次出现。于是儿子问我:“妈妈,你说话算不算话呀?我10天都没有推小朋友了,你答应给我买沙滩车的。”
是呀,儿子做到了,我也要实现自己的诺言。虽然那天有点感冒,身体不舒服,还是带着儿子去了商场购买了沙滩车并告诉儿子,这个车是奖励他不再在有推人的行为,如果买完车后,再推小朋友,这个车就要没收了。
孩子的行为规范及规则感的建立,不是几天或一段时间就能建立起来的,是需要家长自身的素养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与熏陶形成的。家长每天都在孩子面前现场直播,直播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及人格的构建。
家长自身素养的提高在于家庭教育的学习与感悟。学习了、感悟了、改变了、孩子规范了,家长幸福了,家庭和谐了!
|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