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是一个我们最常听到的词语,也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常用到的一种行为。但是批评真的能解决问题吗?如果批评能解决问题,那么戴尔·卡耐基的课程就可以结束了。他已经去世了50年,但他的课程在全世界70个国家风行。其实他并没有发现什么伟大的真理,他只不过发现人类的一个小弱点。这个小弱点用普通话表述出来就是:“任何人都不喜欢批评,同时,批评于事无补。”批评不会把人的动力激发出来,不会让人发愤图强。
在美国的高中课堂上,一位老师问学生:“各位同学,你们知道‘要么让我死,要么给我自由。’这句话是谁说的?”美国的学生学习也不是很用功。大约过了一分钟,刚刚转到这个学校不到三天的一个日本学生说:“老师,我知道,这句话是1776年美国诗人温森特·享利在一首诗中写到‘不自由,吾宁死。’这句话唤起了美国人的独立热情,导致了独立宣言的产生,导致了美国的诞生。”说完之后这个日本孩子很骄傲的坐下了。当时这个美国老师火冒三丈地说:“你们这些美国孩子,你们不感到羞耻吗?你们连祖先都忘了,你们连日本孩子都不如,我真为你们感到羞耻。”他批评完以后,他以为会激发出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结果过了30秒钟,就听见一个美国孩子,闷声闷气地说:“把日本人干掉!”当时这个美国老师很生气的说:“这句说谁说的?‘把日本人干掉’这句话是谁说的?”这时一个更调皮的孩子站了起来说:“老师,这句话是1945年往日本广岛扔原子弹时,美国总统杜鲁门说的。”
如果想教育好孩子,你必须叩开这个大门。在神经语言学中有这样一句话:“接收者准备好,给予者就会出现。”如果打开了接收的大门,你做好了接收的准备,然后你来看这篇文章,那么你的收获一定非常大。如果你把大门关上了,你做好批判的心理来看这篇文章,你就会得到恶意的快感。这是沟通学上的一个根本性的前提。一个人要做到有效沟通,把信息准确的传达到对方那里。有一个前提条件是,对方必须愿意听你说的话,想听你说的话。这样他才能接收到你传达的正确信息。否则你往东说,他就会往西理解。如果接收者没有准备好,那么给予者累死也无法达到沟通的目的。
曾经在一个课堂上,一个学生与老师对抗,老师盯着他讲,他也盯着老师看。当老师讲到一个人要相信“奇迹”。那个学生马上说:“老师,我看不出什么是奇迹。”老师特别生气的说:“好了,那我给你举一个例子,假如一个人从四楼上跳下来,没有摔死,那这说明什么?”那个学生说:“是偶然。”老师一惊,说:“如果这个人又从四楼上跳下来又没有摔死,这又说明什么?”那个学生想了想说:“还是偶然。”老师气坏了,说:“如果这个人第三次从四楼上跳下来,他又没有死。这说明了什么?”那个学生马上答到:“老师,那是他习惯了。”
如果学生不想听老师讲话,老师再卖力气也没有办法达到有效沟通,没有办法按你说的去理解。这里面的一个前提是:一个陈述句,如果撤掉了背景,它可以任意解释。比如我说一句话:“女人就是女人。”这句话可以表达任何意思。比如说三男三女约好去野餐,各自带吃的,各自带用具。到了郊外,要野餐的时候这些男人傻眼了,筷子没拿,餐具也没拿。这时几个女人过来了,拿出筷子,拿出了餐具,然后说各位请用吧。这时有一个男人感叹到:“女人就是女人。”这句的意思是说女人细心,是对女人的褒奖。那么我们再换一个场景。一对夫妇请人吃饭,结果这个妻子拿着菜单,专选便宜的。这个丈夫很生气又不能说。结果到了卫生间里长出了一口气说:“女人就是女人。”这句话说明女人很小气,害怕花钱。同样是这句话还可以表达很多意思。我们在沟通的时候,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如果你的孩子不愿意听你说话,你说什么都没有用。你要想办法打开沟通这个前提条件,让你的孩子愿意听你说话,喜欢听你说的话,这样才可以。假如你与你的孩子的位置对换一下,你自己愿不愿意你这样的父母来和你沟通?一天天板着脸,除了不说话,说话就教训人。也不问一问孩子的感受,他干脆就不愿意听你说了,把沟通的大门就关上了。所以叩开沟通大门的第一条,就是处理好亲子关系。如果处理不好亲子关系,你说什么也没有用了。
苏霍姆林斯基在《孩子的心灵世界》写到:教育孩子其实是最简单的一件事情,简单到什么程度,如果一个父亲能够把心摆正,能够正视孩子,他能够把孩子当人看,他把这种观念传递给他,那个孩子自然就成长。
在前苏联,二战期间,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在战争打到白热化的时候,八名苏联红军把一门大炮从山下抬到山上,对敌进行炮轰。等到战争结束的时候,十二名士兵抬这门炮竟然纹丝不动。这就是说,你身体平时状态时所释放出来的能量,与你被激发时所释放出来的能力是完全不同的。
在美国的西部,有一个农夫。有一天,他开着他的汽车,带着他16岁的儿子到农场里去耕种。他把汽车停在路旁,就去种地了。他16岁的儿子把汽车的手刹无意间打开了,然后他就到路旁的沟里面去看书了。结果这辆车自己滑动起来,翻到沟里面,把他的儿子压在下面。在周围
在美国加州有一个73岁的老人,有一天,他出来散步。有一群建筑工人,他们埋的水泥电线杆没有埋实,就去吃午饭了。有一个小男孩在另外一个电线杆的坑里面玩,结果风把电线杆刮倒了。把这个小男孩砸在坑里,要是在平地就砸扁了。由于在坑里,只砸成骨折,生命垂危。当时周围根本找不到人,这个73岁的老人在救人心切之下,抱着那个水泥电线杆的小头,硬是把它移开了半米,把孩子救出来并送到了医院。当孩子脱离了危险之后,所有人才明白发生了什么。后来四个小伙子去抬这根电线杆,竟然抬不动。也就是说这个73岁的老人当时所释放的能量,超过了四个年青人所无法达到的。
人格健全:孩子迎接未来挑战的基本条件
人格在极大的程度上左右着一个人的外显和内隐的行为,一个人的人格怎样,其认知模式、情感特征、态度倾向、行为方式、行为习惯便怎样,也就是俗话说的性格决定命运。
人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构成完整人格的各要素包括气质、能力、性格、理想、信念、人生观等,这些要素要完整统一,平衡发展。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有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够客观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接纳自己,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
其次,他的人际关系和谐。心理健康的人表现为乐于与人交往,以平等、尊重、友善的态度与人相处,能获得并与人分享友谊,乐于助人,团结协作。
同时,具有完整、健全人格的人适应能力强,能积极面对现实,与社会保持良好接触,对社会现实有较清晰的正确的认识,能自觉并有效调节自我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矛盾冲突,自我始终与社会保持协调一致。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作为个体其高质量的生存所需要的体力上的和智力上的投入会越来越多,那么如果一个孩子不具备完整、健全的人格和做人的宽广的胸怀,那么很容易被外部施加的压力所击垮,纵然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纵然拥有远大的理想,也会被社会进步的洪流无情地抛弃。因而,我认为,具备完整、健全的人格是孩子迎接未来一切挑战,成功地书写人生的最基本条件。
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呢?我以为,作为父母,首先不要每天盯着他的课本的那点知识的掌握,而是让孩子多读书,多读那么人类文化历史长河中几经淘洗而终被人类所认同和推崇的高品质的精神产品,让孩子从中汲取健全人格所具备的爱国、勇敢、善良、诚实、真诚、进取等最基本的要素,拓展孩子心灵的空间,让孩子的心灵博大起来,宽广起来。
其次,培养孩子的大胸怀,不要给孩子灌输名利、得失等太多的自我感观上的东西,而是多让孩子从大视角上关注民族、国家、历史等问题,培养孩子的胸襟和气魄。
再次,培养孩子的善心。多让他了解社会的疾苦,鼓励他关注自然的一切有生命的植物和动物,从这些万物的生死轮回中体味更深层的人生况味。
因而,只要孩子拥有了健全的人格,即便孩子将来没有成为一名科学家,或者其他的什么大人物,但是拥有了健全人格所具备的上述例举的要素,孩子也是一个有良知的人,一个上进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他的人生虽然平凡,但不乏精彩和感动。文/张红杰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