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原创)
(080826UC讲座稿)
肖庆兰
各位老师、各位家长朋友:
大家好,我是中华家庭教育志愿者,也是一位妈妈。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探讨“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这个话题。
一、首先来看看我们身边的教育现状:
1、当今教育的几大热点:择校、考级、报班、请家教
临近考试,儿子告诉我,他班上有个小朋友要转到东方小学。东方小学是我们这儿的区重点小学,由于这两年素质教育抓得特别严,只能就近入学,不能择校,今年稍稍松了下来,所以家长们又都托关系花钱给孩子办转学。
记得儿子入学不久,同事问我孩子在哪上学,我说就在所属片的学校,同事费了一上午的口舌来劝我,让我不惜一切代价送儿子去区重点学校,最后还因为没能说服我而遗憾。是呀,现在有钱的没钱的,有关系的没关系的都想尽办法送孩子去重点学校,弄得学校择校费一涨再涨,这些都是我们家长在推波助澜呀!
再看培训班,放学得上,周末要上,假期还得上。最初家教的作用是帮毕业生提高一下自己学的弱的地方。后来是成绩不好的学生找家教,现在发展到好学生也要找家教,家教费已经从每小时5元10元上升到七八十元,甚至上百元。正是这种高额家教费,使得社会上出现一种怪现象:好多重点知识老师上课不讲,留到家教课时再讲,所以不上家教班的学生就学不到。这种现象真的让人很痛心呀,有些人被利益驱使,可是这只怪老师吗?想想看有多少是我们家长的责任?
2、孩子成长的情况
要说现在父母投资最大可能就是教育了。在教育孩子上,我们做家长的不仅花费了大量的金钱,也花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高额的择校费,昂贵的家教费,还有各种价格不菲的特长班兴趣班。。。。。。我们心甘情愿地为他们付出我们的全部,孩子应该以最好的成绩来回报我们吧?但是结果如何呢?孩子说自己不幸福不快乐,生活没意思。是孩子生在福中不知福吗?我们有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一下?看着孩子放了学还要赶着去上特长班,周末也不得休息,回到家又是没完没了的作业,好容易有个节假日,也还是得不到安宁,有多少人在感叹:现在的孩子真累呀,比家长要辛苦得多。然后无耐地再加上一句:可是没办法呀,当今社会竞争这么激烈,不学不行呀,别人的孩子都在学……兴趣班真的是孩子的兴趣吗?可能最初是这样,不过后来就被家长的虚荣和功利心所代替,孩子被考证所累,也就失去了兴趣,于是孩子成了考试的机器,特长变成加分的资本。
二、我们做父母的心态又是怎样的呢?
我总结为三种:
1、父母是高学历,所以要求孩子也是最棒的,才能不丢面子。
我姐是天大的硕士,姐夫是天大的博士,所以孩子很小就进了天大的幼儿园,然后又找人进了区里最好的重点小学。还在幼儿园的时候就给孩子报了各种特长班:绘画、围棋、电子琴等等,到了小学又加上奥数,还有各种各样的班,他们的想法是:在这样的家庭,孩子必须是最棒的,任何方面都要出众,自己才会有面子。就在这个暑假前,给孩子报了一个全市只招收50名学生的班,光给中间人就5000元,还是从单位请了假去赶场报的名,她的同事下了班再去报名就没有名额了,遗憾得不行,但是结果如何呢?孩子无耐地去为父母学习,他们也只能是给父母学,因为对孩子来说,真的再也找不到最初的兴趣了。为了自己的虚荣和攀比,以孩子的幸福和前途作代价。科学家经过实验得出结论,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全部才能可以发挥出80%,而做他不感兴趣的工作,最多只能发挥20%。兴趣是一个人走向事业成功的起点。那么这种没有兴趣的高价学习结果如何,就可想而知了。
2、父母自己学历不高,没有自信,所以要努力培养孩子,希望孩子能出人头地。
我有个同事,孩子和我的差不多大,她每天都在工作之余给孩子抄卷子,让孩子一遍遍地做习题。有一次她好心好意地向我推荐好的特长班,好的学习机,我问她:“孩子喜欢学吗?如果孩子不喜欢,那你又何必花费大量的时间、经历让孩子去学呢,对孩子来讲那是一种痛苦。”她的回答是:“现在别人都在学,不学就要被人落下了。你是大学生,你儿子当然聪明,不学也行,我们学还不行呢,再不学更不行了。”大学生的儿子就一定聪明?家长学历低孩子就笨?这样的理论不成立吧?我家姐弟六个,五个人上了大学,那父母一定都是高学历了。可事实确是:父亲小学四年级没有念完,母亲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我只是想说:父母的学历与孩子成才不成正比。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花再多的钱受再多的累都要让孩子去学,这是一种盲从,是父母在拿孩子的前途做赌注,即便她们知道这样做的结果会如何,但是为了让自己得到心理安慰,还是去坚持。
3、因为种种原因,自己当年的梦想没能实现,希望孩子能实现自己当年的梦想。
当初由于种种原因,父母没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于是就转嫁到了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实现自己当年的梦想。但是我们想过没有,我们凭什么把我们自己都实现不了的梦想抛给孩子,让孩子去实现?我们自己没有能力做到的事却要求孩子必须做到,这样做对孩子公平吗?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梦想。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孩子不是家长的作品,他是自己的作品,家长不过是给他提供了必要的环境而已。”
三、把孩子培养成真正的人才,从改变父母的教育观念开始
人的一生中,能力比分数重要,兴趣比证书重要,孩子的健康快乐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
1、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先成人,后成才。
在内蒙古的一个边陲小城里,有一对很优秀的爸爸妈妈,他们是70年代刚刚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大学生,他们双双分配到了这个气候寒冷的边远城市,当他们的孩子还没有出生,他们就为儿子或者是女儿做好了培养孩子的培养计划。规划好了孩子的人生目标。他们想:不能让孩子象我们一样留下人生的遗憾。孩子也真的没有辜负爸爸妈妈的殷切希望,在小学中学,学习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矛的。周围是这样的一种成长环境:魏玲每天都有鲜花和掌声,她的任何活动都不用参加就可以获得三好学生的奖状,理由是学习成绩好,分数高,全家人也就都分享着孩子的高分数带来的荣耀。所以爸爸妈妈经常进行这样的成功教育:爸爸妈妈什么都不用你做,我们就是当牛做马也心甘情愿,只要你好好学习,锁定北大这个奋斗目标努力,就能成功。爸爸妈妈想的做的都是围绕着孩子的学习成绩,所以家里一共四口人奶奶、爸爸、妈妈和魏玲。魏玲在家里的待遇绝对是现代公主,接下来由于高考的目标锁定了北大,所以魏玲两年的复读都没能事遂人愿。在第三年的复读时,魏玲的身心倍感憔悴,全家人在她学习时一点声音都不敢出,妈妈关心孩子吃什么喝什么,一不小心就糟到一通数落,但全家人都相信,只要好好努力,女儿一定能成功。是呀,北大不是也有三万多学生吗?他们不也都是经过了这样不懈的努力,过五关斩六将而如愿以偿的吗?但现实就是现实,在这个山高皇帝远,不足8万人的一个小县级市里,文化教育都相对落后,让这样的孩子去与全国似千军万马的考生一起挤上那根独木桥,是何等的无耐呀,所以经历了第三个轮回,也就是高中第五个年级的2004年高考,魏玲又一次被北大拒之门外,在老师和朋友的劝说下,她勉强选择了一所也算不错的全国重点大学,然而魏玲没有金榜题名的喜悦,她不出门也不见人,就连家里为她摆的谢师宴也是在她缺席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考上大学的同学她看着人家不高兴,没考上大学的她又不想去接待人家,只能沉浸在理想和目标不能实践的遗憾中,而此时的家人,她的爸爸妈妈也没能及时开导孩子的情绪,反而都在哎声叹气,当来到这个大学报道的第三天,魏玲选择了从这个学校的十二层楼纵身一跃,当她父母赶到时看到的是女儿那面目全非的没有了一处完整的尸体,在跳楼的一刹那,魏玲喊出了三个字“为什么?”而当她的爸爸妈妈来到她的身边,看到女儿面目全非的尸体的时候,他们说出的三个字也是“为什么?”这个家庭的悲剧纠其根源就是对孩子的学习动机的错误导向。一个人做任何事情如果只想到自己,那么她的目光就会短浅,心胸就会狭窄,还谈什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呢,所以她的悲剧并不是让我们感到很意外。
在
当年扎堆报考就业不如人意 十大失业专业热门占了九席
最近“2007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结果给众多正选择专业的高考考生和家长泼了盆冷水。调查发现,我国最热门的几个本科专业都是供大于求,在10个失业人数最多的本科专业中,热门专业占9个。对此,专家指出,热门专业难就业是前些年一窝蜂式扎堆报考部分专业的必然后果,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应重新回归理性。
这项研究对20万名毕业半年后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635个本科专业中,最热门的10个专业半年后的失业人数达到6.67万人,占本科毕业生总失业人数的近三分之一。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3个专业毕业半年后的失业人数过万。在应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最多的10个本科专业中,人们心目中的热门专业占了9个。
从这份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现在的单位用人思想已经开始转变了,由要学历向要能力转变,所以考大学不能再做为现代教育的唯一目的。人生是场马拉松,而高考只是其中的一个过程,殊途同归也是人生的一种选择。所以如果我们还一味地追求名校、追求热门专业而忽视能力的培养,那么将来就不能适应社会,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下来,到那时再认识到能力的重要将是悔之晚矣呀。
2、认清自己的教育观念:理性教育。我们要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天下有责任心的父母都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成龙成凤,出人头地。但是,教育更需要理性:择校择师当然很重要,不过要根据实际情况,不能盲从于别人。我个人认为,一位优秀的教师要比一所好的学校更重要。老师的态度方法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国家在实行教育改革,在提倡素质教育,也在调配师资力量,尽量使教师水平、硬件设施均衡,减小差距,所以就近入学也不一定就不好。重点学校在硬件条件上要好一些,教师的授课水平也要好一些,但择校也有它的不好的一面:首先,所选的学校离家远,上学放学很不方便,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在路上,所以要起得更早,这样会牺牲一些孩子休息的时间,风雨天还要承受更多的痛苦。其次,好的学校更追求升学率,老师的压力非常大,为了达到高升学率,只好用题海战术,作业成了对孩子的一种处罚。再说,再好的学校,再好的老师,如果学生自己不主动去学,没有兴趣去学,也是没用的,好学生在哪里都会是好学生的。是呀,再好的老师,再好的学校,也代替不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特长,也都有自己的弱点。我们只能让他们尽力地发挥自己的长处,而不是一定要在短处上去发展。学校教书,家长育人。学校教的是知识,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还要父母自己完成,学校是不可能做到的。教育子女成材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花钱请家教报培训班,得到的也只是学校的教育的补充,学校教育再好,家庭教育跟不上,成功的可能性也不大。父母应该认识到这一点。请看这样的一组数据:
北京一项按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好、中、差划分进行的调查,调查对象:680名初中、小学生的家庭,调查内容:在校表现与家庭教育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
家庭教育水平很好的,其孩子在校表现优等生的占95%,基本没有后进生;
教育水平不当的家庭,其孩子在校为后进生的却高达95%,几乎没有优等生;
而教育水平一般的家庭,其孩子在校为中等的占2/3,并有15%左右为后进生。
3、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同孩子一起成长,。
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福禄倍尔
首先,我们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我们要认识到:科学的家庭教育关系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是否有目的地进行家庭教育,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兴衰,关系到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直接利益,也关系到父母们的幸福欢乐和子女们的健康成长。有目的地进行家庭教育,可以使今日的孩提,成为明日的国家栋梁。
其次,求人不如求己,拿起学习的武器,通过学习提高自己。我们要认识到: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只能靠我们自己,对此,我们别无选择。在相同的教育环境下,多少人并不是输在了学校教育上,而是输在家庭教育上。如果家长不改善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行为,如果家长把这些来自于社会的不良情绪经常转嫁给孩子,如果家长都没有风度,如果家长都使用的是没有教养的方式在教育孩子,试想所教育出的孩子能有教养、有风度吗?!就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也会被教育坏的。所以说解决我们自身的问题还是要靠我们自己,靠我们掌握一定的现代家庭教育科学知识。我们在遇到困难后不要放弃孩子,要多反思我们自己自身存在与出现的问题在什么地方,从改善我们自身的问题开始,来化解家庭教育矛盾,来帮助我们自己和孩子共同摆脱困境。
第三,树立向孩子学习的观念、向孩子学习、和孩子共同成长。让自己跟得上时代的发展、让自己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让学习改变自己,让学习改变家庭氛围,让我们自己打造一个一流的家庭育人环境。打造一流的家庭教育并不受我们的文化高低和所从事的职业所影响。在这一点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掌握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并不难。
我想,我们做父母的只有改变观念、像孩子学习、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心态按照孩子的特性,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用心把孩子教育成真正的人才,让我们父母教育孩子不输在家庭教育上。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