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建立威信的三大要素
濮阳市油田第十小学 郝姝静
我接触过许多家长,常跟他们谈起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谈话的过程中,家长说的最多的是“孩子不听话”,说轻了,他无所谓;说重了,他还顶嘴,跟你赌气、闹别扭;搞急了,家长狠狠地收拾一顿,但过不了多久又旧病复发;当着家长一套,背地里又是一套;当着爸爸的面还老实一点,在妈妈面前就任性撒娇,说要干啥就一定要干啥,不听商量……类似的表现家长们可以举出无数的实例。最后,家长都会告诉我“孩子就听老师的,还是请老师们多操心!”。
老师们多操心是理所当然的,但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若是无能为力,那是绝对不行的。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对孩子的积极影响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孩子不听话就意味着父母失去影响力。让孩子听家长的话,自觉地接受家长的指导,是我们每个家长的必修课。这一课如果修不好,想要你的孩子顺利地成人成材就很困难。你的家庭生活也会因此而生出无穷的烦恼,甚至会有吃不完的苦头。所以,对每个家长来说,教育孩子成人成材的重任不能只寄希望于教师,教师不能完全担得起这个责任,要认识到家长教子责无旁贷,家长的教子之责和教子之效是谁也代替不了的。那么,家长怎样才能做到让自己的孩子听自己的话呢?家长要努力在孩子面前树起自己的威信。
根据调查,父母在孩子面前逐渐丧失威信的现象,在小学至初中这一阶段较为常见,父母也往往在这个时候才想起要树立威信,但实际上问题往往出在学龄前。科学研究显示,孩子在3岁以后就有了自我的意识,开始懂得拒绝,因此如果这时你还是像以前那样教育孩子,总是满足孩子的要求,同时又不太注意自己的言行,没有树立威信的意识,那么,日后想要再树立威信就很困难了。
父母的威信是家庭教育成功的第一前提。
如何在孩子面前建立我们的威信呢?要想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更清楚地感受一下威信是什么。我想跟大家做个互动,问大家一个问题:“根据过去的经验,你通常在什么情况下会听从一种建议?”
第一种情况:
人们是否听从一种建议,往往不在于建议是什么,而是在于建议是谁提出的,在于我们对这个人的信服程度。医生对我们健康的建议我们是肯定听从的,成功者的经验我们是听从的,那些长者、过来人对我们的忠告我们也是愿意听的;相反,假如给我们提建议的人不是专业人士,不是成功者,不比我们更智慧、更成熟,我们一般就不予理会。
第二种情况:
即便建议是正确的,而且提供建议的人也值得信服,但是我们仍然未必听从这个人,因为当我们的理智败于感情,败于我们的惰性的时候,我们就会放任。所以,孩子不听我们的话,但是听老师的话;所以爱人要求我们不吸烟我们办不到,但是办公区禁止吸烟,我们就能够忍住我们的烟瘾。简而言之,很多时候,我们明明知道该做什么,但是做不到,我们明明知道不该做,可是管不住自己,这个时候,就需要威慑。
第三种情况:
即便建议是正确的,而且提供建议的人也值得信服,而且这个人对我们也有威慑作用,那么我们就一定会听这个人的建议吗?不一定。假如我们讨厌甚至憎恨这个人,那么即便我们知道这个人说的对,知道不这样做对我们自己有威胁,但是我们依旧会不听这个建议,因为为了向这个人证明我们讨厌他或者憎恨他,我们会逆反,会反抗。
上面这三种经验包含了威信的秘密。它们分别代表构成威信的三种基本要素:信(信服因素)、威(威严因素)和情(情感因素或者说好恶因素)。
换而言之,我们要想让孩子对我们心悦诚服,我们需要让孩子信服我们、让孩子感到我们的威慑,还要让孩子喜欢和亲近我们。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信
构成父母威信的第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是信服因素。孩子对父母的信服有双重的含义,其一是对父母精神特质的追从、向往(父母身上有孩子佩服的地方);其二是孩子对父母的信赖。
孩子渴慕和欲求的人格、思想、能力、境界等,在家长身上具备,孩子自然产生信服并效仿。通俗点讲,就是我们身上要有让孩子佩服的地方,而且越多越好。孩子爱玩电脑,我们是程序设计员,孩子怎么会不向往我们?孩子渴望坚强,我们意志坚如磐石,孩子怎么会不信服我们?孩子崇尚智慧,我们对很多问题都能有独到的深刻的见解,孩子怎么会不愿意听我们的意见?有的家长抱怨自己的文化水平或者社会地位低,其实知识或者地位并不是威信的必要因素,只要家长处事谨慎、爱动脑筋、人格高尚,就可以获得孩子的敬佩。最怕父母自身缺乏修养又不思进取。事实上,为了孩子而自我提升是每一个父母的责任,也是家庭教育成功的保障。
如何建立孩子对我们的信赖,我认为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自身的两个经验。
经验一:我们在判断这个人是否值得信任时,往往不仅看他怎么表白,更重要的是看他的言行是否一致。假如他言行不一,我们觉得他在实际中做出的选择比口头上的承诺更值得我们相信;
经验二: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曾经试探过领导的要求是否必须按时完成。假如我们发现领导没有精力或者不会在意和追究,我们就不愿意费力气去完成那些我们自己并不喜欢的任务,同时,在下一次领导对我们提出要求时我们只需口头答应就行了。
这两个经验提醒我们要言出必行。第一个经验提醒我们的是关于“承诺”的言出必行,第二个经验提醒我们的是关于“要求”的言出必行。我们分别来分析一下。
对孩子言出必行,不仅可以建立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和安全感,而且本身也是一种做人准则的示范。我们拿自己的话当回事,孩子才会拿我们的话当回事。左拉说:失信就是失败。言而无信、出尔反尔的确是个致命的错误,具体来说,不遵守承诺可以带来以下几种不利的情况。
1.假如随便敷衍孩子,我们答应孩子的事情没有兑现,孩子当然失望甚至怨恨,对我们不服气。假如说过话有时候兑现有时候不兑现,当我们提出要求的时候,因为他不知道我们说的究竟算不算,会以投机行为来对待。(结合案例分析)
2.假如我们自己言行不一,那么我们就缺乏足够的底气来要求孩子言行如一。
3.身教重于言教,孩子最容易效仿父母身上不好的地方。
4.如果孩子觉得父母不值得信赖,就会失去安全感。
遗憾的是,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很严,对自己的要求却很松。诚然,给孩子做出表率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但是假如我们不想牺牲自己的威信,我们就必须这样做。假若我们自己都不愿意去做,那岂不是犯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大忌,又何以奢望教育成功呢?我们对孩子的许诺尤其是特别符合孩子愿望的许诺,孩子会牢牢地记在心里。孩子对承诺有强烈的正义感,如果别人失信,他们会无比愤怒,而且他们的要求更为严格,不能容忍我们的各种“变通”。比如你答应给孩子买一把吉他,但是怕影响孩子学习不给孩子买了。无论你解释得多么巧妙,孩子都会很失望,因为他们曾经对你的承诺寄予的向往是那么强烈。父母的失信是威信的大敌,也是孩子撒谎骗人的根源之一。
对于“要求”的言出必践,表现为一旦我们对孩子提出某个要求,我们一定要做到必要的监督和反馈。比如我们要求孩子做完作业再看电视。提出要求后第一天,孩子没有这样做,我们看到了没有说,等孩子自觉;第二次孩子并没有自觉,于是我们想发作,可是突然有事情,我们需要出门。等我们回来,因为刚才的那个事情让自己很开心或者很犯愁,结果把对孩子的监督给忘掉了。孩子见自己没有按我们的要求做,我们并没有指责他,那么我们以后提出的要求,就会在孩子心里大打折扣了。
当我们向孩子提出要求后,假如我们没有适时地去监督他们,孩子会想,反正妈妈不会问,我费这个力气干什么呢?于是到下次父母再提出要求时,孩子就不去做或者只是应付了。长此以往,父母的威信就会降低了,父母的要求孩子就会不当回事了;而且这还培养了孩子一些应付的“经验”。有些父母有时候会检查孩子完成家长的要求的情况,有时候不会,这样就必然助长孩子的投机心理,不利于建立父母的威信。当孩子心目中还没有形成父母的要求必须完成的概念时,我们应该保证及时地检查和反馈。当孩子形成这种心理后还要不时地抽查。有时候孩子会找些借口不去完成要求,这时一定要明辨是非,既不能让孩子感到不通情理,又不能让孩子的“狡猾”得逞,这时候更要谨慎,因为无论是哪种偏差(让孩子感到不通情理或让孩子的“狡猾”得逞)都会降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我们在孩子面前要言出必行,行之必果,为孩子做出榜样。当我们对孩子提出要求,我们要用行动告诉他父母的要求是必须完成的。但是要想建立威信肯定不仅仅是这样,我们要处处注意建立和维护自己的威信,这当然需要聪明的父母自己摸索了。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要求的合理性。要求合理是严格的前提。当我们对孩子要求本身不合理的时候,我们的态度越强硬对孩子的消极影响就越大。要么是造成孩子彻底逆反,我们威信扫地;要么是孩子被迫服从了我们,大大压抑了孩子的天性和活力。
把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强加给孩子,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要求不是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要来制定,而仅仅是出于父母的主观愿望。孩子不喜欢钢琴,可是父母认为孩子学钢琴很重要,逼着孩子学,不仅事倍功半,还会导致孩子的抵触情绪,伤害亲子之间的感情。
苛刻的要求同样是不应该的。不允许孩子有失误,也不能容忍孩子在改正自己的错误时的反复,求全责备不是严格而是过分。比如有些小学生的父母就要求孩子考满分,即便是孩子考了最高分,不是满分,家长依然不满意。有的父母对孩子要求面面俱到,我们不是说不提倡孩子的全面发展,问题是孩子不可能同时把所有的东西都做得尽善尽美。我们对孩子的要求要有轻重缓急,如果我们的目标是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那么我们在要求孩子写作文不要跑题的时候就先不要去管孩子的错别字。
二、威
现在来说说威严要素。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当然要讲民主、给孩子自由、空间,给孩子尊重,但是,没有制约和威严,就仿佛一驾马车只有一个车轮,无法平稳前进。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人的情绪比理智更长久,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管不住自己的时候太多了。常常是道理也说通了,口头也答应了,可就是不能坚持去做。人的本性当中有惰性的成分,因为管住自己太费力气不如放任自己来的容易,所以人们自觉约束自己的时候很少。那些因为游戏成瘾而荒废学业的孩子,不明白这样做是有害的吗?不能理解父母约束他们的良苦用心吗?不是的,他们只是管不住自己而已,因为父母太心疼他们了,对他们没有威慑作用了,所以父母阻止他们玩游戏他们就发脾气。
我有一个同学曾经读过寄宿制高中,他家庭条件很好,父母都有自己的公司,他们对孩子也是呵护备至。所以,他刚入校的时候很不适应,才过了三天就给妈妈打电话说:“妈妈,快来接我回家吧,我无法忍受学校的环境。”妈妈说:“再坚持坚持吧。”于是他又呆了一星期,可还是无法忍受独立生活的艰苦,于是又给妈妈打电话,妈妈说你必须学着适应,父母不能照顾你一辈子。他没办法,只好硬挺着。过了十来天, 又给妈妈打电话,这次还没说话先哭出声来,说:“妈妈,快来接我吧,我快崩溃了,下个学期我再住宿好吗?”结果,不到两个小时,他妈妈就开车来接他了。
后来这个同学对我说,你不知道我多么希望妈妈不来接我,我的内心始终在斗争,是选择坚强还是选择退缩,打最后一个电话的时候我就和自己约定,如果妈妈再拒绝我,我就选择坚强。
所以,我们不要以为孩子不喜欢被约束,他们有的时候内心很需要约束,只不过他们不好当面说出来。而且我们对他们有力地理智地约束,可以带给他们安全感,并促使他们增长自控的能力。
许多父母因为太爱孩子而丧失原则,对孩子过分迁就,这是父母建立威信的最大障碍。父母提醒孩子上学不要忘带东西,可是孩子偏偏丢三落四,家长担心影响孩子的学习或怕孩子被老师批评,结果就一次次地去送,然后苦口婆心地告诫孩子下不为例。可是孩子就是改不掉这个毛病,因为他知道你总会给他送。孩子跟妈妈逛超市,看到什么要什么,不给买就哭闹,甚至倒地打滚,妈妈心疼了或者面子上过不去了,索性给孩子买了算了,结果只能让孩子下次闹得更凶,下次更加难以拒绝。父母没有原则,就永远不能建立威信。
1、威严始于原则
如何建立这种威严呢?一定要我们付诸武力吗?是不是在家里要备一点“家法”?不是的。我们只要建立适当的原则就行了。原则是绝不能破坏的,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的”。许多家长朋友没有威信就是因为心里没有原则的界限。有的妈妈,每天早上叫孩子起床上学,叫很多遍,孩子还对妈妈发脾气。这就破坏了一个重要的原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的家长要求孩子先做完作业再看电视,可是孩子哀求说就看一小会儿,家长说就看五分钟开始也行;结果看完五分钟,又看五分钟,一直看到节目完毕,又要看其他的节目。这件事情破坏了两个原则,就是事情的轻重缓急、令行禁止。如果作业很繁重、很紧急,那电视一分钟都不能看;如果有一个节目孩子很想看,而且看完之后做作业还来得及,那么先看电视也可以。但是,要令行禁止,不能出尔反尔,因为拖延和迁就是没有限度的。
谢斐尔曾经说过:“必须让孩子明了他所受的处分是因他的行为所致。”当我们要惩罚或者肯定孩子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这样,相反无论是孩子犯了错没有得到处分,还是孩子没有犯错却得到了处分,都会大大降低父母的威信。总之我们要让孩子感到我们是讲道理的,是有原则的。
2、杜绝情绪化
在表达我们的意见的时候,我们要注意让我们的态度既坚定又冷静。越坚定就越有力量,越冷静就说明我们越理智。当孩子感到我们的决定是理智而不可更改时,他就不会再固执己见,而开始顺应我们了。
我们不用威胁孩子,我们告诉他事情的底线就好了,我们把事实摆给他就好了。我们不用发脾气,发脾气反而不好,当孩子看到父母暴跳如雷、情绪激动得无法自制时,孩子首先感到父母是不清醒、不理智的,进而感到父母任凭情绪的左右而对待自己是不公平的。这会大大降低父母的威信。相反,当我们用平静而坚定的语调,向孩子提出要求或者表明态度时,我们的口吻和语调也在向孩子传达重要的信息,我们的平静告诉孩子我们是清醒和理智的,而不是情绪化的;我们的坚定告诉孩子这是我们决定了的,不可更改的。对于我们这些既定的理智的决定,几乎每一个孩子都会遵守的。
我们自己情绪化了,孩子也必然跟着情绪化,这样不利于孩子理智地面对现实,冷静地做出判断,也不利于我们合乎分寸地表达我们自己。心情不好时孩子怎么着都不行,没犯错也寻出点错来,让自己出出气;心情好时孩子怎么着都行,没有任何原则,甚至以孩子的错误和恶作剧为乐,这是最糟糕的情况了。不仅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喜怒无常,没有标准,而且也让孩子毫无原则,从父母多变的脸色上寻找原则。这种喜怒无常,给孩子的成长在自主性、自立性多个方面制造了障碍,很容易滋生孩子的奴性和不安全感。遗憾的是,因为情绪而改变教育原则,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即便是没有因为情绪化而改变原则,仅仅是情绪化本身也很容易让孩子产生不公平的感觉:谁都知道人在有情绪的时候往往缺乏理智。情绪化管理从根本上说是对孩子的一种不尊重,是一种不负责任,引起孩子对父母的反感也就不奇怪了。希望父母能够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经常地提醒自己在孩子面前不要情绪化。
3、父母在对孩子的态度上不一致,给孩子一定的“漏洞”
家长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不一致,是家庭教育的大忌。而申明自己的态度之前先与自己的爱人取得一致,已经成为家庭教育的一个基本经验。孩子最善于从家长不一致的态度中找空子,孩子的原则不是哪一方的意见正确和科学,而是哪一方更符合他的心意。并且他将此当做挡箭牌,父亲追究他,他说母亲同意了;母亲质问他,他说父亲允许了。这样父母双方都很难建立威信。
还有一种情况在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中比较常见:当孩子很不像话时,狠狠地打了孩子一顿,可是当他看到孩子眼里的泪水、屁股上的手指印以及孩子痛苦可怜的样子,突然感到自己太狠心了,又后悔、又心疼当着孩子的面竟掉下眼泪来,甚至还要抱起孩子不停地自责,“宝宝别哭了,妈妈错了,妈妈不该打你,以后你改正错误,妈妈再也不打你了”,而孩子却哭得更凶了,结果孩子再遇到类似的错误时照犯不误。殊不知,这正进入了教育的误区,在你打孩子时,他还认为自己错了,以后再也不这样了,当他看到你也哭了之后,他会想原来妈妈舍不得打我,下次还这样兴许没事;当你过来哄他甚至认错时,他就会想“就是你错了嘛,你看打得人家这么疼!”
惩罚之后一定不要让孩子看出你的不忍,不要马上去劝慰,更不要在孩子面前落泪和自我惩罚。惩罚要让孩子感觉到一定的压抑、挫败和沮丧,要让孩子留下十分不愿重复、极力避免的经验,只有这样孩子才会从中吸取教训。
当然,凡事过犹不及,有的家长过于严厉,过分频繁地使用权威,要么导致孩子逆反,要么致使孩子在他面前诚惶诚恐,这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都不是真正的威信。
4、过多的重复使父母丧失威信
在一项中学生调查中,当问起最不喜欢父母什么的时候,将近70%的学生选择了“唠叨”。可见这种现象在家庭教育中的普遍,尤其是在母亲们的身上更是司空见惯。许多母亲总怕孩子听不明白或者记不住,于是苦口婆心地千叮咛万嘱咐。她们常认为,多说两遍效果会好一些,孩子的印象会更深刻一些,然而事实上恰恰相反。没有百吃不厌的菜,也没有百听不厌的话,真正起作用的话决不在于重复的次数,而是在于谈话内容的质量,所谓“一言九鼎”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同时,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人们对重复过多的东西会产生明显抵触,以致于会淡漠该事物的影响,比如说公交车上的广播。同样,家庭教育也是如此。本来孩子觉得父母说的挺对的,可是父母一遍一遍地说,结果产生了反感,削弱了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凡事过犹不及,“威”过强则会导致压制、损害、极端、逆反。残暴的方式会带来反抗和仇恨。林肯的父亲病危想见林肯最后一面,但是林肯无法忘记父亲的残暴,拒绝了父亲的要求。冷漠也同样可怕,罗素在自己的传记中曾经忏悔自己早年对孩子要求过于苛刻,过于讲原则而忽略了感情的伤害,导致他的孩子们长大后都疏远他,而且总是选择他不喜欢的事情做。
三、情
情感不是怀柔政策,也不是红白脸中的白脸,而是真诚的爱和关心。我们跟孩子保持亲密的关系,贴心的沟通,我们让孩子感到严格的一面,也要让孩子感到慈祥、生动的一面。这样更容易让孩子感到我们对他的要求和约束是必要的,更容易达到和谐和默契。
“情感”的缺乏,往往导致孩子冷漠、残酷。孩子心理上没有归属感,就会孤僻。爱孩子是一回事,是否能让孩子感到爱是另一回事。在很多时候,孩子的成绩表成为父母脸上的“晴雨表”,这是很不好的;因为这会让孩子感到父母爱的是孩子的成绩而不是他们,爱的是自己的面子而不是孩子。对孩子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不是因为孩子如何而爱,而是因为他是你的孩子而爱。如果孩子做出了某方面的成绩,我们当然要鼓掌;如果孩子情况不利,我们应该惋惜,和孩子一起面对失败,而不是指责和惩罚。无论孩子的发展是什么情况,我们都应该让孩子感到无条件地关爱和支持。
另一方面,“情感”过多则容易让孩子习惯于接受,从而导致自私和依赖,缺乏给予、爱人和自立的心理品质。爱孩子是天下父母的共性,但是什么事情也都有一个分寸问题,太多的爱和爱的缺乏都对孩子不利,那么,这个分寸是什么呢?我认为对孩子的爱的程度,以让孩子稍有感激为宜。如果没有感激,那样孩子感到的爱就太少了;如果感激太多就会成为负担,就会让孩子为了报答而生活,就妨碍了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教育界有一个著名的问话:如果只能买一件大衣,你是买给妻子还是女儿呢?应该买给妻子,因为夫妻关系在家庭关系当中应该是第一位的。如果把对孩子的爱凌驾于对爱人的爱之上,会让孩子感觉他是核心,爱非他莫属,无限的爱他是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我们必须避免孩子产生这种感觉,即爱他像欠债还钱一样天经地义。
这三个要素不能独立地去理解,要相互结合,融会贯通,才能真正达到建立父母威信的目的。
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在孩子面前树立起自己威信,要讲究方法,愿我们每一位家长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让孩子信任你,听你的话,沿着健康的道路迈开人生的步伐.
您尚未登录系统