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样指导女儿写作文
躺在窗前,望着蔚蓝的天空,渐渐入睡了。天蓝蓝的,云随着轻风飘啊飘,飘到了一片辽阔的草原上,铃般地笑声充满了整个草原。牧童唱着牧歌,牛羊吃着青草,花,静静地开,水,轻轻地流。所有的人都沉浸在这美丽的图画中。
让青青的草原永不失绿色的梦幻吧,也让牧童的歌声永远存留。这是一个美丽的梦,不,这是一个现实,一个美丽的现实。也许在另一个世界里,它会在那里停栖。”
这是我宝贝女儿写的一篇作文——《美丽的梦》。她上小学四年级,这篇作文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深远,富含哲理,可以与陶渊民的《桃花源记》相媲美。这个暑假女儿上作文培训班,辅导老师说每篇当堂作文都得90多分的,班上只有我女儿一个。看来,女儿作文写得好,是客观事实。
女儿作文写得好,既是老师精心教导的结果,也是我有意无意指导的结果。
一、我教女儿完整地背过一本书。想出背书这个办法是受我爸爸的影响,他在我小时侯曾经教我完整地把《毛泽东诗词选》这本书背下来了,我感到自己受这本书影响很大,所以也想让女儿背一本书,至于背哪一本书,我想了不少时间,后来选择教她背《老子》。这本书是上古中国人智慧的结晶,字数少,只有6000字,适合教孩子背诵。当时我想那些在大学哲学系做学问的人,几个月就能把《老子》写篇有价值的论文,我要是在女儿幼年的时候就让她把这本著作烂熟于心,那以后就凭这点,也可以写出有分量的文章,虽然她背过了可能就忘记了,但是这门学问一定潜伏在她脑海里,一定会发酵,会影响她,这样一想,我决定教她背《老子》。
她那时上幼儿园大班,我下班时把她从单位幼儿园接回家,一起要走10几分钟路,这10几分钟就是我教她背《老子》的时间。第一章教的时间最长,大约有10几天吧,她就是背不会,我心想是不是我这样教她是错误的,我对自己产生了怀疑,就在有这个想法的第二天,女儿流利地把《老子》第一章背下来了。我有了信心,知道自己做对了,可以继续教。后来越背越快,女儿的记忆力被我开发出来了,最后一两天就能背一章了。几个月下来,女儿在我的教导下,把《老子》从头至尾完整地背了下来。
二、我教给了她写作文的三个“教条”。女儿二年级的时候,老师开始教写作文。我经常和她傍晚散步时,重复一句话:“作文就是想像。”我要她把这句话牢记在心里,写作文一定要运用想象。这样重复了一段时间,女儿在作文中运用想象的地方很多,作文写得生动形象,我知道女儿已经把我这个教条变成了自己思维的底色。我又开始教了她第二个“教条”:“作文就是结构。”告诉她作文的结构非常重要,记得当时我还给她举了一个玩笑的例子,我说:“为什么有的女的长得漂亮,那是因为她鼻子眼睛放的位置恰当,这就是结构的重要,你要想把作文写好,就得把文字组织好,安排好。”
过了一段时间,我开始重复第三个“教条”:“作文就是思想。”我告诉她没有思想的作文就像一个没有头脑的人,那样的人活着有什么意义呢?作文也是这样,一定要有思想。女儿也许不是都懂了这些,但是我不是要她有多深的理解,我是要把这些教条灌输给她,让这些教条成为她写作文时的思维底色,我认为一篇作文做到了这三条或者其中两条,应该是篇好作文。
一个学期结束了,女儿牢记住了这三个“教条”。怎么可能记不住呢?我那一个学期带她散步的时候,都重复这三句话中的一句。第二学期开始了,我偶尔还会提起这三句话,提醒她写作文时要注意这三点。
女儿上三年级,作文写的都是甲,我带她散步时又开始启发她。我问她:“爸爸说‘作文就是想像’,这样教条是对的吗?作文真的就是想像吗?难道没有想像的作文就不是作文吗?”我要她怀疑这些教条,反思这些教条,女儿在我这样追问下,思维更加活跃,小嘴里说出一个又一个让我称赞的话来,那一段时间我们谈得十分开心。
三、和她一起进行词语辨析。她上三年级的时候,有很多天,我都先选择好一个词语,做一点准备。傍晚的时候,我就把这个词语说出来,我们一起进行辨析,围绕这个词语进行联想,并把它与相关的词语比较。通过这种对话,女儿语言能力得到提高,思路开阔,对词语理解得更加明晰。这个方法我现在还常常用。
四、平时,时时为女儿留一份心。我在看书读报的时候,总是为女儿留心哪些作文知识,说给她听,她能理解,对她有帮助,怎样把我认为重要的东西用她能理解的语言说给她。比如昨晚我们一家三口一起出去吃饭,我独自喝了8两白酒,一喝酒话就多,我和女儿说了很多知识和见解。我这几天看过一篇文章,说小说家就是魔术师,写小说就是在玩魔法,我觉得这个观点有道理,昨晚喝酒的时候就把它告诉了女儿,并用《西游记》做例子来解释这个观点,女儿听得喜不自胜,若有所悟。
除了告诉女儿一些关于作文的知识和道理,我也常常告诉她一些学习做人、做事情的道理。譬如昨晚我就告诉她我对犹太人的理解。我问她为什么犹太人相对来说人口不是很多,却出了那么多杰出的人物呢?那么多大哲学家、大科学家、大商人都是犹太这个民族的呢?然后我把自己总结出来的想法告诉她,我总结出来的一条就是:犹太这个民族做事情专心致志,一心一意。这种民族品性造就了犹太人的杰出。这个总结不一定很正确,但是我知道人专心致志做一件事情是正确的态度,这就够了,所以我要在喝酒的时候把这种做事情的态度教给她。
女儿说:“爸爸,你说得很有道理,但是我建议你,酒还是少喝点。”我接受了女儿这个宝贵的建议,放下了酒杯,要不是女儿建议,我是要把那一瓶酒喝光的。
我就是在这样互相交流中指导女儿写作文的。
转自: http://zhjtjyw.com/u/xx8877/archives/2007/2007712163324.html中华家庭教育网第三工作室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