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乐乐妈妈的苦恼个案指导建议

15年前 [03-03 20:15 周二]

指导方案:指导人:王廷君

乐乐的具体情况:

1、家庭情况:

父母均为教师,孩子8个月时,爸爸工伤去世,烈士。妈妈15年一直未嫁,独自一人带着孩子。

2、家长情况:

职业是教师,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尤其重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重视教育方法,但不理解孩子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对孩子寄予厚望,但有些是脱离实际的,教育方法比较陈旧,往往是以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没有从孩子的意愿和兴趣出发,和孩子沟通不畅,看到更多的是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对孩子学习成绩要求过高,1500名学生,270---320没有从孩子实际考虑。既怕孩子孤单又怕溺爱,感到很困惑,因为自己的希望总是落空,有失望心理。

3、孩子情况:

15岁,老实不算调皮,学习兴趣不高,上课不能集中精力听课,尤其是对英语兴趣不高,学习成绩不很理想,有青春期萌动现象,对家长出现了逆反情绪,追星赶时髦。

家长要求解决的问题:

1、          有什么好方法能让孩子有好的学习态度。

2、          与孩子沟通有什麽好的策略。

3、          别的男孩在青春期有什麽表现?做妈妈的我该采取什麽样的策略。

 

综合分析:

首先我们要考虑:在一个缺少父亲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有哪些心理特点,根据材料情况分析不难看出乐乐有自卑、孤独、渺茫、独尊、逆反,恐惧没有安全感等心理问题。

家长的心理是:孤独、对孩子期望值太高,把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或者说把孩子的学习成绩当做一切希望所在,把自己对生活、对家庭、对未来的所有希望全压在孩子身上,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过度的焦虑、急躁。自己15年来含辛茹苦、呕心沥血地培养孩子的最终目标就是-----孩子学习成绩出类拔萃,认为孩子只有达到这些,才算是自己的心血没有白费、自己的培养才不算徒劳、自己的付出和牺牲才是值得的,自己的生活才算有了希望。因为孩子目前的发展或者说目前的成绩没有达到自己想象的水平,自己感到心灰意冷,对生活丧失希望,对孩子感到无望,自己没有了生活信心,内心感到无奈、无助。

从材料中的这些话语可以体会得到这些问题。“我和乐乐虽然孤独,但我不喜欢去亲戚家怕给人添麻烦。每到周五放假我们都会去他姥姥家,因为我怕孩子孤独、内向。”、“乐乐小的时候自己以他三舅为榜样。乐乐从小就缺失父爱,在乐乐一周岁生日的时候,看见了我就叫爸爸、爸爸,我忍不住哭了。孩子看见我哭了就再也不叫爸爸了。”、“我爱人去世后,由于我的工作调动,住房也没解决,我那时住自己家就像旅店一样。”、“我回家后让乐乐写字母,他说什么也不肯写,说别的小朋友都不写,老师真坏就让我写,从此就不爱学英语了。他认为英语老师欺负他。”、“课堂上哪有动静,他都能听得见。”、“我怕他有恋母情结,假期的时候,我给孩子报了一个乒乓球班。”“我不想有什麽发展了。又怕孩子孤单,又怕溺爱孩子。我现在好孤单,好苦,我这样付出孩子也不知道。我这一辈子都搭在孩子身上了。”等等话语,从这些话语里就可以找出很多值得分析的问题。其中的一些话和想法,其实也正是家长的心理反映。妈妈提到了“孤独”和“伤痛”,孩子的“内心”还是有伤痛,其实这是妈妈内心感受的一种投射。妈妈没有再婚的一方面对孩子期望值加大了,一方面又觉得孩子很可怜,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能做到自始至终。家庭的不健全、没有一个稳定的居所等也会使孩子从小就缺乏稳定踏实的安全感。上课不能集中精力听讲,很观众周围事物,这不是学习兴趣的问题,原因可能有很多,也是孩子父爱缺失的一种表现,是孩子心理的自我保护。 如果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会这样想吗?也许和妈妈平时有过这方面倾向的说法或者想法有关,给孩子造成思想和心理的影响,使孩子对周围环境特别敏感,时常警惕周围变化。

妈妈觉得孩子身上出现的焦虑,其实上就是妈妈带给孩子的一种心理暗示,是妈妈传导给孩子的,也可能一开始孩子根本就没这种感觉,是在潜以默化中被传导给了孩子,这叫心理暗示。有些东西一开始根本不存在,是自己在不断暗示自己是这样的是这样的,不断强化的结果就会是这样的。

什么样的孩子会这样呢?只有心理不踏实,没安全感的孩子才会这样。不能简单的把这些看作是不遵守纪律、和学习态度不端正或者是扣上孩子不思进取的帽子。妈妈有了这种想法,就会严重影响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理性积极地教育引导孩子,导致这位妈妈在教育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偏差。

综上所述,

一、给家长的建议:

妈妈应该从完善自我内心方面着手调整自己。如果有条件,建议妈妈去看心理医生。通过心理咨询,希望妈妈具备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和理性分析问题的思考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培养自己健康的兴趣爱好 ,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 ,改变自己对生活的态度,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勇敢地阳光地去面对生活,给孩子做出榜样。

父爱和母爱是完全不同的,母亲带给孩子的是感情,而父亲是孩子通往社会的桥梁,大量的研究资料表面,与父亲接触少的孩子,普遍存在焦虑、自尊心不强、自控力弱等情感障碍,表现为忧虑、多动、有依赖性,被专家称为“缺少父亲综合症”。那么小的孩子,要是有一个大男人领着,很多问题不用解决就没有了,迎刃而解。

至于孩子没什么大问题,问题也不严重,是个很不错的孩子。关键的问题在于这位家长自身,在于这位家长的心态和做法。很多问题是做家长的强加给孩子的,总是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不考虑孩子的心理感受和孩子的特点,用自己的眼光和标准去衡量和评判孩子的对与错,这是一种过时的教育方式。转变孩子首先从转变家长做起,希望家长积极地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多交朋友、多和朋友同事交往和沟通。

“适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也是最好的。”家庭教育过程中,建议家长做到孩子“哪壶先开提那壶”,用长处去克服短处、用优克服缺点,用优势去转化劣势;同时,走进孩子、走进孩子的世界、走进孩子心理,关注孩子、体贴孩子、赏识悦纳孩子、理解孩子,多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和长处,然后多激励、表扬,孩子的一切就会好起来。

二、给教师的建议:(家长与老师沟通实现)

1、家长要和老师主动沟通,帮助好老师详细及时地了解乐乐学生的情况,做到教育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乐乐妈妈要主动配合,把乐乐的这些心理特点汇报给老师,以减轻老师工作的难度。老师和班主任要鼓励周围同学,多献出点爱心,让乐乐甩掉自卑的包袱,使其身心得到协调发展。

2、乐乐学习不主动积极,目标不远大,意志力不很强,作为老师和班主任,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六个学会(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关心、学会自我教育)的教育,班主任可采用成立课外学习小组的形式,帮助乐乐学习功课,以提高成绩来增加乐乐的自信心。这样既可明确人生目标,又可逐步消除孤独感。另外要引导乐乐多看书,尤其是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书籍以及影视片,以激发乐乐自我教育的因素。教师要引导乐乐正确评价客观事物,讨论文学作品,认识自我形象。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通过外部因素和自我调节使他们尽快走出渺茫的境地。

3、对于乐乐来说,不能享受双亲家庭学生同样多的亲情,教师要主动地接近他,做他们的第二父母。绝对禁止恶言训斥,多做个别交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特别是在校外活动中,使乐乐真正觉得学校就是家庭,老师就是父母,同学就是兄弟。教师有计划地成立活动小组,让他置身于集体活动之中,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消除他的孤独感。

 

家长要解决的问题:

1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但是有些学生对学习全无兴趣,或者说学习情趣不浓, 兴趣培养上,家长要注意以下问题:

1)、启发和引导孩子的求知欲。孩子经常爱问“为什么”、“这是怎么回事?”面对孩子千奇百怪的问题,有的家长则会显得不耐烦。然而,这些问题恰恰是求知的萌芽,家长应该耐心面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其解释,婴幼儿这种现象会经常出现,随着年龄增长会减少,做为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发问,家长和孩子一起对问题探究、一起分析解决,从中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2)、从游戏中开发孩子的兴趣。爱玩是小孩子的天性,一些游戏也能激发孩子对某一事物的兴趣。因此,家长要引导他从兴趣中探索和思考,从兴趣中获得科学知识,使其保持兴趣的长久性。对孩子的兴趣不闻不问无动于衷,是做家长的大忌。

   (3)学会鼓励孩子,切记讽刺、打击、挖苦。允许孩子对胜利“沾沾自喜”,这是孩子自己对成功的喜悦,是有自信心的表现。家长是孩子心目中的第一个权威评价者,他们渴望得到家长的肯定。如果家长总是“打击”孩子,有可能摧毁其求知欲。因此,当孩子做得好时,家长可以适时、适度的表扬,可当孩子做得不好或者失败时,要先发现孩子有创造性的一面,然后再鼓励他们。

   (4)把间接兴趣转化为直接兴趣。有的孩子对学习某一科目的确没有直接兴趣。例如:有名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但是他的目标明确,想读名校、考上重点大学,结果他的成绩也不错。这名学生对数学是一种间接兴趣,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就要琢磨如何把其间接兴趣转化为直接兴趣,毕竟有了直接兴趣,内动力才强,才能学得持久。在这一转化中,让孩子获得成就感很重要。孩子学有成就,才能激发他对学习的直接兴趣,产生内动力,主动而学。

   (5)、教给孩子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高效的学习能让孩子在学习中发现乐趣,学有成就,这是保持兴趣的动力源。主张五先五后的学习方法:即: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做作业;先思考后发问;先发现自己学习存在的问题后及时进行弥补;先总结、梳理知识后应考。培训要尊重孩子兴趣, 如今,培优成风,包含艺术、体育、科目学习等多方面内容。但课外培训只有建立在孩子有兴趣的基础上,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一些家长盲目跟风、功利思想严重,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兴趣和学习特点,只会加重孩子的负担,久而久之会造成孩子厌学情绪的出现。

2、首先要有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的意识、悦纳孩子这是前提

   总体建议:1).平等交流:这是母子之间的润滑剂。(2).倾听弦子的心声。(3).妈妈也要讲礼貌。(4).向孩子展现真实的自己。增加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魅力和吸引力。(5).转变角度,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这是和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前提。(6).不要吝啬微笑。 用自己的微笑创设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7).孩子面前别摆架子,平等交流,尊重孩子人格。(8).中听的话最入心,学会赏识、赞美、表扬和鼓励,这是孩子具备自信心的动力源泉。

  (1)应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念,家长要有正确的人才观,可续地评价自己的孩子,尽力营造沟通氛围。我们知道要达到高层次、高质量的沟通境界,沟通的双方必须是处于一种平等的,轻松的,自然的状态下,才有可能达到情感的真实的流露,也才有可能真正达到心与心之间的碰撞。为此,家长首先应以平等的身份,与孩子进行轻松的交谈。家长不妨蹲下来,低声细语与孩子进行对话,听听孩子的心声,说说自己的看法;同时还应允许孩子对问题持有不同的观点和进行必要申辩的机会,不要过多地干涉孩子、限制孩子,应还给孩子自主权、自决权、隐私权。其次是家长应尊重孩子,把孩子看成是一个独立的成员。尊重是一种接纳,家长对孩子的这种尊重、接纳应是无条件的,它包括接纳孩子的长处和短处。尊重是一种信任,家长应相信孩子的能力,相信孩子能改正缺点,不断地成长,而不是着眼于眼前如何如何。如果孩子得到了家长的这种信任与接纳,他们内心就会获得一种被尊重的自我价值感,同时对家长充满了信任与尊敬,这是顺利进行沟通的首要条件。

  (2良好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家长与孩子顺利沟通的重要条件。一方面要求母子之间要和睦相处,相互体谅,互相尊重;另一方面妈妈与孩子能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生活,精神上没有压力。此外,谈话的时间、场合也应考虑、选择,尽量安排在比较轻松、自然的环境中进行,比如可以在饭桌上,也可以在散步的时候进行轻松的交谈。总之,不要把交流的氛围搞得太严肃,我们没必要让孩子与我们面对面的坐下来进行交谈,这是很不自然的。

3)应掌握有效的沟通艺术,提高沟通质量

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是一门艺术。孩子受其身心发展特点的制约,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具有该年龄阶段所特有的特征。家长在与其交往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   问题:

①学会倾听孩子

在沟通中,许多时候听比说还重要。不少家长在与孩子沟通中,忽略了听的重要性,特别是听到孩子谈论一些自己认为错误的观点和行为时,便迫不及待地站在家长的立场上,立即加以限制和制止:应该如何如何,不应该如何如何。于是出现了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的现象。这样是很难达到沟通效果的。倾听并非仅用耳朵去听,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听,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不但要努力地听进去,而且要思考,要与孩子发生互动。通过倾听,往往可以诱出孩子一串串心里话,使得沟通变得容易;通过倾听,家长可以从中了解自己孩子的内心世界,使沟通变得更加顺畅;通过倾听,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成人的关爱和自身的价值,使得沟通进行得更加深入。

  ②学会赏识孩子

  因为容易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所作所为,所以往往不轻易将赞扬给予自己的孩子。笔者发现,与孩子“谈不来”的家长十有八九说不出自己孩子的长处,而对子女的种种“不是”却能娓娓道来。其实上,道理很简单,有谁会爱与一个并不赏识他的人交谈呢?孩子更需要鼓励,孩子更需要表扬,如果我们不是以成人的标准,而是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待孩子,你就会发现孩子身上有许多的闪光点,有许多值得我们称赞的地方。有一次,我女儿在跟我交谈中说道:“世界上是先有鸡呢?还是先有鸡蛋?我认为是先有鸡才有鸡蛋,因为鸡可以是由其他动物进化而来的呀。”我不禁惊呼:“我们家出了一位哲学家了!”孩子得到了肯定,他们会更加的自信,也更加乐意与家长交谈,沟通水平也就会自然的提高。

  ③学会换位交谈

  受其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孩子在与家长交流过程中,他们的谈话方式,他们的思维、想象,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等都与家长存在较大的差异。具体表现在交流过程中的倾听、理解、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客观上影响了孩子与家长沟通的顺利进行。因此,家长应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换角色思考问题,从孩子的立场出发,充分去体验孩子的内心感受,做到“童心未泯”,真正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④学会主动沟通

  由于受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孩子与人进行沟通的水平较差,家长应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在与孩子交谈中提高孩子的沟通水平。首先,家长应创造条件,主动、经常地与孩子进行沟通,在交流中家长应以身作则,遵守谈话的规则,给孩子树榜样,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在具体的语境中掌握沟通的技巧。其次,家长应让孩子有更多说的机会。家长可以让孩子谈一谈幼儿园的生活,说一说今天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说一说最不愉快的事情是什么,心里有什么样的感受,孩子说得好,家长就要及时给予表扬,增强他的自信心,使孩子更乐意与家长沟通。

3、男孩青春期表现:

身体、心理、性格都急剧发生变化,具体变化(略)

青春期,是孩子的烦恼期。他们的身体发育趋于成熟,但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又知之不多;思想上要独立,经济上又独立不了;充满对异性的渴望,心理又很封闭;理想与现实经常冲突……. 烦恼很多,特别是异性交往的困惑,亲子间的矛盾与冲突,常常使青春期的孩子苦恼。假如我们父母能与之沟通并正确引导,那么孩子的心理冲突、心理困惑就会少得多。

众多调查表明,许多孩子因为与异性交往而影响学习,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分散了精力,而是承受不了来自父母和他人巨大的精神压力。如果把青少年的情感问题放在幸福人生的大目标下,放在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来审视,也许父母的反应就不会那么激烈,会更清醒和理智,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所以妈妈要理解理解青春期孩子的情感

进入青春期后,许多孩子不再遵从和依赖父母,脾气也由温顺乖巧变得暴躁倔强,有时甚至显得非常逆反,亲子之间越来越难以沟通,亲子冲突频频发生。

策略:做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是不容易的,做青春期男孩的妈妈更不易。这里提几点建议供参考

一、给孩子说话的机会,要善于无条件地倾听孩子的心声,态度诚恳。

二、学习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不妨花点时间体验一下孩子迷恋的漫画书、流行音乐、网络等等,不要轻易做道德评价,而要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和追求的合理性。

三、积极调整母子关系,做为母亲要将孩子作为宝贵的家庭资源,在情感交流上、亲子之间要力争达到信息平衡,放弃自以为永远正确的居高临下的姿态,多向孩子学习。

四、多听听孩子的意见,重要的家事,可开诚布公地告诉孩子,听听孩子的意见,这样有助于创造平等民主的家庭气氛。

对乐乐妈妈在家庭教育中要忌讳消极的评价,无情的斥责,不断的猜疑,无理的苛求,空洞的说教,自私的溺爱。要使孩子逐步懂事、成熟,帮助他解除青春期的种种烦恼,妈妈就要用对待青年、成人的态度,来引导乐乐明确自己准青年的身份,妈妈应尽早放手,让乐乐去锻炼、去体会,切记什么事情都包办代替,这样会一次次剥夺了乐乐锻炼和感悟的机会。妈妈应该做一个称职的孩子的成长参谋,让乐乐对面临的各种问题,学会独立地思考,自觉地积极行动。顺应,才是因势利导的科学态度和家教上策;顺应,才可能被乐乐视为朋友。

青春期的半大孩子,就像蓬勃生长的小树,有顽强的生命力,要给它充足的阳光、空气、营养和水分,这就是理解;但他们精力旺盛,充满梦想和愿望,可能长出歪斜的枝杈,所以,要及时修剪多余的枝杈,保持树干的笔直和树冠的丰满,成为栋梁之才的时间还会久远和无望吗?这就需要妈妈与乐乐共同成长。妈妈只要比乐乐高明一点点,就可以做一个好园丁,抓住这青春加速成长的关键期,帮助乐乐走好青春期第一步。

 

 

附:青春期育子故事一则:

伴儿共度青春期

如今是信息时代,孩子们可以非常容易地获得青春期的相关知识,然而,这些信息又是良莠不齐的。父母应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呢?来看看下面这位母亲的高招吧。

儿子上初中时,一天我去接儿子回家,看着街头充斥的让人耳热心跳的壮阳药广告,再看看儿子嘴上仿佛一夜之间崛起来的胡须,我心里咯噔了一下,觉得有必要了解儿子现在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占据主动。 于是,我故作轻松地和儿子聊天:你觉得什么时候最舒服?他想了想,笑着说;小便时最舒服。我心里一动,试探着问他:是不是开始遗精了?”我原以为儿子会出现两种反应:要么懵懵懂懂,要么不好意思。没想到他很坦然地点头。于是我告诉他,男孩子到了他这个年龄,遗精是正常的生理变化。儿子先是半天不吭声,见我教育起来大有没完没了的架势,很小心地笑着说:妈妈,你老土呵,那些住校生,宿舍里熄灯后什么都讲。有的还和女生看包厢电影了。我说:你们同学说的话,你虽然没办法不听,但心里应该有数才行。儿子点点头说:我知道
   
见我没有生气的意思,他进步和我探讨:妈妈,我们班有一个女生,老喜欢往男生堆里钻,衣服穿得又特别少,胳膊、大腿经常被男生掐得青一块紫一块的。可她反而兴奋得尖着嗓门乱叫。妈,你说她是不是有受虐倾向?我顿时眼冒金星,费了很大劲儿,才平静下来问他:你说,这个女孩子做得对吗?儿子很懂事地说:这个女孩子在小学时成绩一直很出色,现在一天到晚和男孩子混在一起,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听到这话,我长长出了一口气。儿子还行,懂得学生以学习为重的道理。我对他说:妈妈并不反对你和女生交往。但人一辈子应当是分季节的,该夏天做的事,春天做了可就不对头了。你看那稻谷吧,如果还没成热就开镰,就甭想收获一颗粮食。

   
事实上,儿子在初中时确实没有让我这个当妈的多操心。但到了高中后,儿子突然变得情绪低落,对什么都没有兴趣。我小心翼翼地试探他:是不是学习不顺心了?他很烦躁地说:不是,不是。那段日子,儿子就像豆腐掉在了灰堆里——吹也吹不得,打也打不得。而且,他开始对异性敏感,喜欢处处用行动暗示别人:他已经是一个男子汉了。很快,我找到了儿子敏感和烦躁的原因。我发现,不知什么时候起,儿子脸上长起了痘痘,虽不算高产,但也一年几茬,常长常新。每当涌出新痘,儿子就比考试还紧张,弄些稀奇古怪的洗面液反复地涂抹,有几次因在镜子前磨蹭弄得上学都迟到了。

   
我不由心头火起,威胁他说:再看见你用那些东西,我就把它们扔进河里!儿子却振振有词:每天有那么多女生参观,不搞出点名堂怎么行?我吓了一跳,问是不是有女孩看上他了。他挤挤眼,洋洋得意地说:正面看的没有,侧目看的可就太多了!听得我和他爸爸心里不安,却又发作不得。儿子懂得在女生面前注意形象,毕竟也不是坏事,可以让他树立自信心,并学会干净利落地拾掇自己。但我还是告诫他:注意形象没有错,但我觉得学生时代德、智、体全面发展比长相要重要一百倍。你看那些成功人士可没几个是帅哥。

   
有一回,我们一家看电视,屏幕上出现了床上戏——长长的接吻爱抚。从远景拉到近景,从近景直到特写。我和他爸爸都坐不住了,儿子却镇定自若。后来,我们不看电视了,看着眼不斜视的儿子。我心想:这小子小小年纪,怎么这么老练?”儿子盯着荧屏,说:喂,别用这种眼神看我,我健康着呢。再后来,我和他爸爸商量着根据他喜欢电脑的特点,培养他在程序设计上多下功夫,没想到他的一套设计学习程序的软件还真的在市里得了奖。

儿子小时候长相可爱,我老是围着他转,摸摸他,搂搂他。可如今不行了,他郑重地向我宣布:严禁骚扰。这让我十分伤心,似乎跟儿子有了距离。儿子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在我面前撒娇,放学后,他一个人躲在屋里戴着耳机听音乐,一副灵魂出窍的样子。

有一天,我趁儿子歪在桌上入睡时,上前悄悄揽住了他。儿子长高了,像他爸,好宽的背。儿子忽然睁开眼睛问:妈,我有男人味没有?气得我使劲儿在他身上捶,就跟捶在面板上一样。儿子大笑着站起来说:妈,让我来背背你。弯腰背起我在客厅里一溜小跑,大叫:妈妈,你变轻了。哦,我长大了!他爸爸见了拼命在旁边喊:儿子,快把你妈放下,会把她弄晕的!
   
放下我时,儿子突然说;等我长大后,会找一个优秀的妻子,会像爸爸爱妈妈一样去爱她。为了找到优秀的她,我还必须刻苦学习,然后上大学,再考研!

   
我不禁瞠目,这就是儿子好好学习的理由?但令我欣慰的是,儿子并没有早恋,而是以他所能接受的方式理解了性,完成了人生一个极重要的过渡。而我也以一颗平常心和他一起走过了他的青春期

4、此外乐乐妈妈还要特别注意预防孩子出现下列心理问题:

孤独、自卑、不合群、嫉妒、依赖、逆反、自暴自弃、憎恶、

建议:多和学校老师沟通,家长多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多鼓励参加一些集体性活动,通过参加活动,展示自己特长,增强乐乐的自信心,来有效预防不良心理的产生。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